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职场励志小故事分享道理(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励志小故事分享,供大家参考。
别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
“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你是否也曾被这句网传的流行语唤醒了心底那一丝早已沉寂的上进心?锦瑟流年,花开花落,岁月蹉跎匆匆过,而恰如同学少年,在最能学习的时候你选择恋爱,在最能吃苦的时候你选择安逸,自是年少,却韶华倾负,再无少年之时。错过了人生最为难得的吃苦经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就会浅薄。
什么叫吃苦?当你抱怨自己已经很辛苦的时候,请看看那些透支着体力却依旧食不果腹的劳动者,在办公室里整整资料能算吃苦?在有空调的写字楼里敲敲键盘算是吃苦?认真的看看书,学学习,算吃苦?如果你为人生画出了一条很浅的吃苦底线,就请不要妄图跨越深邃的幸福极限。
当你看了《杜拉拉升职记》,你觉得外企真好,可以出入高档写字楼,说着让人听不懂的英语,拿着让人眼红的薪水;当你看了《亲密敌人》,你觉得投行男好帅,开着凯迪拉克,漫步澳大利亚的海滩,随手签着几百万的合同;当你看到一条精妙的广告赞不绝口,你觉得做营销好潮,可以把握市场脉搏,纵情挥洒自己的创意;当你看到一位做房地产的朋友,每天和有钱人出入各种高档场所,发着各种挥霍的微博,你觉得做房地产好赚钱;当你看到一位快消人员满世界出差,在各种地方住五星级酒店,你觉得做快消好风光。你疯狂的爱上了那种洋洋得意的状态,却不曾想到你日思夜想称之为梦想的状态,其实并不等于你看到的那样简单。
他所吃的苦,是早就开始每天只睡三个小时,从N年前的数据查到昨天,一点点的做着细致无比的分析;他所吃的苦,是为了去争取一个客户,和农民工挤在一辆卧铺大巴车上,冒着被偷被抢被撞车的风险,一边敲邮件,一边环顾周围诧异的眼神;他所吃的苦,是为了一套更合理更系统的管理方法,而不断的和各个领导去磨合,去询问,去思考;他所吃的苦,是为了签下一个大订单,自己一个人在他乡,看着别人世界中的团圆,装饰着自己的相思梦;他所吃的苦,是为了一个上市项目,在三天之内自学几十万字的材料,让自己在三天之内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一个行家。他也曾许多次摔倒在泥土里,甚至让别人从自己的身体上踩过去。
他成功的取得了让人望尘莫及的荣耀,只因为他是一个懂得吃苦的人,能够承担得起那种厚重的魅力。他辛勤工作的身影,他随时洋溢的才华,他的一切禁得起岁月的推敲。
亲爱的朋友,如果老天善待你,给了你优越的生活,请不要收敛了自己的斗志;如果老天对你百般设障,更请不要磨灭了对自己的信心和向前奋斗的勇气。当你想要放弃了,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起得比你早、跑得比你卖力、天赋还比你高的牛人,他们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个你永远只能眺望的远方。
在你经历过风吹雨打之后,也许会伤痕累累,但是当雨后的第一缕阳光投射到你那苍白、憔悴的脸庞时,你应该欣喜若狂,并不是因为阳光的温暖,而是在苦了心志,劳了筋骨,饿了体肤之后,你毅然站立在前进的路上,做着坚韧上进的自己。其实你现在在哪里,并不是那么重要。只要你有一颗永远向上的心,你终究会找到那个属于你自己的方向。
所以,请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没有人的青春是在红地毯上走过,既然梦想成为那个别人无法企及的自我,就应该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为了到达终点,付出别人无法企及的努力。
只有挣扎的现在,才是最好的状态
朋友病了,大家去医院看他。离开后在医院门口感叹:“唉,这么年轻就生病了!”
另一人说:“去年底还听他说,等到工作状态好一点时,就带孩子去迪士尼乐园。”
听到这话,我心中闪过好几个类似这样感叹的场景。然后我想通了:状态永远不会更好。因为,现在,就是最好的状态。
“等到……我就……”是从小到大最常用的句型。
“等到考上第一志愿,我就可以谈恋爱了。”“等到当完兵,我就海阔天空了。”“等到找到天命真女,我就幸福了。”“等到找到工作,我们就可以结婚了。”“等到结了婚,我们就可以安定下来了。”“等到升了官,我就可以多花时间陪小孩了。”“等到退休后,我们就可以去环游世界了。”我们都说过类似的话,后来也都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因为两件事会发生,让这个句型无法成立。
一、我们考不上第一志愿、找不到天命真女、结不了婚,或升不了官。于是理所当然地说服自己,不能去谈恋爱、不能幸福、不能安定下来、不能陪小孩。怎么办呢?卷土重来,再试一次,或重造另一个比较容易成立的句子:“等到考上任何一所学校,我就可以谈恋爱了……”
二、我们考上了第一志愿、找到天命真女、结了婚,也升了官。但发现那样的状态并没有原本想象的好,我们还是不快乐。于是天真地以为:一定要达到下一个更高的目标,状态才会完美、快乐才会来临。结果第一个句子还没完成,又造了第二个句子:“虽然考上了第一志愿,但等到我第一名毕业,就可以‘真正’去谈恋爱了。”“虽然找到天命真女,但等到我发了财,就可以‘真正’幸福了。”“虽然结了婚,但等到我买了房子,就可以‘真正’安定下来了。”“虽然升了官,但等到我当上总经理,就可以‘真正’多花点时间陪小孩了。”
就这样,现在的状态永远不够好到可以放心去玩、去结婚、去陪小孩、去环游世界。我们坚持要等到更佳状态,才开始对自己好。人生永远在“等待”,谈恋爱、陪小孩这些简单的快乐,一直被排在重重关卡之后。我们不觉得有什么损失,反而认为这是因为自己胸怀大志。
就这样,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手段”.考上了第一志愿,是为了要第一名毕业。升了官,是为了要当上总经理。活着,永远是在布局。醒来,就开始算计。我们不敢开香槟,因为还要再接再厉。不敢休假,因为对手都在打拼。我们不允许自己快乐,不允许自己关机,然后给了这种生活方式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生涯规划”.
算计和规划没什么不好,没有算计和规划的人生,活不出浓度和深度。但算计和规划会上瘾,很少人能在过头之前喊停。
结了婚,要买房子。买了房子,要把房贷缴清。房贷缴清,要换大一点的房子。换了大房子,要换好一点的车子……
升了官,要当上总经理。当了总经理,要冲业绩巩固自己的地位。地位巩固了,猎头公司来找你当更大公司的总经理……
这样下去,永远不会“安定下来”,永远没时间“陪小孩”.
很少有人能及时减停,所以命运帮我们做这件事。
生了大病,不能再拼了。这时你猛然发现:过去的战功彪炳,也只是一团空气。你醒了。
婚姻破碎,老婆不要你了,你从未陪伴的孩子冷漠地看着你,这时你猛然发现:你为了“安定下来”而一路追求的东西,反而给生活很多不安定。你醒了。
醒了还算幸运。没醒的人在老婆、孩子走了后,变本加厉地投入工作,因为突然没有“后顾之忧”.
其实那些“后顾之忧”,才是活着的目的。我们往前冲,一开始是为了让紧靠在背后的人有更好的生活。但时间久了,就忘了为什么往前,同时也把原本紧靠在背后的人,远远抛在另一个星球。
瞻前顾后,让生命更深刻。一味往前冲很容易,就像开车只会往前开。开车的乐趣,在于除了加速之外,还要减速、转弯、倒车、停车。
人生也一样。
当命运帮我们减停时,有时它会给我们第二次机会,有时不会。
有第二次机会的,彻底改变了优先级或思考逻辑,赢回后半个人生。虽然只有半个,已是大幸。
没有第二次机会的,就变成朋友在医院外感叹的对象。但朋友们感叹完后,真的能从他的故事中学到教训吗?难!这是人生跟我们开的大玩笑:除非亲身经历重大变故,否则不会长智慧。但经历了重大变故,长的智慧也用不到了。
想到这玩笑,我回到现实。医院门口的风总是冰凉,朋友的鬓角开始结霜。眼前是一起长大、一起青春、一起迈向中年的朋友。如今每次见面,都是在这种场合。
一人说:“我先走了,改天大家不忙时,约个时间吃饭吧。”
我冒出一句:“就今天吧!”
“什么?”
“吃晚饭,就今天吧!”我说。
大家低头看手机,查下一个行程。打电话,看能不能调出时间。大家忙着做一些,我那躺在病房的朋友曾经忙着做但不会再做的事情。
“今晚不行,”一位朋友说,“公司有事。周末好不好?”
大家附和:临时约太赶、今天要加班、周末比较好……我也点头附和,但内心惋惜,若是今晚有多好!因为现在是唯一真实的时刻。到了周末,想要加班的人还是会去加班,说好会来的人一定有的不来。这不是他们的错,而是人生永远不会有完美的状态。就算未来得到了看似完美的周末、学校、情人、职位,固然会快乐,但也有意料不到的问题。如果要等到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后才开始生活,那我们永远不会开始生活。
未来不会更好,而且随着我们变老,通常只会更糟。还好快乐不是取决于客观环境的好坏,而是主观心境的调整。个性不快乐的人,坐在皇位上还是不快乐;个性快乐的人,站在树下就满足了。
“周末你会来吗?”朋友问我,怕我因为今晚不能吃饭而失望。
“当然会!”我说。我怎么会因为不合我意就缺席呢?我不是刚刚才学会:人生永远不会有完美的结果!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美好和挣扎。人生不会等我们准备好,想快乐要扑上去。活着的甜美,不在于享受完美,而在于享受挣扎。过去,带着虚幻的美好。未来,可能不会发生。只有挣扎的现在,才是最好的状态。
让每一颗心灵,朝着春天的方向眺望……
那天,母亲到邻居家去借东西,6岁的她独自在客厅看电视,谁也没想到,灾难就在这时无声无息地降临了:客厅的屋顶上,已经老化的电线突然闪出火花,将窗帘燃着,接着是沙发……等到人们闻讯赶来时,屋内早已烟火弥漫,被抢救出来的她浑身80%以上烧伤,那张原本清秀可爱的脸更是面目全非。
卖掉家里的房子,借债,花了很多钱,她的情形依然很糟。有人劝母亲:“不如将孩子丢到马路上,让好心人捡了去吧!反正你们还年轻,将来可以再生……”就连当父亲的,也绝望地说:“再治下去,我们的命也要搭进去了。”
母亲痛苦万分,趴在她的床边泪流不止。天亮了,阳光透过窗户洒进病房,她醒了,忽然小声跟母亲请求:“给我拿一面小镜子来,好吗?”禁不住她再三的请求,母亲买来一面小镜子。她将它放在床头,调整好角度,然后才微笑着说:“从镜子里面,能看到窗外的那棵树。等到它发芽了,春天就来了,我还要去读书呢!”
多年以后,她成了一名作家,笔下的文字总是传递温暖和力量。很多次被人邀请去演讲,母亲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她,一次次出发。
每次演讲归来,她总爱跟朋友们说:“是母亲成就了我,即使所有的人都反对,她依然不肯放弃……”母亲却说:“是你对春天的向往,成就了自己!”
6岁,她的父母双双病故。11岁,她去给人家当童养媳。19岁,她的第一个孩子夭折。23岁,感情甚笃的丈夫,参加抗日牺牲。
25岁,与她相依为命的女儿,再次夭折。解放后,她拒绝政府安排的工作,还将抚恤金全捐了出去。
30岁时,她抱养了一个女儿,辛辛苦苦将她养大。58岁那年,女儿突患重病故去,她再次变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人。
……
每一次变故,人们都以为她会挺不住。她也哭,却总将泪水藏在夜里;天亮了,她依然梳梳洗洗,笑脸迎人。只要天气晴好的日子,她总是坐在巷口,脚下是一个小巧的针线笸箩,五彩的丝线飞扬,她绣啊绣,绣得最多的总是“草绿了、花开了、小燕子正欢快地掠过水面”,一切都生机勃勃。
98岁,她无疾而终。一向冷清的小巷,突然热闹了起来,来了很多很多的人。原来,她用绣花的所有收入,资助了26个贫困的孩子。
她活着时,总爱说一句话:“春天就快来了呀……”
将所有的悲伤埋在心底,她用自己的善良,成就了孩子们的春天。
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子里,渐渐只剩下留守的老人和儿童。幸好,还有很多的树。树上,有很多的麻雀,每天叽叽喳喳,倒也多了几分热闹。
一天,有个外出打工回来的小伙子,突发奇想地捉了一些麻雀,卖给城里的餐馆。没想到,顾客很喜欢吃,餐馆的老板就给了他很高的价钱。渐渐地,就有更多的人跑来捉麻雀;渐渐地,村子里再难寻到麻雀的影子,变得越来越沉寂。
打工赚了钱,人们都跑到小城或镇上去买房,村子原来就很小,不过几十户人家。渐渐地,人也走空了,除了住在村子西头的老王。
老王的儿子回来过很多次,每次都跟他说:“村里连最后一只麻雀都跑光了,你也跟我进城吧!”老王不去,他照样春播夏种。冬天下了大雪,他把很多谷粒丢在雪地里。天冷,大雪很多天不融化。终于有一天,来了一只麻雀,它试探着,在院子里来来回回飞,终于大着胆子,啄了一粒谷子,又啄了一粒。发现平安无事,它开始叽叽喳喳,呼朋唤友,飞来了很多麻雀。
就这样,老王坚持用自己种的粮食喂麻雀,一天,两天……一年,两年……渐渐地,村子里的麻雀越来越多,村子成了它们的天堂。
一次偶然,有位记者路过,他从没看到过那么多的麻雀,感觉场面壮观极了。他拍了一段视频放到网上,就有很多人想来看麻雀奇观,他们捐了钱修路,汽车终于可以一直开到山里。交通畅通了,村里好多人又回来了,山里的大枣、柿子、核桃都卖得红火。最重要的是,有人捐款建起了一所小学,村里又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
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老王路过校园,他喃喃自语着:“春天来了,真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