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重温七一讲话两周年专题党课(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努力创造无愧于新时代要求的新业绩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号召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并从八个方面作了深刻论述。在“七一”讲话发表两周年、建党97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共同重温这篇重要讲话,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深刻理解“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提出的背景,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政治定力,引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最重要的篇目之一,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八大以来的理论创新成果。经过两年来的学习,我相信大家也越来越清楚地看出这篇讲话的重要性和指导性。
我们党的好传统之一,就是善于抓住重要历史节点来告诫全党、全国人民,要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进取的勇气和力量。比如,2015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作了讲话;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也作了讲话;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也发表了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这个历史节点上,通过讲话来告诫全党、全国人民,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使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四个“重大”和两个“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还引用了“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这个古训。我认为,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背景。也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大背景和前提。
一、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既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又贴近实际、通俗易懂,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光辉,又体现了总书记的历史观、唯物观。
(一)总书记重要讲话告诉我们“勿忘过去”,到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曾经走过的路。
97年前,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之所以称之为“大事变”,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写了中国历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在28年革命史和69年执政史中,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用短短30多年时间摆脱了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97年的路,历经风云变幻、风雨飘摇、风沙洗礼,有鲜血,有汗水,有泪水,充满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97年来,我们党始终敢于面对挫折、直面错误、总结教训,也从不畏惧自我否定、自我更新、自我超越,就连敌对势力都不得不承认我们党的自我纠偏、自我修复能力,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过程中,日趋先进、日趋成熟。勿忘过去,就是要以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复兴之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二)总书记重要讲话告诉我们“珍惜现在”,到什么时候都不要停止前进的脚步。习近平总书记讲:“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创治国理政新境界。从“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新发展理念,到深化改革、转型创新、脱贫攻坚,再到走群众路线、纠正四风、坚决反对腐败,既蕴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思考,也彰显着对马克思主义道义性的追求,在创造“中国奇迹”同时,也书写着“中国故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一定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珍惜现在,就是要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脚踏实地,步伐坚定,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三)总书记重要讲话告诉我们“放眼未来”,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什么而出发。我们党始终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始终坚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始终坚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示,到2020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消除贫困;
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百年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掷地有声,铿锵有力,体现了我们党有能力救中国、有能力建设中国、有能力发展中国,也有能力富强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放眼未来,就是要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什么而出发,把复兴伟业进行到底。
(四)总书记重要讲话告诉我们“植根人民”,到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要依靠谁、为了谁。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毛主席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红旗渠是群众用斧头一下一下凿出来的。美国记者白修德和贾安娜在1946年出版的《中国的惊雷》中写到,“共产党并不曾使用什么魔术,他们只不过知道人民所渴望的改变,并用他们的意志唤起了难以想象的力量”。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执政特色,作为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心中有民,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植根人民,就是坚守人民利益至上的理念,坚持为绝大多数人奋斗的信仰,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学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我们要深悟什么?
通过学习,感到有几个新观点新论断应加深感悟和理解。
(一)不忘初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总书记讲话的主线和灵魂。不忘初心是对过去的铭记和传承,继续前进是对未来的期许与展望。
“不忘初心”是《华严经》中的一句话,总共有两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意思是一个人做事情,只要抱定最初的信念,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总书记曾在中央党校工作会议讲话中引用这句话,强调“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这次庆祝大会,总书记从8个方面强调怎样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我的理解,作为共产党员,不忘初心:一是不忘本真。不要忘了自己是谁?来自哪里?去向何处?一定不能让灵魂迷了路。二是不忘党恩。今天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是无数共产党人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不忘党恩,才能永葆党心。三是不忘宗旨。依靠人民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到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离开了人民性,党的先进性无从谈起。
(二)文化自信。我们知道,十八大以来,一直提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这次总书记又加了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所谓更基础,道路自信是路径,理论自信是行动指南,制度自信是行为规范,而文化自信是精神内核;所谓更广泛,就是说党的执政理念面对的主要是先锋队,是共产党员,而中华文化孕育和影响的是13亿中国人民;所谓更深厚,党从诞生到执政历经95年,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已历经5000多年的积淀。
习近平同志任总书记以后,多次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且倡导开启共产党人的“文化寻根”之旅。指出:“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共产党人,我们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树立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
(三)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总书记在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时讲到,面向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总书记讲,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今天,时代的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的探索永远在路上。
进一步中国化,就是以中国的实践为核心,体现理论指导实践的鲜明中国特征;
进一步时代化,就是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核心,体现理论指导实践的鲜明时代特征;进一步大众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成为大众普遍接受并自觉践行的朴素真理,体现理论指导实践的鲜明人民特征。
(四)中国方案。总书记讲,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上世纪八十年代,日裔美国学者福山等人提出“历史终结论”,所谓“历史终结论”,就是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之争,会以西方自由民主成为普世性人类政府的最终形式而告终”。总书记从中国走过的路、中国正在走的路、中国还要走的路几个角度,回答了中国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体现了一种高度的道路自信。
邓小平同志曾经提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这次习近平总书记又重新强调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内涵有三:一是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
二是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
三是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之所以说是国家的生命线,是因为基本路线是“照耀我们前进的灯塔”,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之所以说是人民的幸福线,是因为基本路线是“凝聚党心民心的旗帜”,关系到人心向背。
(五)人民立场。97年来,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严明纪律,到“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的深厚情谊,到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铿锵誓言,我们党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把自己的根牢牢扎在人民当中,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这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障。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理解,人民立场,至少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民的位置。党和人民的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水离开鱼仍然能够存在,鱼离开水就不能存活。所以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二是人民的感受。又一次强调要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获得感包括存在感、归属感、幸福感、安全感等,党做一切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三是人民的权力。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四是人民的愿望。让人民群众能够发声,有处发声,合理诉求能够得到解决,合理愿望能够得到满足。五是人民的作用。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首创实践,注重人才使用,以识才慧眼、爱才诚意、用才胆识、容才雅量、聚才良方,广开进贤之路。
(六)祛病疗伤、激浊扬清。总书记在讲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时,用八个字——“祛病疗伤,激浊扬清”,其内涵也是相当丰富的。
(1)“四个自我”: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只有提高“四个自我”的能力,才能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
(2)“三管三严”: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做到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穿管党治党的全过程。
(3)“四性”:党内政治生活要增强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从严治党首先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4)“三个敬畏”: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树立正确权力观,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5)“三德”: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落到实处,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
(七)青春之党。总书记在讲话中用很大的篇幅,专门谈到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青年,并且回顾了党的主要创立者之一李大钊的名篇《青春》: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观。
一方面,党的历史是中国先进青年的革命史、创业史。中国共产党自建党起就与中国青年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具有特殊的意义,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党代表的平均年龄不到28岁,新文化运动也是青年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规模系统性传播。另一方面,青年是未来与希望。毛主席在1957年就把青年人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习近平总书记曾对青年寄语:“今天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赢得青年就能赢得未来。
(八)进京赶考。总书记引用毛主席1949年讲过的“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这句话之后,告诫我们,“这场考试还没结束,还在继续。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要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时代仍在前进,赶考未有穷期。97年来,我们党走的每一步都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中国共产党所从事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先例可以遵循,而且是在前苏联社会主义运动遇到挫折、陷入低潮时,依然屹立不倒,始终岿然不动,一步步成为更加成熟、更加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
作为共产党人,要把自己永远放在做学生、当考生的位置上,考官是人民、是实践、是历史,考题是理想信念总开关拧的紧不紧、作风篱笆扎的严不严、宗旨意识树的牢不牢、担当精神体现的充分不充分,等等,我们要用实践做出回答,争取打满分、打高分。
三、落实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我们要做什么?
在发表“七一”重在讲话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字开宗明义地宣示了十九大的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特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如何践行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呢?
(一)坚定信念,忠诚于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指引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接续奋斗。回顾我们党九十多年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出:重视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这是我们党能够领导人民万众一心、克服困难去争取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
早在1920年11月,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理想信念就是解决“主义”这个问题。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邓小平同志还讲到:从延安到新中国,我们就是靠这样的理想信念吸引了全国人民和国外友好人士。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从八个方面论述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其中第二个方面就是专门论述理想信念这个重要问题的。他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共产党人立身、处事、干事的精神支柱。只有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我们才能够继续前进。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列经典著作、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加强理论武装、强化政治引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保持不可动摇的政治立场。
正如总书记所说,“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作为一名党员,要经常重温入党誓词,校对思想之标,把好行为之舵,遵守党员的基本权利、义务和党的纪律,把对党忠诚作为人生、事业、奋斗的底色,转化为价值追求和工作准则,保持政治定力,走好每一步路;
要把学习党章党规作为人生“必修课”,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尊崇党章、学习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在深入学习领会党章党规中强化“四个意识”,守住法律底线、纪律底线、政策底线、道德底线,始终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
(二)学习榜样,修身律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党从来不缺乏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的优秀榜样,远的如焦裕禄、孔繁森,近的如邹碧华、钟扬。这些优秀榜样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又一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赞歌。我们要时刻对照优秀榜样,从榜样身上汲取不断前行的力量,把榜样的力量融汇到实际工作当中,用更高的职业标准要求自己,成为工作标杆,用更好的业绩展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彰显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中国自古以来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放在第一位,要求为政者必须加强修养,完善人格,提升素质。当下,党员干部面临的诱惑和考验越来越多,只有淡泊名利才能内心清净,内心清净才能心无旁骛干事业,保持奋发向上的状态。只有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强化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才能经受住各种诱惑和考验,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党员干部应该以榜样为标杆,修一颗淡泊之心,以豁达的精神和超然的态度对待名利,用高尚的品德和境界约束自己的名利之心,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用在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上。
(三)牢记职责,敢于担当。古人云“任其职,尽其责;
在其位,谋其政”。担当是党员干部职责道义和从政准则,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基本条件。大时代需要大担当,大担当方有大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将“担当”作为履职标准,坚持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真正做到敢想、敢做、敢当,坚持原则、认真负责。要始终胸怀大局、牢记使命,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以铁的信念、铁的担当把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落实到自身积极作为、开拓进取的实际行动中。
要真正做到敢于担当,需要有善于担当负责的能力。因此,我们要保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理念,学习前辈们的工作经验,学习同事们的工作方法,学习书本上、文件上的各种知识,不断地增强自己的能力本领;
在本职业务上狠下功夫,吃深吃透各项业务相关政策,对业务知识融会贯通,把平凡琐碎的业务做到极致,把棘手难办的业务做到“门清”,真正成为本职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
要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处理问题讲究策略,有勇有谋、有胆有识、有理有节。
同志们,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新时代的画卷已经打开,让我们用奋进来诠释信念,靠行动来担起历史使命,不忘初心,不懈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