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读后感读后感

时间:2022-08-05 10:4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读后感(2022年),供大家参考。

读后感读后感(2022年)

 

 读后感的读后感

 某人说能从读书和写读后感这件事中获益, 然而收效不大, 我却觉得这与该同志不认真的态度和不深入思考的惰性有关。

 在此, 不再赘述, 以下为详析, 敬请批评讨论。

 一、 人格失调与神经官能症

  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 一文中对比了 神经官能症与人格失调这两种外部表现截然相反的心理病症, 患有神经官能症的患者为自己强加责任, 患有人格失调的人却不愿意承担责任。

 人格失调患者逃避责任, 即逃避由于承担责任而带来的痛苦, 但我想你的情况应该是有所不同的。

 你不承担责任, 非由于痛苦, 而是缺乏承担痛苦载体,也就是“我”。

 写到这里的时候, 我不禁感到颤栗了一下。

 就像冒险者并不畏惧悬崖险峰、 激流险滩, 真正会让他们感到绝望和无助的应该是荒凉与孤寂的沙漠吧。

 为什么会如此呢, 这里妄自推断一下, 据你所说, 你的年少时优秀而懂事,但由于自我意识的过早形成以及父母的忽视与缺乏引导, 使你开始产生怀疑, 怀疑父母之爱是出于爱自己而非孩子。

 基于这样的判断, 你选择了一条叛逆之路。尽管, 最终的结果是你没有走上父母为你安排好的人生, 然而却又在叛逃、 反抗的道路上忽视了自己内心的真正需要, 你并没有成为你真正想成为的人, 也没有走上自己真正想要的路。

 若然不是, 可以扪心自问, 现在的生活就是你真正想要的吗? 你是否走在自己认定的道路上呢? 若是在这一刻停留, 你会茫然, 还是目标坚定? 派克在他的书中讲到了 “移情”, 某些心理疾病的形成就是由于固守原有的地图, 越执着, 越难自拔, 越无法承受重置所带来的痛苦, 因为他们能从旧地图中获得暂时的逃避和释放。

 但是你的地图却并非你想要的。

 这个地图是你竭力避免另一个地图的结果。

 因此, 你无法肯定又不能否定。

 由于“我” 的缺乏,所有与自我有关的, 自律、 自信、 爱、 感动都很难触动你, 因为, 你缺少可以被

 触动的“我”。

 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自己强加责任, 不管做任何事, 他们都感到能力不足,缺少勇气和个性。

 由此看来, 我并非真正的神经官能症患者。

 因为, 我勇于承担责任, 并非觉得自己能力不足, 而是由于较高的人生期许所造成的。

 我对自己的要求一向很高, 要做就要争取做到最好。

 这不是别人对我的要求, 而恰恰是自己的选择。

 但是由于初入社会, 经验不足, 我还不能够准确定位自己的能力、 能够掌握的资源和所处的位置, 因此, 会过多的承担本不属于自己, 或者是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责任。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经验的累积, 理性的分析判断能够帮助我逐渐改善和调整, 以达到做自己该做的事, 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这一目的。

 对于你文章中所说的改善, 表面看来可能一致, 但是本质上却有相当明显的区别。

 二、 父母的过错与父母的爱

  你在读后感中用比较大量的篇幅阐述了 父母的过错这个问题, 以及你所坚持的“父母最终都会毁了孩子” 这一立场, 因此, 我深深体会到家庭在你的成长之路上起到了无法忽视的作用, 当然这种作用消极性可能多一些。

 诚然, 如你解释, 很多父母并不能做正确的事, 给予子女正确的爱, 即便父母有了为孩子付出的心, 但仍然不能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表现的恰如其分。

 而这些就构成了父母的过错,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起到消极的作用。

 这是存在的客观事实, 但不能证明父母无法爱孩子。

 因为父母也是人,也存在心智和能力上的不足, 对他们近乎完美的要求, 是一种苛责。

 我从未怀疑过父母之爱, 他们毫无疑问是爱自己的孩子的。

 就如同你所举的做早餐的例子。如果父母是营养学方面的专家, 他们会给孩子做蛋糕, 因为这样是最好的。

 如果他们足够了解孩子的需要, 那么他们会做炒饭给孩子, 因为他们觉得这样是最好的。

 最后, 如果父母未能完全了解孩子的偏好, 也不是营养学方面的专家, 他们选择最好的的时候, 就会凭自己的主观意愿, 即他们喜欢的, 他们觉得最好的。其实, 父母只是想给我们最好的, 尽管有时候并非有效付出。

 所以, 尽管父母对孩子的爱可能会毁了 孩子, 但是我们不能怀疑父母爱我们的初衷。

 如果能够用宽容、 理解去看待父母, 就会使自己的心处于被爱包围的温暖中, 这样才能健康, 也才能觉得快乐, 才会不失去爱的能力。

 而且, 我也认为,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 我们自己, 没人能毁掉我们。

 我们与父母家庭密切相关又相对独立。

 家庭对于自我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 但当我们开始能够独立思考, 并作出选择的时候, 我们就应该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的童年因为优秀, 有时也会被忽略, 也常常觉得心中不平。

 长大之后,我发现有些东西, 只要想要, 就应该尽力争取, 这其中也包括父母的爱。

 不应该被动等待, 给他们爱你的机会, 这很重要。

 做一个会哭的孩子, 是幸福的。

 三、 爱与自律

  作者认为, 爱是为了 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 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我认为, 爱的含义博大精深, 而又见仁见智, 无法定义是很自然的事。作者的定义, 更趋近于爱在人的一生中所起的作用或说外部表现上。

 而在这一点上, 我认同作者的看法。

 爱使人成长。

 当我们的自我界限跳出个体的藩篱, 愿意与他人融合时, 其包容力、 吸纳力和接受力都无疑会突破原有的界限, 得到质的飞跃。

 看问题的视角从一个变成双方, 行动的目标从利己变成利他, 责任的承担也从独立承受变成共担。

 我们的心智更加成熟, 既保持独立的个性, 又不再排斥另一个个体对我们的影响和改变, 这一切使我们变得更好。

 如果说爱是动力, 那么自律就是表现。

 如你所说, 自律能够克服懒惰,调节人格失调。

 其实, 这就是我一直说的, 自助者天助。

 所有的外力都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在我们调整、 完善的过程中, 自我的力量从来都是最重要的。

 如果说, 我们对于爱是源泉以及自律的意义得以达成共识的话, 那么必须解决的就是爱是怎样开始的问题。

 你在文章中对于这个问题并未做深入探讨, 只是说爱的前提是信任, 又说信任是一种对于自己的承诺, 而判断信任的依据又是值得。

 不过就我的理解,无论是值得、 信任还是爱, 都是主观的东西, 是多变的和难以量化的。

 或许你有更准确的解释, 但我现在仍无法了解, 期望有机会再深入讨论这个问题。

 四、 写在最后

  以上是我认真思考, 分析后得出的结果。

 基于自身心智和能力上的不足,我想我不可能说服你, 而我提出的也仅为一种理论上的东西, 正确与否, 只能由你自己亲身验证。

 希望你能了解, 人性的弱点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

 认识自己,然后接纳自己, 才是正确的。

 我存在, 就是我价值的体现。

 我不依附于别人活着,我表达最真实的自我。

 我爱我自己, 不管你爱不爱我。

 我记得你的人生信条:

 一、 没有什么是重要的不可失去的; 二、 除了 自己, 不能相信任何人。

 我也有我的人生信条:

 一、 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 尽管有时候不一定在我们期待的时间地点事件上出现; 二、 苦难的开始往往会得出甜蜜的果实,所以坚持很重要。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六日

 参考文献 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

 (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

 3、《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4、《群众路线教育时间活动 党员干部读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5、《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人民出版社)

推荐访问:读后感读后感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