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对照材料 >

写材料人,怎么才能混好

时间:2022-06-17 16:0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材料人,怎么才能混好,供大家参考。

写材料人,怎么才能混好

写材料的人,怎么才能混的好

转眼间,来到现在所在的机关研究室工作已经四年多了,之前在一线工作,并没有什么太多写材料的经验,正是在这里,从一名新兵也算成为了骨干。

几年工作下来,有不少切身体会、酸甜苦辣,时至今日,我觉得也到了转型的时候。在此,想把这段经历梳理出来,与年轻的同行们分享。

一、好处和便利

研究室工作有自身的特点,也有一些好处和便利:

一是接触领导机会相对较多。

不少时候可以旁听领导召开的会议,有时进入领导办公室听其当面说想法,可以感受到领导的工作方法、思路,了解机关内部、会议场合等那种不可言说的分寸感,这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

二是开阔眼界的机会相对较多。

除了旁听领导主持、参与的一些较高级别会议,在不少业务工作中,研究室也可以同时介入、参与有关会议,借此了解有关业务工作开展的情况。

三是学习中央政策、了解部门情况较为快速、全面。

研究室工作有条件了解单位、系统全局情况,也可以接触很多材料,特别是对于中央、上级最新精神,往往可以第一时间学习,有时候领导也会开点小灶把一些小范围的东西,让写材料的人看。

四是提高党政公文的处理、写作能力。

这方面就不用多说了。相对而言,在一些机关,领导还是比较重视、也比较倚重写材料的。

二、缺点和问题

研究室工作急活、难活多,赶上有的会议周一开,周末就得加班了,有时候,还免不了连轴转。

围绕材料本身,往往与有关部门,还会有很多协调的问题,这些其实都是工作本来的特点,也无所谓问题,干这个就得承受这个。我想说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机械重复、成就感缺失的问题。

有句话说,“稿子只有写稿子和念稿子的人最重视”。一些工作内容说来说去就是那些,有时不同的材料,对本系统的工作翻过来倒过去说。

特别是给主要领导写东西,很多时候,官话多、套话多,但受场合、身份等等影响,还不得不讲,还不得不少讲。

还有很多材料搞出来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发个通知、写个文件,都是例行公事。

时间久了,自己觉得自己都是在吃老本,热热闹闹整文字,都是“浮在面上”,并不是真的明白了,很多时候也没研究什么问题。

二是个人风格重、沟通起来气不顺的问题。

其实对于任何材料,是个人就能够挑出毛病,改材料是没有尽头的。写材料,特别是一些讲话严重依赖领导个人的思路,领导也得看官大、官小。

大领导事先有倾向性意见倒好,如果没有,自己攒出来,一层一层看,一人一嘴,改来改去,最后来个大改,疲惫。

还有的领导想法太多,返工、添加情况等等次数太多,有时就是纯粹在文字上面纠结。

有些话非得加,有些意图非得体现,有时候就特别膈应。有时候,讲逻辑,有时候又不能太讲逻辑。

有的就是各人理解不同,“你跟他讲逻辑,他跟你讲领导意见;
你跟他讲创新,他跟你讲稳妥;
你要稳妥,他说太平不提劲”等等等等。

忙碌半天,每层领导都有想法,很是考验人的脾气。

三是过于封闭、疏离业务的问题。

除了一些会议、调研,研究室普通干部与其他单位、人员接触比较少,主要以文来文往为主。

有的时候,甚至可以一星期都不出办公室,坐在办公室整材料。也有学习,但很多时候都只是随着形势、领导思路的变化攒一些新词。

业务已经荒废很久了,有时觉得一年到头不知道都做了什么,感觉都是替别人“做嫁衣”。

三、调节心态

老实说,从事公文写作以来,自己这几年来没少思考,也没有少埋怨,但也没有什么益处。有时看到一些高手的文字作品,确实觉得写得好,很有料,不服不行,那可能是到一定境界了。

咱没有那样的境界,但最起码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无论将来去哪里,先把手头的工作干好。

不管咋说,还是可以保持一个相对健康的心态,身体好、心态好什么都好说,心态不好,什么都干不好。

1

、怎样看待成就感以及意义。

写东西的人不容易,给别人写东西,还有一群人指手画脚、层层把关的更不容易。

但想想,这是机关职能运作的要求使然,无论有没有什么成就感在这儿你就得这么干。

何况,有时一个全系统的会议,或者某个重要场合,大伙都指着这个材料呢,你说你的活儿重要不重要?

有时想想,现在让你服务谁,你会觉得更有成就感呢?省省吧,这个官也不小了。

2

、怎样与直接领导沟通想法。

研究室工作有自己的流程,咱普通干部,上面还有直接领导,大家可能都是为大领导服务的。

每人有每人想法,每个人都不愿意被人指出不足,每个人甚至都有他的偏执,但是稿子的出口只有一个,只能是谁官大听谁的。

这个时候,该忍受的就忍受,这是机关上下级的规矩,你走哪儿都一样,谁都先得当孙子。

但领导也有领导的考虑,很多时候他也是正确的。有时,你跟直接领导讨论讨论,适当沟通,还是可以提供一些思考供参考,当然,要注意沟通技巧,注意语气、态度、方法。

领导犟,你改变他的意见不容易,但如果能够不知不觉让他接受你的想法和见解作出调整,然后大家都还很舒服,这是本事。

3

、以较高要求完成好每一个工作任务。

在研究室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必须按照领导的分配、指派,扎实做好各种材料的工作,这是基本的,也是主要的。

不管是与部门成员分工负责具体一部分材料,归拢后讨论修改,还是以其他部门起草的材料为基础进行修改,都要立足于将每一份材料搞好。

成果体现在稿子,但工作贯穿于各个环节。在准备环节,要及时快速找到各种有用的材料作为工作的参考,要主动及时与有关处室沟通了解有关工作情况、会议议程、主要内容等,做好基础性工作。

在讨论环节

,可以认真消化基础材料,积极主动参与讨论,争取每次都能够提出比较好的思路和想法,解决一些困难。

在写作环节,

要扎实高效、不磨洋工,争取较高质量,意思就是在自己可以把控的范围内尽量做到框架正确、思路对头、文字通顺,不出大的毛病,这个是关键环节,这个环节干得越好,直接领导越省心。

在修改环节,

要跟直接领导准确汇报有关情况,态度端正,反馈及时,在讨论分析过程中讲清困难,解释自己的办法,力求能和领导相互理解,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在审批环节,

确保文字不出细节毛病、格式规范、打印出来规规矩矩。这些环节做好了,绝对不会差到那里去。

四、培养习惯

说实话,对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而言,某个阶段干什么具体的工作不是最重要的,但差别在于习惯,在于是否培养了一些有用的可迁移的技能。

XX

同志学的是历史学,搞农村研究,又去搞金融,抓纪检,哪样都干得很好。

对于研究室工作来说,稿子更多是别人的、是组织行为,是我们为他人做嫁衣、打基础,但是,工作的技能、思路、方法、习惯却是自己的,是别人抢也抢不走的。

事实上,研究室工作除了纯粹阅读、起草稿件,也不可避免涉及部门协调、会议组织与会务接待、送件发文、文来电往等等工作,也还有一些会议讨论发言、发表意见等等机会。

这些场合和机会,都是可以锻炼提高自己的地方。平时要特别注意修炼自己的作风和职业气质,不能仅仅像是个秀才,千万别让别人觉得你只会写字。

要注意提高发言、办事的靠谱程度,提高自己公共表达、处理各种关系、办理各种事务方面的能力。

这些东西魔鬼在于细节,要做个有心人,可以主动思考、刻意练习、有效提高。

几年的工作中,我感觉自己有一些比较好的习惯,与大家一起共勉:

一是做好工作记录。

不管是开会、看材料,还是写材料,只要是工作时间,每天都可以记一下自己一天都干了啥。领导说了啥事,会议大致内容、领导讲话精神,自己看公文材料的感想,等等,都可以写下来。

这样每天干了啥自己清清楚楚,内部报送工作信息也方便,也是看得见的一种积累。

二是善于积累素材。

对于主要领导的工作思路、常见套路进行专门整理,根据每次会议或者材料起草中了解到的情况及时添加。固定阅读浏览信息,按照主题分别收集整理各类材料可能需要的素材。

其实,这些工作每天花的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功夫在平时,写起来的时候绝对都能用得上,而且大大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做一个有产出的人。

如果纯粹满足于完成事务性工作,虽然每个稿子可能有一些积累,每个事务中可能有一点长进,但那是不够的,只能保证你是一个合格、称职的小公务员。

关键的问题在于自律。必须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在研究室工作中,不同阶段、不同时间忙闲程度是不一样的,在空余时间较多的情况下,要抓紧时间学习,特别是要形成写作习惯。

平时,可以针对工作或者时事新闻所思所想,写一些评论文章。要保持产出力度,不管每天活儿多不多,看的材料多还是少,每天都要写上一笔。假以时日,积累下来势必比较可观。

而且这些东西,是在工作之余,真正自己的东西。

推荐访问:材料 写材料人,怎么才能混好 写材料的人 怎么才能混的好 写材料写得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