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五上语文教案(全文),供大家参考。
大家都知道一节经过深思熟虑、反复琢磨、精心设计的公开课与准备的不够充分的随意课节,无论从教师的教态、板书、方法,还是从课堂结构、气氛、效果等都是截然不同的,也就是说一堂好课必须设计一个好的教案,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人教版五上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五上语文教案1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梅花魂、缕缕幽香、葬身异国、腮边、白杭稠、甚至、无所谓、输理、华侨、衰老、手绢”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让你感动的句子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五件事情来表明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感受情感的熏陶。
4.尝试快速默读课文,并从中找到疑难问题,尝试自行解决或者合作解决。
学习重、难点:
抓住外祖父的三次落泪,品味语言,体会外祖父的思乡恋国情怀,领悟赤子魂。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大家见过梅花吗?梅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交流梅花的古诗、名句、名画、歌曲等)
2.是啊,古往今来,多少人通过画梅、唱梅、写梅来赞美梅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 扣题质疑:梅花有魂吗?这里的“魂”是什么意思?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汇报交流:
(1)检查生字生词掌握情况
①正音、正字。
“凋”:注意与形近字比较加强记忆和理解。如“碉堡”的“碉”与“凋”是形近字,只是部首不同。
缕(lǔ),韵母不能写成“u”。
“衰”字是上中下结构。
“眷”查目字底。可与卷相比较。
②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理解词语。
“秉”在课文中组成新词是“秉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可以用换词法理解这个词的意思。读带有“秉性”的这句话,考虑可以用哪一个词替换。用性格可以。进而联系生活实际造句:爸爸的秉性忠烈刚直。换词:爸爸的性格忠烈刚直。句意不变。可见,“秉性”一词指性格。
冷艳——指花朵好看而高雅。
飘泊——文中比喻职业生活不稳定,东奔西走。
颇负盛名——颇,很,相当。名气很大。
幽芳——香气清淡而芬芳。
古董——古代传下来的文物,很贵重。
玷污——使之有污点。
希罕——少见的,不常有的。
眷恋——顾念,爱恋。
(2)指导读难读的句子。
预设:①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前两个“愈”应读得慢些,低沉一些,为表现恶劣的自然环境。
后两个“愈”应读得高些,坚定一些,为表现梅花毫不畏惧的精神。
②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这一排比短语,要读出气势来,“最”字要重读。
③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语速稍慢,应读得深沉、坚定,突出“多少”、“怎样”“顶天立地”“不肯”等词语。
……
(3)交流: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概括初读收获,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共分三部分,把“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作为一部分,这样就很明显地把文章的三大部分划分出来了。)
第一段(1):由梅花想到外祖父。
第二段(2-15):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第三段(16):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三、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人教版五上语文教案2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指名读课文,说说的主要内容。(主要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及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表露了华侨老人的爱国心。)
2.过渡:课文是怎样来表达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的呢?
二、回顾梅魂,铺设情感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外祖父生前非常爱梅花。
(口头填空)因为:“这梅花,是我们中国________。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____。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________,从来都是________,________。外祖父就是一个具有________的人,他非常喜爱梅花,因为梅花代表了________他因不能回国而三次落泪。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三次落泪,看看外祖父为什么落泪?落的是什么泪?
二、研读落泪,体悟情感
(一)吟诗落泪——思乡之泪。
1.请同学们找出外祖父第一次落泪花的段落,自由地读一读,看看哪些字眼最能触动外祖父的心,让他悄然落泪?
2.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滚在我的腮边、手背。
①这些诗句都写了什么,竟能让外祖父落泪?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它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感情?请有感情地读一读。)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说的是诗人在山中送完朋友的时候,问朋友: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还回不回来?)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出自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这句词中有个字特别忧人——“愁”!)
所有这些诗句,都是写什么的诗句?(都是写思念家乡,思念的亲人诗句,都是写乡思,乡愁!)
②作为中国人的外祖父,此时身在他乡,所以,每当读到这些诗句的时候,就钩起了外祖父的思乡之情,凄然泪下。此时的泪是什么泪?——这冰凉的泪是思乡的泪!
(二)心想归而身不行——无奈之泪
我们再来看看外祖父的第二次落泪,这是在我们将要回国的时候。
1.读4—11自然段
2.外孙女的哪句话,直接刺痛了外公那根敏感的神经?(“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
在别人看起来这是极为普通的一句话,在外祖父的心里,却如同王维的那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字字刺疼了他的心。
3.外祖父能归吗?为什么?(不能!因为“外公年纪太大了……”)
外祖父何尝不想回啊,可是年迈的他只能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
4.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是“只因未到伤心处”啊!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他想回却不能回,多少心酸,多少无奈啊!,此时的泪是什么泪?——这泪水是无奈泪水
5.指导读书,把外祖父复杂的心理过程读出来。
(三)送别时泪眼朦胧——深情之泪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14、15节,读着读着,你的脑子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2.面对这令人心酸的场面,如果请你来读,你准备怎么读?自己先想一想,练一练。
3.外祖父为什么会一下子衰老了很多?
4.你知道外祖父此时又为什么流泪了吗?此时的泪是什么泪?——这泪水,饱含着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深深情意,是饱含深情的泪水。
5.指导朗读:
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达这颗心,万千愁情都融入了这颗心,无尽泪水都汇聚在这颗心。靠什么来传达外祖父的这颗心?请你再读读这段话。
这是怎样的手绢?——这还是那块轻飘飘的、被风一吹便飘走的手绢吗?读出它的沉甸甸!
三、方法迁移,再次悟情
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还通过哪几个小故事,表白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
四、进行练笔,升华感情
1.船渐渐地离岸了,船和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但外祖父仍然站在岸上,凉风依然飕飕地吹拂着他的银发,泪水可能仍然迷糊着他的眼睛,或者不停地从他的腮边落下,此时此刻,我手捧外公交给我的手绢,想到眷恋祖国而又不能回国的外公,我不禁有许多话想对他说,同学们,请拿起笔,把作者心中想说的话写下来。
我在心中默默地对外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这样,我和妈妈回国了,外祖却父留在了海外,至死也没有回到祖国。可你觉得外祖父回来了吗?(外祖父的身没有回来,但外祖父的心,已经回来了,是让外孙女带回来的。)
3.是啊,外祖父虽然葬身异国,但是他魂归故里。课文至此,你觉得这梅花魂,还只是梅花之魂,民族的气节吗?这梅花魂还指什么?(这是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表示这颗心,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魂,我想,最好是用一首歌的歌名《中国心》。这不仅仅是外祖父的一颗心,更是无数像外祖父一样的海外华人的一颗心。他们像外祖父一样,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时时眷恋着祖国。)
五、积累练习
把最受感动的语句摘录在摘抄本上。
板书设计:
思乡的泪
6.梅花魂无奈的泪中国心
深情的泪
人教版五上语文教案3
【设计意图】
体现新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和谐课堂氛围。体现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的教育理念,由于圆明园已不复存在,因此昔日的景观及被毁灭的过程可以借助具有良好交互性的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加以再现,加强语言训练,激发学生的情感。让课件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教师的教学服务。
【课件及资源运用】
运用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文字。
【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文章。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经的无比仇恨。文章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由于圆明园已不复存在,因此昔日的景观及被毁灭的过程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加以再现,加强语言训练,激发学生的情感。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有感性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领悟文章表达的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景观。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圆明园的残垣断壁的图片,问:同学们知道这几幅图片是哪里吗?
师:是呀这就是圆明园的遗址,昔日的圆明园是怎样的呢?它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
板书课题。提示“圆”“园”的不同以及“毁”的写法。
齐读课题。通过读课题你有哪些问题可以提出来。
二、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音。
3、课文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课文可以分为几段。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文中有三句话高度评价了圆明园的价值,你能通过默读课文,很快地找出来吗?生默读课文。
2、生读三句话。
课件出示三句话:
①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②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③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指名再读这三句话。
3、举世闻名什么意思?圆明园凭什么举世闻名?
板书:
建筑宏伟,珍贵文物。
4、哪个自然段写了圆明园精巧的布局: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众星拱月……。”
播放圆明园布局的效果视频,让学生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从而对众星拱月的布局及这个词语有进一步的理解。
5、课文中哪些地方写了圆明园的建筑宏伟,并找一找这些句子中一共用了几个“有”找到一个圈一个,不要漏下一个啊,漏下一个就是漏掉了一处著名的景点,漏掉了一个著名的园林啊!
6、师生合作读这部分内容。谈谈自己读了这部分内容的体会。
7、想看看这些雄伟的建筑,美丽的景观吗?
课件播放:
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厅台楼阁,买卖街,平湖秋月,雷峰夕照……
看完这些景观你还想说些什么呢 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吧。教师学生及时评价朗读。
8、读了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能不能抓住其中的一个景点,结合你们搜集的资料,描述一下你看到的画面。
9、小结:
圆明园布局精妙,风格各异,当然称得上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0、读第四自然读。想不想开开眼界,目睹一下这些奇珍异宝:
(课件展示生肖铜像等奇珍异宝并结合资料介绍,老师出示的这些奇珍异宝只是圆明园内奇珍异宝的九牛一毛呀!)
11、可是这么好的万园之园却被英法联军这两个强盗的一把火给烧了。理解圆明园毁灭的过程。
(视频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电影片段。)
12、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带着你们的痛惜,带着你们的仇恨,读好这段话吧。
13、理解重点语句:
课件出示:
他们把园内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统统掠走是怎样掠走?他们是怎样破坏,怎样毁掉?你对这些强盗想说些什么?
14、这把大火少毁的是什么?什么没有了?
师:宏伟的建筑没有了,珍贵的文物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
15、小结:
这把火可以烧毁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却烧不毁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烧不毁中华民族的仇恨,更烧不毁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四、总结全文,提升情感
1、文章写圆明园的毁灭,那作者为什么却花费了这么大的篇幅写它昔日的辉煌呢?
2、学习完全文,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3、交流。
4、圆明园美得让人心醉,而毁得让人心碎。如今,圆明园的废墟始终屹立在那里,它记载着帝国主义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记载着中华民族那段饱受屈辱的苦难历史,为了让火烧圆明园的悲剧不再重演,让我们时刻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推荐访问:人教版 语文教案 人教版五上语文教案 人教版五上语文教案 人教版五上语文教案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