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党课下载 >

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警示教育活动党课讲稿

时间:2022-08-07 11:5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警示教育活动党课讲稿(全文),供大家参考。

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警示教育活动党课讲稿(全文)

 

 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警示教育活动党课讲稿:

 坚守从政道德, 保持党的纯洁性

  根据市委、 区委关于开展 2014 年党员 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警示教育活动的部署。

 今天, 我受支部委托, 给大家上党课,我今天讲课的内容, 只讲观点, 不发表看法, 不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有不妥之处, 课后交换意见。

 我讲的第一个观点:

 开会+不落实=0

  最近单位一位领导经常强调:

 开会+不落实=0。

 细细想来, 颇有些道理。

 现实生活中, “一流的决策, 二流的执行,三流的结果” , 往往正是不落实造成的。

 据观察, 开会制定好的决策、 规章, 布置的任务, 在落实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落实过程中只图形式, 不管实效。

 有的干部缺乏强烈的落实意识, 搞 “空对空” ,只 图形式、 不问实效。

 以会议落实会议, 用文件落实文件,习惯于当“收发室” 、 “二传手” , 层层喊落实, 结果层层不落实。

 二是落实过程中抓而不实, 抓而不力。

 有的干部落实不力, 照抄照搬。

 部署工作时雷声大, 落实工作时雨点小。这样就会导致表面上轰轰烈烈、 热热闹闹, 实际上没有解决什么根本问题。

 三是落实过程中遇事推诿, 不负责任。

 有的干部遇事能推则推, 能躲就躲, 能将就则将就, 有风险的工作不愿干, 有困难的工作不去干, 得罪人的工作不想干, 工

 作起来像“算盘珠” , 推推动动, 不推不动, 甚至推而不动,只 要领导看不见, 帽子摘不掉, 就万事大吉。

 造成不落实或落实不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可归结为缺少落实的目 标责任、 监督检查和奖惩追究。

 推动会议精神真正落实, 需要能力。

 这首先就要求管理者善于沟通、 协调。

 无论纵向还是横向的沟通与协调, 都是现代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其次, 实行精细化管理。

 要按质、 按量、按时完成所布置的工作, 将管理责任具体化、 明确化。

 再者,提高自 身的落实能力, 必须善于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如果说发现问题需要敏锐、 思考问题需要智慧、 提出问题需要勇气, 那么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去完成工作,就是管理者的落实能力。

 解决冲突、 跨越障碍的能力是在不断磨炼中培养出来的。

 落实能力= 不断地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只有落实好会议制定的决策和措施, 才能发挥会议的实际作用。

 事实证明, 凡事有人负责、 凡事有人实施、 凡事有人检查、 凡事有人监督, 才能不断缩短“已经说了 ” 与“已经做了 ” 之间的距离。

 我讲的第二个观点:

 平民英雄的“一瞬” 与“一向”

 普通人的壮举, 到底有多大力量? 舍己救学生的女教师,引 发千百万网民对张丽莉的微博关注; 被飞来铁块击中后忍痛安全停车的司机, 感召上万 XX 市民走进“今天叫 吴斌”

 的全城送别; 普通士兵高铁成不顾生命危险, 三次冲进火场排险救火, 被称为“最美战士” ……一段时间以来, 一个以“最美” 为封面、 名 单越来越长的平民英雄谱在悄然书写中,带给国人无尽的感动与思索。

 诗人爱默生说, 英雄并不比一般人更勇敢, 差别仅在于,他的勇气维持了 五分钟而已。

 张丽莉把学生推向安全地带的一瞬间、 吴斌完成最后制动的 76 秒, 诠释了“五分钟勇气” 。对此, 许多人纷纷扪心自 问:

 如果换成是我, 会怎么样?

 这样的考题或许过于沉重。

 其实, 危难之际的生死考验,绝大多数人很难遇上, 很多人可能难以像最美女教师、 最美司 机那样舍己救人。

 “最美” 之所以震撼人心, 除了 奇峰突起的“五分钟” 人生壮举, 更因静水深流的平凡坚守。

 张丽莉对学生的爱, 不只 是在失控客车冲向学生的一刻,更植根于称呼学生为“宝贝” 、 把班里每一个孩子的情况摸清楚、 为生病学生买药等工作表现中。

 吴斌对乘客的责任,不只是剧痛之下的平稳停车, 更生长在认真检查车辆零件、撬掉轮胎里的小石子、 8 年来零事故行驶 100 多万公里等日常业务中。

 惊世“一瞬” 的底色, 是至为平凡却并不简单的“一向” 。用责任去做好所从事的工作, 用爱心去善待所遇到的人, 用行动去保护群众的安全, 这正是一个教师、 一个司机、 一个士兵最为质朴的价值观, 也是平民英雄们普遍的行为方式。

 当“油条哥” 倒掉复炸油、 坚持用新油炸出“良心油条” ,当“最美路人” 周冲在“能帮一下就帮一下” 的简单想法中托举坠楼儿童, 不需要轰轰烈烈, 不需要豪言壮语, 他们凭良心做事, 用热心助人, 举手之间, 就跳出了 名 与利的追逐、得与失的纠结、 多与少的算计, 抵达了 许多人心向往之却又抱憾错过的精神家园。

 由此我们才能理解, 促使生命完成最美绽放的能量为何如此巨大, 普通人的事迹为何如此深切地触动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

 几十年前, 马丁· 路德· 金观察社会转型期的美国社会,痛感“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嚣张, 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 。在今天的中国, 一批批“最美” 中国好人纷纷涌现的时候,我们同样遭遇着不容忽视的社会道德问题。

 怎么办? 有人说需要更完善的制度, 有人说需要更给力的激励, 而平民英雄的伟大之处在于, 他们以自 己的行动唤起对人性本位的回归, 重构着我们时代的道德图景:

 当官的为民服务, 经商的诚信买卖, 行医的不乱开药, 开饭馆的不用地沟油, 贩菜的不拿甲醛保鲜……

  在最近的一次社会调查中, 超过 88%的受访者表示, 英雄也可以是真实可感、 默默无闻的普通人, 超过 50%的受访者认为自 己身边就有吴斌这样的职业坚守者。

 “最美” 者让人们发觉自 己离英雄原来如此之近, 更向每一个人提出了 这样的问题:

 当英雄的概念被注入普通、 平凡、 日 常等新义项

 的时候, 你是否有勇气和力量站出来, 去仿效这样的英雄,去做这样的英雄?

 我讲的第三个观点:

 不能把腐败扩大化

  “腐败” 一词, 如今无处不见。

 “反腐倡廉” 几乎年年高居于全国两会召开时的“网民最关心的问题” 前列, 日 常生活中, 人们也时不时轻松调侃, “今晚不做饭了 , 咱们出去‘腐败’ 一下? ”

 在“腐败” 一词丰富多彩的运用中, 一个现象却不能“轻松” :

 在人们认知社会问题时, “腐败” 正出现概念的误用与泛化, 并模糊着、 误导着人们对当前腐败情况的客观准确判断。

 考诸近年来腐败指称的泛化, “腐败” 仿佛成了 一个筐。用化学药剂“化了 妆的水果蔬菜” , 对人体健康有害, 有人撰文斥之“也是一种腐败” ; 一些地方寄送大学录取通知书时, 夹带了 某种指定“银行卡” 和“手机卡” , 网友戏称“趁喜打劫” , “还是一种腐败” , 大有把社会上一切不良不正、不真不美现象归之为“腐败” 的趋势, 这显然是把腐败扩大化了 。

 同时, 在认知公共权力机关和公职人员 行为时, 也有扩大化现象。

 “也是一种腐败” 几乎成了 对“腐败” 推衍扩容的惯常逻辑, 其前置的“主语” 更是非常广泛:

 消极不作为、慵懒不尽责, 是“腐败” ; 决策失误、 奢侈浪费, 也是“腐

 败” ; 文山会海、 简历造假、 浮夸政绩, 还是“腐败” 。

 沾了 点边的, 毫无干系的, 只要有前因和苗头的, 全部装进 “腐败” 这只 筐里。

 批评看似火力很猛, 实则目 标失了 准心。

 无论是从我国反腐败的实际任务还是从约定俗成的国际共识看, “腐败” 指的是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 其行为主体、 动机、 方式与后果, 都有较为明确的界定。这些“真正的腐败” , 对人民群众利益、 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损害是严重的, 社会影响十分恶劣。

 对此, 中央历来旗帜鲜明、 态度坚决, 甚至把腐败问题上升到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高度, 既借鉴反腐的国际先进经验, 也积极探索形成自 己的反腐制度框架。

 基层干部的腐败行为, 高中级干部的大案要案,更是发现一起、 查处一起, 绝不姑息、 一查到底。

 国际社会逐年提高中国的清廉指数, 而公众也从中感受到中央反腐倡廉、 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

 把腐败扩大化, 非但不能更坚决地反腐, 相反, 却容易模糊真正的反腐败目 标, 造成腐败“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无人不免” 的虚幻社会认知。

 如果把任何不良不正现象都归为腐败, 按反腐的运作规律去清除, 反腐重心势必会发生偏离, 干部群众思想可能会产生混乱, 某些真正的腐败分子可能被“避重就轻” , 被人忽略; 同时, 反腐败的真正成果这个“分子” 再大, 也容易淹没在泛化的腐败认知这个“分母”里。

 当社会对腐败形成泛化的虚幻认知后, 人们又会觉得腐

 败现象花样百出、 腐败问题无可救药, 从而思想消极、 信心丧失, 影响社会心理基础, 而这种认知既不符合客观实际,也不利于健康心态的培育。

 不把腐败扩大化, 当然不是要放任那些不良不正不真不美的现象和行为。

 什么事都需要一码归一码, 弄清是什么症才能用什么药。

 把一般病当绝症治、 把甲种病当乙种病治,明显有悖医理常识, 这个道理在社会领域也是一样。

 是不良现象还是不正之风, 是道德失范还是违法乱纪, 区分清楚了性质, 再去对症下药, 才能既不误判形势, 又有利于治“病” 。

 我讲的第四个观点:

 谁为“无人问责” 担责

  最近, 高速公路上险情不断. 与最美司机吴斌遭遇“飞来横祸” 相仿, 光是浙江境内的高速公路, 3 天内就接踵发生两起飞物伤人事件。

 都是大货车飞落物体, 制动毂、 脚踏板、 挡泥板……也均属交通意外, 无人承担刑责。

 更惨痛的是, 6 月 9 日 晚, 安徽蒙城段发生连环追尾事故, 致 11 死 59 伤——仍然没有直接责任人, 警方给出的原因是“沿线焚烧秸秆产生烟雾影响能见度” 。

 是了 , 小小的秸秆近来成了 新闻主角。

 5 月 下旬以来,各地进入秸秆焚烧高峰期, 武汉、 南京等大城市雾霾锁城,PM2. 5 污染爆表, 百姓深受其害……

 不管是高速公路上的大货车飞出物体, 还是秸秆焚烧,都只能让人徒感无奈——眼睁睁看着无辜的生命屡受伤害,却无人为此担责。

 然而, 这些“飞来横祸” 、 “交通意外” 就真的无法防范、 没有责任人吗?

 中国的大型货运, 其病在骨, 由来已久。

 有一个反差强烈的怪现状:

 欧美的大型货运汽车往往是外形洁净、 内饰舒适、 安全性能极高的昂贵品牌, 国内的货运卡车却常是尘满面、 鬓如霜的寒碜面目 , 品质差、 安全性低, 四处抛撒, 踉跄上路, 惹得路人生厌生惧, 土方车频频肇事、 危险品运输也事故频发。

 而面对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 抱怨“不超载根本赚不到钱” 的货车司机常常铤而走险, 超载现象相当普遍,更加剧了 车况、 路况的恶化。

 倘若没有建设性的疏导举措,赢利与安全的冲突还会更加尖锐, 无人担责的恶性事故还会发生。

 而说起惹是生非的秸秆焚烧, 农民也一肚子无奈:

 秸秆无人回收, 不烧如何处理? 让农民为此花钱似也不近情理。那么, 政府就没出过招吗? 非也。

 据报道, 南京就有不少政府出资建的秸秆气化站。

 然而, 有的气化站就从来没烧过秸秆, 建成不久就荒废了 。

 原因一是无人上门收秸秆, 二是生产的燃气质量差、 不稳定, 村民不愿用。

 至于为此浪费的资

 金, 仍是无人追责, 而失控的秸秆焚烧则继续大摇大摆狼烟四起。

 类似货运安全、 秸秆回收等问题的久拖不决、 无人问责,在很多领域都大面积存在, 像秸秆焚烧般蔓延成了 一种“会呼吸的痛” ——不负责任的惰政气息、 漠视规则的民众意识,甚至于对问题的集体宽容, 一起弥漫于我们周围, 就此埋下多少隐患、 产生多少病灶、 付出多少血的代价。

 而恰恰是因为出了 事、 死了 人也无法追责, 任何人、 任何部门不用付出任何代价, 反过来又使这类隐患病灶继续潜伏、 恶化, 让痛在我们身上来回流动。

 要治愈这种“会呼吸的痛” , 需要加强管控, 把无形的责任有形化、 具体化, 让环保、 安监、 交通运输等部门立下军令状, 让“有关部门” 和当事人逃无可逃, 让那些想在“无为” 中顺利升迁的官员 落空……

  今天的党课讲了 四个观点, 讲的都是身边人, 说的都是平凡事, 也是网上的热点话, 请同志们加强思考和认知, 以便我们的生活更加理性, 更加充满阳光, 谢谢!

推荐访问: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警示教育活动党课讲稿 党课 讲稿 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