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党史学习 >

中高考历史-2022年九大历史热点解题关键

时间:2022-06-10 09:3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高考历史-2022年九大历史热点解题关键,供大家参考。

中高考历史-2022年九大历史热点解题关键

 

  第 1 页 共 5 页 世界史热点专题突破 一、 18 世纪欧美社会的转型

 1 1. . 总体特征

 (1)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具体而言:三件大事——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和文艺复兴,均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2)从一体化进程看,新航路的开辟首次打破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相对分散、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被看作人类一体化进程的开端。

 (3)从世界市场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开始发生或加强,这都标志着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4)从社会转型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西欧正在逐步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5)从思想文化看,文艺复兴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所倡导的人文主义,不仅为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武器,而且促使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2. 史家争鸣

 美国学者法里德·扎卡里亚写的《后美国时代》一书中认为,世界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中心的转变:

 (1)第一次转变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的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在18、19世纪两次工业革命过程中急剧加速。

 (2)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美国的崛起,认为美国逐渐取代欧洲成为世界权力中心,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是由美国主导的。

 (3)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21世纪加速进行,也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3. 特别提醒

 (1)欧美17—18世纪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思想上的要求,其矛头直指封建势力,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是17—18世纪社会转型的本质内涵。

 (2)18世纪,英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资本主义制度,欧洲大陆却盛行君主专制,人民与封建君主的矛盾非常尖锐。因此,欧洲大陆国家反封建的要求更为强烈,这是启蒙思想在

  第 2 页 共 5 页 法国发展进入高峰的原因所在。

 (3)英国之所以首先在18世纪60年代爆发工业革命,是民主政治建立、国内外市场扩大、资本市场发达、自由劳动力充裕、工业技术较高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带有一定的必然性。

 (4)欧美近代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产物。反过来,近代科学的发展又推动了工业革命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科学与经济、思想之间是相互促进、交替上升的关系。

 二、 两次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巨变

 1. 总体特征

 资本主义先后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和帝国主义阶段。表现:

 (1)生产力方面: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2)生产关系方面:工业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世界格局方面: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4)都有负面影响。如环境问题、交通拥堵问题。

 (5)本主题是高考考查频率最高的主题,大部分试题要求学生认识工业革命的复杂影响,一般要求学生一分为二地分析,客观地看待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变革。

 2. 新视角

 (1)从新史观的角度认识两次工业革命 1)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加强世界联系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

 3)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4)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的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严重的集群性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等。

 5)从生态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

  第 3 页 共 5 页 类的可持续发展。

 (2)从纵向和横向的视角审视工业革命 1)从纵向发展来看,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资本、市场和劳动力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的必然发展。同时,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变革。

 2)从横向发展来看,欧美进行工业革命后,加快了对外殖民扩张的步伐,亚非拉美国家日益贫困,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同时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3. 特别提醒

 (1)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变革本质上是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即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商品化、工业化,思想上的理性化。这些内容几乎是所有经历工业革命的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2)科技在推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家主要是一线的工人和技师,其发明主要依靠经验的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家主要是科学家,其发明主要依靠科学理论和科学实验。

 (3)当今史学界对工业革命的评价是一分为二的,对其负面的评价主要表现在:

 1)经济上,巨大的生产力造成了生产的相对过剩; 2)政治上,工人阶级的贫困化,社会不公平现象严重; 3)生活上,工业革命使人成为经济动物,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4)环境上,环境破坏严重,从根本上损害了人类的生存根基; 5)军事上,强大的生产能力制造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造成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

 (4)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是工业革命后的三股进步潮流,都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三、 20 世纪人类现代化的新趋势

 1. 总体特征

 面对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问题,20世纪,人类探索更加公平合理的社会,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运用政府力量干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并开始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两种社会制度相互借鉴,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高考对本主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经济运行机制中如何运用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两个经济杠杆。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认识市场和计划都是经济手段,在经济发展中要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尽量避免两者存在的问题。

 2. 新视角

  第 4 页 共 5 页 整体史观下的“经济全球化” 目前在中国对全球化的理解有三种且代表三种不同的全球史观。

 (1)第一种认为全球化就是人类生活的一体化过程,是超越地区、尤其是民族国家主权的一种全球整体性发展阶段;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是一种整体史观。

 (2)第二种观点认为,所谓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化,是资本主义的一种新形式或新的发展阶段;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这种观点的核心是“欧美中心论”。

 (3)第三种观点认为,全球化就是西方化或美国化,其核心是“美国中心论”。

 3. 特别提醒

 (1)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和竞争是20世纪人类社会的显著特点,两种社会制度既有竞争的一面,也有相互借鉴的一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调整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2)在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下,社会主义国家单纯地依靠政府的计划来发展经济,排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对这一误区的修正。经济大危机爆发前,资本主义国家单纯依靠市场来调整经济,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是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修正。

 (3)20世纪的变革本质是对生产相对过剩、社会不公、战乱不断等问题的回应和解决, 这是现代史观对世界现代史的解读,是站在人类发展的角度分析20世纪的结论。

 (4)从20世纪上半期的混乱到二战后的美苏冷战,再到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体现了国际社会共同进步的时代要求。

 四、 大国崛起的经验教训

 1. 总体特征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衰背后的原因是本主题的目的所在。这里所说的“世界性大国”,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在历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之后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

 (2)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反复强调:我们的发展,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拥有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国应如何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快速提升,“中国崛起”成为国际话题。总结世界历史上大国崛起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国崛起和大国关

  第 5 页 共 5 页 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命题关注的热点问题。

 2. 新视角

 (1)俄罗斯(苏联、俄国):经济、政治、法律等各项改革要协调进行;经济改革要关注民生的改善;政治改革要关注权力的监督和法制建设;各项政策要随环境、历史背景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改革的挫折意味着新起点的开始。

 (2)德国:分裂削弱国家实力,统一能增强国力;外交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在欧洲大陆的政治版图上结盟或不结盟都是为了谋求国家利益;积极的民族精神能使国家奋起,扭曲的民族精神易使国家偏离正确的轨道。

 (3)美国:科技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善于抓住机遇和吸收外来优秀成果提升自己;法律是自由的保障,重视法律制度建设;发展不能以强权为保护伞。

 3. 特别提醒

 (1)制度创新是大国崛起的普遍经验。英国开创了君主立宪制,美国开创了民主共和制,这些都为本国的稳定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而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德国因为保留浓厚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而使崛起之路夭折。

 (2)充分利用国际机遇期。英国充分利用了新航路开辟的机遇,却未能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这是其衰落的重要因素。美国利用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二战后的有利地位,建立并强化了自己的强国地位。

 (3)经济发展是大国崛起的基础。英国曾经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美国长期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第一。发达的科学技术是大国崛起的重要标志。英国曾经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领头羊,美国和德国则领跑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和苏联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领先。

推荐访问:高考 历史 热点 中高考历史-2022年九大历史热点解题关键 高考必刷题2022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