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充满正能量职场故事3篇,供大家参考。
正能量的职场故事可以点燃我们的工作激情,让我们更好地投入工作。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充满正能量的职场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奥运埃蒙斯更适合屌丝崇拜
马修·埃蒙斯被更多的中国人所知,鉴于他在奥运会上恶灵附体般的倒霉表现。他的遭遇让屌丝们为之一震,这哥们屡战屡败,而且还屡败屡战。他没菲尔普斯的天赋,成功过也失败过,面对一次又一次命运的捉弄,他是怎样表现的呢?
马修·埃蒙斯,1981年生于美国。
他长在猎人之家,但直到高中才开始练习射击。
原因是他遇到了一个FBI的枪械教员。那个人向他介绍说:小哥,你去玩枪吧。拿到了射击冠军,你就可以获得大学奖学金。于是,单纯为了赚钱,埃蒙斯走上了射击之路。
想想,不是家庭环境耳濡目染。不是内心感召梦想使然。埃蒙斯运动生涯的初心,就是简单三个字:为…了…钱…这样负能量的故事,真是励志。
像大多数武侠小说的主人公设定一样。埃蒙斯表现得天赋异禀、骨骼清奇。只是训练了一年多时间,他就开始参加比赛了。
1997年,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美洲射击锦标赛。埃蒙斯一举夺得了两个步枪项目的少年组冠军。这个时候,他16岁。
之后,六年间。在各项国际赛事中。埃蒙斯又斩获了七金、两银、三铜。具体的赛事和项目,就不赘述了。在国际射联的官网上都能查到。我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其实就一个。埃蒙斯,绝对是一位射击天才和世界顶级选手。
我们知道,接下来剧情要开始逆转了。
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男子50米步枪三姿决赛。到了最后一枪。埃蒙斯领先整整3环。就算第二名神灵附体,打出了10.9环。他以一个发挥极其失常的8环,也能拿到金牌。此刻,幸福很近。近得像埃蒙斯触手可及的扳机。他扣了下去。
砰!
那一瞬间,埃蒙斯绝对没有想到。这最后一发子弹的威力,是如此惊人。
这发子弹,让现场的人,集体哗然。让无数观众,在电视机前惊叹。让各路记者,立刻撤换标题改写新闻。而让他自己,成为了人们长久的谈资。
因为,站在2号靶位的他。把子弹,打到了3号靶位上。他,瞄…错…靶…了…
是的,他以一种空前诡谲的方式,打飞了子弹。他最后一枪的成绩,是0环。
就这样。埃蒙斯从第一,瞬间掉到了第八。他什么都没捞着。而当时的第二名,则逆袭成功。在本来争冠无望的情况下,幸运地收获了金牌。对了,那个最后的冠军,是中国选手贾占波。
赛后,埃蒙斯很崩溃、很失落、很颓。于是和朋友去酒吧喝酒。喝到一半的时候,一个金发迷妹过来搭讪。
哥,你别颓。
哥,我太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了。
哥,走一个呗。
迷妹的话语,温暖了埃蒙斯空虚寂寞冷的心。
两个人可谓是相谈甚欢、一拍即合。合到什么程度呢?三年之后,迷妹将自己的姓改为了「埃蒙斯」。是的,她嫁给了他。
事后,被问起当年为什么会去安慰埃蒙斯。这个迷妹回忆说,因为她有过一样的经历。一样的,发挥失误错失金牌的经历。所以她对埃蒙斯的遭遇,感同身受。这个迷妹,原名卡特琳娜·库尔科娃。是捷克的射击选手。在雅典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她得了铜牌。而当年那个项目的冠军,也是位中国选手。她叫杜丽。嗯,当年的卡特琳娜好美。
难怪埃蒙斯曾开玩笑说:早知道脱靶会结识她,那我肯定在第一枪就打偏……
意外地丢失金牌,意外地收获爱情。这绝不是埃蒙斯意外人生的唯一剧本。
2008年,中国,北京。「神枪侠侣」埃蒙斯夫妇携手而来。
很快,卡特琳娜赢下了女子10米气步枪的冠军。她赢回了四年前自己错过的那枚金牌。值得一提,这也是北京奥运会上的首枚金牌。接着,她又在50米步枪三姿决赛中获得了银牌。不巧,这个项目的冠军,又是杜丽。
与妻子齐头并进,埃蒙斯也摘取了一枚银牌。项目是男子50米步枪卧射。随后,又到了男子50米步枪三姿决赛。又到了最后一枪。这次,埃蒙斯将领先优势提升到了3.3环。就算第二名神灵附体,打出了10.9环。他以一个发挥极其失常的7.7环,也能拿到金牌。此刻,幸福很近。近得像埃蒙斯触手可及的扳机。他扣了下去。
砰!
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这回没有脱靶!坏消息是,成绩只有……4.4环…
时隔四年。
埃蒙斯又一次,被自己的最后一枪击倒了。他闭上了眼,备感无奈。看台上正在解说的妻子,目睹了这一切。她眼里写满了三个字:惊…呆…了…
埃蒙斯又丢了冠军,他又什么都没捞着。他最后的成绩,是第四名。与这种大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喜。最后一轮,原本排名第三的选手绝地逆转。以0.1环的微弱优势,反超了第二的乌克兰选手。这次的冠军,还是一位中国人。他叫邱健。
失利的埃蒙斯,极度沮丧地走向看台。他来到了妻子身边。之后,北京射击馆。见证了奥运史上的经典一幕。卡特琳娜,把埃蒙斯温柔地拥在怀里。在丈夫跌入人生谷底的时候。妻子,回应了他一个温暖的摸头杀。
那肢体语言仿佛在说:没事,你失去了冠军,可你还有我。哈尼,我永远都是你的迷妹……
故事未完,故事仍在继续。故事的名字叫《马修·埃蒙斯奇事》。叮咚,幸福来敲门。2009年,埃蒙斯夫妇迎来了他们的女儿。
可转眼,平地起波澜。2010年,埃蒙斯被确诊患有甲状腺癌。噩耗来袭,首先进击的是人的心理。埃蒙斯回忆说,是妻子和女儿,陪他挺了过来。最终,他完成手术,摘除了甲状腺。他痊愈了。
很幸运。这一回,死神脱靶了。
术后的第二个月,埃蒙斯开始继续参加比赛。在射击世界杯贝尔格莱德分站赛中。埃蒙斯又拿到了男子50米步枪三姿的金牌。
可见,受过挫败,熬过病魔。在自己最擅长的项目上。埃蒙斯,依然是一位世界顶级选手。
接下来,剧情又要开始逆转了。
2012年,英国,伦敦。「神枪侠侣」埃蒙斯夫妇再次携手而来。这也是两个人的第三次奥运之旅。
这回,卡特琳娜表现不佳。在女子10米气步枪的决赛中,她只得到第四名。冠军,还是属于无处不在的中国人。冠军叫易思玲。
随后,又到了男子50米步枪三姿决赛。又到了最后一枪。谢天谢地!这回埃蒙斯终于不用担心丢掉金牌了。因为…他排…第二…埃蒙斯落后意大利选手5.8环。这是一个蝴蝶飞不过沧海的差距。而他也无法指望别人,和自己犯一样的错误。
争金无望,那就保住银牌吧。此时他领先排在第三的韩国选手1.6环。也就是说,9.4环就能把银牌拿到手。要知道。埃蒙斯前9枪的平均成绩,可是10.1环。
此刻,幸福很近。近得像埃蒙斯触手可及的扳机。他扣了下去。
砰!
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坏消息是,埃蒙斯只打了7.6环!好消息是,他保住了铜牌……
2、你自己没价值,就别怪没朋友
很多大学生的困惑是到底应该把时间花在提升自己还是积累人脉上,我想说的是,还是先提升自己的实力,把自己变得更强大。与其你去寻找和笼络人脉,不如你变成别人都想结交的人脉。
当你一无是处的时候,你以为你跟某个名人拍了个照片,跟某个行业大牛握了次手,给某个老总点了个zan,他们就是你的人脉了吗?在他们眼里,你就是个小透明。不是他们势利,而是他们跟普通人一样,只能看到跟自己同等高度的人,以及仰望站得更高的人。
普通人想和马云做好朋友很难,想和赵薇做好朋友也很难,但是马云和赵薇却可以成为好朋友,因为他们是对等的。
有句话很伤感,但不得不承认它是对的:“那些特别急切想结识别人的人,往往就是别人最不想认识的人。”
还有一些人,加到牛人的微信就沾沾自喜,然后冲上去给牛人点赞、评论,感觉就能把对方变成自己的人脉。其实,你是不可能通过点赞而进入一个圈子的。
讲个交际花和书呆子的故事吧。
“交际花”是整个学校的万事通,热衷于参加学校的各级学生会和各种社团,全校的八卦他都知道,哪个系的美女和帅哥他都认识,去小卖部买个东西,一路上遇到的不是他的姐们儿就是他的哥们儿。
“书呆子”是每个班上都会有的那种戴着黑框眼镜、穿着浑浊的格子衬衫、很少说话、极其枯燥的那种人。他基本上只来往于教室和实验室,在班上存在感为零。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大家都还叫不出他的全名。
毕业之后,“交际花”去一家特别牛×的媒体当记者,简直老少通吃、风光无限啊。他跑了好几条线,医疗、教育、餐饮……他什么都跑过,因为特别会来事儿,跟谁都熟络。他厉害到什么程度?从各大医院的院长,到修摩托的小弟,感觉全城有一半儿的人他都认识。在医疗资源紧张,挂号都挂不到的情况下,他还可以选最牛的专家和最好的病房。在入学极难的情况下,他家小孩儿上小学还能在全市两大名校中选伙食更好的那个。在排队等位动辄要等两三个小时的热门餐馆,他一个电话,老板就腾出一个包房来了。跟他在一起,不管去哪儿都是享受VVIP待遇的。
“书呆子”大学毕业之后,继续留校读研究生、读博士、读博士后,继续没有存在感。他可能对代码比对人类还熟。毕业好几年,大家搞同学会,每次都忘了叫他。网上建的同学群,也忘了把他拉进来。我本来还想再说点儿关于他的事儿,想了想,好像没了。
前年开始,“交际花”所在的媒体有点儿走下坡路了,他想趁着这么多年积攒的这么多人脉,把资源整合整合,干点儿什么不能成功啊?于是,他辞职出来创业了。一开始他的人脉还是有点儿用的,给他带来了一些内部信息。过了一段时间,他就发现有点儿不对了,之前的人脉不太好使了,比如说他想请投资商吃饭,给餐馆老板打电话,对方说不好意思,没有包房了。因为创业压力太大了,他长期失眠睡不着,头痛得太厉害,他想去医院看个神经科,给院长打电话,院长已经不接电话了。差别最大的还是中秋节,以前还在媒体的时候,中秋节能收到几十盒月饼,都是各个机构送的,而创业这一年的中秋节,他只收到两盒,都是消息滞后的机构送的,他们还不知道他已经离职了。在他看到那两盒月饼的那一刻,他明白了一件事儿,他之前所有的人脉不是因为他本人,而是因为他背后所在的强势媒体。
“书呆子”读博士后的时候,因为做一个项目,被合作方的主管看中了,邀他一起出来创业,并对他承诺,他什么都不用管,只用专注于技术就行。“书呆子”想着这样也好,更省事儿了,继续埋头在实验室。不知道他怎么瞎折腾,折腾出一个超牛×的专利技术来。他们公司就靠这一项专利技术,成了风投界眼里的抢手货。去年,他们公司A轮估值就已经5个亿了,据说他占了60%以上的股份。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知道了他发达了的消息。多年失联的小伙伴们纷纷上线了。他的微信每天都有几十个人要加他,都是自称“很多年前就看好他,一直默默关注着他,认为他一定会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
当他站到了这个位置的时候,他会被邀请出席各种活动,主动来跟他攀谈的,都是平常在电视里经济新闻和娱乐新闻才会出现的名人。
去年底,“书呆子”的妈妈需要做心脏手术,本来想送到美国,但是他妈怕坐飞机,得在国内医院做,但是国内心脏科最好的医院已经排不到号了,他也有点儿急了。不知道这个风声是怎么走漏的,几天之内,他接到各种电话,都是抢着要给他帮忙的。有个大咖直接帮他约了国内最权威的医生,速度好快。
“书呆子”被他曾经的大学同学们称为传奇。尤其是他们发现,“书呆子”的微博总共只发了十几条,但关注他的全是好几个领域的大咖。“交际花”对“书呆子”的人脉格外不忿,尤其让他不爽的是,他每次好不容易接到一个语气特别急切特别谄媚的电话,一般都是说:“听说你是(‘书呆子’的本名)的同学,能给我他的电话吗?”
事实最能说明问题,若是不修炼自己,提升自身价值,就不要奢望有人脉。北大一位教授说,人脉就是一种“价值交换”,建立在双方都有利用价值的基础上的。自己没价值,就别怨别人势利眼。交朋友也是要门当户对的。要不有人说,了解一个人看他身边的朋友,他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结识什么样的朋友,朋友像镜子照出了这个人。
有人说得特别好,说人脉是成功以后的结果,而不是你通往成功的途径。
当你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可以吸引到同等强大的人脉资源。就像“书呆子”,他从来没有花过一分钟去刻意结交某个人,维系某段关系,然而当他牛×了,不同领域的人脉都自然会向他靠拢。反观“交际花”,因为他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社交上,他在专业领域没有任何长进,他先后创业两次都没有成功,因为都出现了大方向上的判断失误。哪怕他花了一部分时间在修炼他的业务技能上,他都可以保住一部分人脉。
3、工资的差距是怎么来的
曾有个月薪三千的女孩子,编的稿件漏洞百出,老板怒拍桌子,她却回了句:“一个月三千块工资,你还想怎么样!”琢磨她这话挺有意思,就像我们买了件便宜货,用不了两天就坏了,于是宽慰自己:就花那么点钱买的东西,你还想怎么样?当然,她的潜台词是,你给我八千,我自然就做得好好的。但问题是,老板付薪水也是一分钱一分货,你必须在拿三千工资时,先体现出八千的价值,老板才愿意买单。
当年我刚入职时工资也是三千,但第二个月就涨到了八千。因为每次老板要的文案,我不仅写到位了,还会拿出两个以上的版本让他挑:一个是按他的要求写的,其它则是我建议的方案。
当时我没有去想其中的关窍,只是因为喜欢写作,就会琢磨怎样写会更好;又因为珍惜自己的文字,所以觉得出自我手的文字,都关系我个人的品牌,于是很用心。在我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带过二十多个中文研究生后,才发现这种态度很稀缺。那些比一般人多念七年语文的人,竟连自己写的东西都不愿多看一眼,文字、标点、语法的错误触目惊心,对相关的知识背景一无所知,更别说去关心版式好不好看,配图美不美了。他们关心的是要不要加班,而想做好文字工作的人,是不会去考虑这件事。因为打磨文字所下的功夫,是看不到底的—不然曹雪芹也不会“加班”十年,还写不完一部红楼。试问,要做好哪项工作不是如此?以“要不要加班”来评价一份工作好不好的人,绝不是企业需要的人才,因为他对工作的态度就是“做了”而不是“做好”。
举个例子,我公司附近的麦当劳门口,有个看自行车的大妈,夏天时她都会给所有的车,覆上自己带来的塑料布。顾客取车要走时,她还会笑着拧一把湿布,帮你擦擦坐垫,降降温。她从来没有开口,但很多人会主动多给她一块钱,还连声道谢。大妈和其他看车人的区别,就是“做好”和“做了”的差距—在金钱上,差距是一倍;在成就感上,差距无法估算。
我完全了解有些新人的想法:又不想在你这久混,干嘛那么卖力气?其实,谁会在一家公司干一辈子?在中国可以活到3年以上的企业不到10%,向更好的企业、更好的工作迈进,是我们每个人的征程。不同的是,优秀的人在哪里都会垫下坚固的基石,所以越走越高。
成为世界五百强的CEO,应该是每个职场人的向往吧,但对于新人而言,小公司也有小公司的好。大公司就像蔡京家的厨房,岗位细分到切葱花都要一个专职的厨娘,你可能老长时间连切肉的大活都没机会沾手,更遑论学会做一整个包子。而小公司人力资源紧张,同样三千工资不可能只让你切葱花,所以你必须很快学会做包子,还得会做很多种包子—当然,前提是你愿意学。
如果你第一份工作就进入大公司,庆贺之余也要提醒自己,公司看到的只是你光彩夺目的学生时代,在职场上你还是一个零,有可能变成正数,也有可能变成负数。很多人错把所在机构的强大,当作自己能力的强大—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离开央视的主持人,很快就被人淡忘。白岩松曾说,让一只狗天天上央视,就能变成名狗。但要知道,没了央视的舞台,不用多久它就会变回土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