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教育中心理效应》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报告
教师是针对人类心灵的工作,教育学和心理学密不可分,班主任不仅应该掌握知识,也应该知道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更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模式。
这本《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汇集了 66 条教育心理学效应,涉及教育、教学、管理。对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学现象进行详细解析并提供切实有效的应对和辅导策略,为教师铺设了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桥梁。让我感到贴心的是每篇文章的正文前面都有一个经典的实验、故事或者问题情境,能够很好地唤醒之前的知识经验,而且很好地激发了阅读的兴趣,引导教师在平日的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并针对如何去做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方法等,易明白,易上手,在读的过程中总会时时产生豁然开朗之感。
一、系列位置效应——抓好开头和结尾 读书这么多年,我们发现,清晨起来和晚上临睡前学习,有时竟有过目不忘的神效!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就是说要在一年的开始和一天的开头做最重要的事情。记得一个教授做讲座,讲到要在最重要的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不要早晨起来就写写信啊、散步啊,把最好的时光都浪费了。这些话很通俗,但也最真挚,合理利用时间会使你的学习、工作更高效。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利用好系列位置效应,在课的开头和结尾安排重要的知识和练习,起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
二、用故事讲道理,道理更深入人心。
作者在每一个章节前总会先讲一个故事,用故事解析心理问题,让读者更明白心理学在这里的作用。
1、给学生留白——超限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感人,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2、柳暗花明又一村——思维定势 小明的爸爸有三个儿子,老大叫大乐,老二叫二乐,那么老三叫什么?你的答案是什么呢?三乐、小乐还是小明白毋庸置疑,正确答案应当是小明,因为问题里面明明写着“小明”的爸爸有三个儿子。
两个例子,让我看到小故事的大作用,如果只看到“超限效应”和“思维定势”,晦涩难懂,很难共鸣。但是当我们看到“给学生留白”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标题,立刻产生好奇。最后两个小小的故事,让我们对“超限效应”和“思维定势”有了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正如序言里所说:“一个经典的实验、故事或问题情境,激活读者的先前知识经验,唤起读者探究正文的兴趣”。我们也可以借助这种体例,安排我们的教学,用故事去讲道理,让道理深入人心。
三、有策略有计划---通牒效应 这一效应是指对于不需要马上完成的任务,人们往往是在最后期限即将到来时才努力完成的情形。我们在心理上总容易出现一种拖拉倾向,在从事一些活动时,总觉得准备不足,感到能拖就拖,但在不能拖的情况下,如已经达到了规定时间,我们基本上也能够完成任务。其实我们都深知拖沓是一种自我折磨,可我们一次次选择自我折磨。因为我们认为在重压之下,我们或许可以将工作做得更出色,实则不然。
时间管理是一门艺术,或许我们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些详细的计划,分清楚紧急的和重要的事情。对于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要高度重视,尽量掌握时间的主动权,减少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
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心理学的科学引领,掌握一些有效的心理学效应能很好帮助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但理论的联系实际,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真正发挥这些心理效应的作用才是上策。愿我们都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合理运用心理效应,力求工作顺心。
推荐访问:读后感 效应 心理 2022《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教育学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