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作文习作课心得(合集)(完整文档)

时间:2023-02-06 08:05:0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习作课心得(合集)(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作文习作课心得(合集)(完整文档)

作文习作课的心得(精选5篇)

作文课程不应局限于课堂,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使作文课真正成为学生不断创新的综合实践课,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作文习作课的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作文习作课的心得(篇1)

下面我谈谈我的听课体会:

1.平时阅读中要注意积累一些好词、佳句、精彩片段、作文片断。首先,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其次,可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以写耳闻目睹的事,也可以写自己的内心感受,在日记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搞了一次活动,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三是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多读书,读好书,不断获取间接经验,积累语言。在阅读中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大脑仓库,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文如泉涌,下笔如神。

2.作文教学过程中要精心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生活是作文之源头,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

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坚持把作文与生活相结合。教育学生在作文中不说空话,有说大话。让他们明白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的作文才能打动人。

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会形成儿童写作能创造出他们眼中的缤纷的世界。所以作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儿童的学习心理特征,创新作文形式,让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在抒写表达中体验作文的快乐。

3.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切实加强指导,教给学生作文的方法。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作生活的有心人,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细致地观察:在观察中会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有了表达的欲望。其次是要在教学中落实作文指导。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范文,让学生模仿优秀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琢磨并领悟出作文的真谛。

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地去读,自由地去想,无拘无束地去议,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巩固习作知识,为写好作文提供一条快捷之路。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对学生有所帮助。我相信广大教师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立足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给学生以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一定会改变学生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相信每个学生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

作文习作课的心得(篇2)

李老师的作文指导课,洋溢着人文气息的新理念,深深地涤荡我的心怀。她那流畅的教学流程,亲切自然的课堂,富有人情味的评价……让我深深地震撼。我品味着,思索着,学习着,下面,我就李老师的课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发掘材料,源自生活。

写作是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作文者,及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需要而作,内容为生活,形式为生活,终极目的为生活。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新课标”在习作目标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多姿多彩的生活为素材,衍生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习作。可是,农村小学生的学生生活并不丰富,他们每天奔走于学校及家庭,日程单调,生活空间狭小,缺乏丰富的生活源泉。学生怕写作文,总感到写不好,主要症结在于没素材可选,于是只好拼凑或抄袭。针对这些情况,李老师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真实质朴的作文题材。把写作内容生活化,具体化。精心设计了一次特殊的默写——默写自己崇敬之人的名字,整堂课中,学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让学生“心动”、“口动”、“笔动”,解决了“作文难”的问题。

二、优化指导,激活思路。

学生的习作内容具体、生动,有文采,有个性化,这取决于教师点拔的技巧与艺术。这次作文课学生只所以有话可说,我想首先得益于李老师润物细无声的指点。这次自由写作的重、难点是“你所敬佩之人是谁?你敬重其什么品质及从何处体现?”,整节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教学过程的着力点放在了这一重、难的突破上,在李老师不着痕迹的亲切引领下,学生对自己刚开始默写时的心理,默写中遇到的困难,身边同学的表现,以及老师欣赏同学作品时的神情等,由点到面,娓娓道来,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气氛融洽,学生轻轻松松地收获了习作素材和习作方法,课堂效果好。

总之,李老师的课处处以人为本,充满生命活力,令苦思有效作文教学而未得的我豁然开朗,值得我好好学习。

作文习作课的心得(篇3)

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老师抱怨学生的作文内容虚假,不见生活的丰富多彩;文章的结构呆板、模式化,不见思维的灵性之光;语言生硬乏味,不见儿童的童真童趣。学生写作就像挤牙膏一样的痛苦和勉为其难,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发牢骚的呢?但是去哈尔滨听了刘正生老师的作文课让我对作文课有了新的认识。

我没有资格去评刘老师的课,但是从他的课中让我看见了同学们久违了的学习作文的热情。更让我看到了一个其貌不扬,但是却在眼镜背后藏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眼睛,我被老师的幽默与智慧所折服,原来作文课可以这样有趣、生动。刘老师讲的是《学写颁奖词》本节课先从听颁奖词猜人物开始,猜的都是大家喜欢的人,所以一下子就抓住了同学们的心,让学生产生了学习期待。接下来是刘老师自己写给自己的颁奖词,其实也就是一篇下水文,学生就在通过颁奖词猜人物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写颁奖词要抓住人物的特点以及突出的事例来写,掌握了方法之后,紧接着又出现了两篇下水文,木已成舟,学生自然抓住了写颁奖词的精髓。当学生有了写作欲望后,紧接着让学生可以给自己写颁奖词,也可以给同学写颁奖词,学生自然有话可说。整节课看不到一丝教的痕迹,都是学生自己悟到的,轻轻松松一节课,快快乐乐一节课,课结束了,同学们和听课的老师们都意犹未尽。

坐在回家的车上,我的思绪仍然在这节课里,结合刘老师的课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我觉得今后我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特别注意提醒学生留心观察,并且要有一定地目的性。这种观察可以在阅读、写字教学中、教学后进行。比如:在学习有关小动物的文章时,可以课堂现场观察,也可以学文前或学文后观察,并由此及彼,用学到的观察方法再去观察其它动物,进行随文小练笔时学生就有话可说了。这种观察也可以安排在习作前,根据习作要求提醒学生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

二、加大学生阅读量,拓宽学生阅读面。第一根据教材单元的编排特点,在学习每个单元时为学生推荐更多的相同主题的文章,让学生领悟同样的事物描写方法,写作角度,表达方式,文章体裁是多样的。第二增加课外读物的多样性。丰富班级图书角,让孩子们带更多的有关科普、人物传记、历史等方面的书互相交换阅读。这样丰富了孩子们的积累,作文时也就有话可说了。

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老师的作文教学更不是一朝一夕的,只有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才能使自己的课堂向实效性课堂迈进。

作文习作课的心得(篇4)


11月4号,深秋时分,怀揣着一份学习的心,我们在原校长的带队下来到焦作焦东路小学参加“焦作市习作讲评课研讨会暨省小语校本教研工作经验交流会”。

听了三位老师的课,我感觉作文讲评确实需要做的很多,就此谈几点体会。

一、作文讲评做到肯定优点

赵佳老师执教的《父母的爱》的讲评课上,将好的段落以及小作者的名字呈现在屏幕上,让同学们赏析,相机指导写作方法,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生路小学的杨洋老师执教的《我喜欢的小动物》中,给学生颁发的各具特色的奖项,如:“最佳作文奖”着重于语言的简练,“最佳题目奖”(极具特色的题目)、“最佳上镜奖”(草稿中配有精美的插图),“妙语连珠奖”(修辞美)“惟妙惟肖奖”(专注小动物的外形、动作等来写),“最佳构思奖”(顺序清)在办法奖项的同时,出示这些孩子的段落赏析,让学生明白每个奖项的意义。这是对孩子的一种肯定,也是给其他孩子写作之路某一方面特色的指引。

二、指导修改,找不足

博爱秀珠小学的韩莉老师,在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方面,首先,从段落赏析开始,理出写文章时应注意的几点,以讲故事的口吻进行叙述,采用适当的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也可以采用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通过修饰性词语的使用,或加入合理的想象,让语句更生动形象,让所述物品跃然纸上。

其次,尊重孩子的对文本的理解,提出修改要求:从“读”入手,接着“想”(想一想,这个判断有什么不足之处?你有什么修改建议?),最后是“改”(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用红笔修改)在修改方面从修改错字、标点、病句入手,再添加修饰性的词语或想象,让文章更生动、具体、有趣。小组合作,在展示,学生们在合作中学习,在展示中互相补给,值得体现出: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

三、多元化的评价

作文讲评,不能局限在老师一个人的力量。同学的评价—在本次作文讲评课中,课堂中,学生生对同学的评价,中肯,公正,合理,而且孩子们彼此之间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可以看出平时老师对学生赏析的知道是养之有素的,教育是一种循序渐进,逐渐提升的过程,对于学生的培养亦是如此。

其次,焦东路小学的赵佳老师,把学生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引入课堂,让孩子们再次感受父母对孩子的爱,孩子们也有感而发,表达心中对父母的感恩,推动课堂进入精彩。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作文是写出来的,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本次听课学习带来的收获,也将为我的课堂注入新的养分。都是学生的进步在与积累与不断的学习,老师亦是如此。

作文习作课的心得(篇5)

毫不夸张地说,大多数的语文老师一提到作文都会不约而同地说闹心。我虽有将近二十年的教学经历。但提起作文时一样也是眉头紧蹙不知所言。

周一和周二听了教育科组织的两节课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作课的三位教师都把他们多年教学中练就的真功夫亮了出来,为我们展示了两节完整,实效,可操作性极强的作文指导及讲评课。现将听后的一点点感悟和不成熟的想法倾泻于笔端。

秦丽萍老师那幽默的谈话,那深沉干练的教态,在座的听老师无一不被其折服,学生更是被秦老师的学识魅力所吸引,整节课给人以酣畅淋漓的快感。

1、本节课教师解决了学生无米下锅的难题,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习作的题材。教给学习观察的方法,体会的方法。再加上口头作文的训练,教师得当的引导,学生滔滔不绝,虽然说得不是太好,但学生表达的是自己的真实感爱,表达的是自己参与活动后的真情体验。从这一环节可以看出秦老师平时训练扎实有效,每位学生的写作功底深厚。

2、教师处处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上,学生说不好,教师鼓励学生说;学生说到精彩出,哪怕一个词语,教师都会用欣赏的眼光赏识他或用恰如其分地语言夸赞他,整堂课学生兴趣浓厚,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教师引课自然,从词的积累到笑星的表演,再到不同角度观察的习作的展示,环环相扣,节奏流畅,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受,令听者回味无穷。

4、本节课教师敢于大胆创新,打破了以往用教材教作文的常规,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一改学生被动局限在教师的框框中去完成习作的教学模式,本节课教师根据自己独特的教学设计,课堂上展示了自己朴实的教学风格。

5、课堂上教师处处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带进了作文课,让学生轻松走进作文课。

6、课堂气氛宽松而活跃,教师指导得轻松,学生说得也很轻松,在轻松地氛围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有了写作的素材。

陈相娟老师的作文指导课听下来是清晰的也是轻松的。因为,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学生回答也较流畅。这次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还得益于教师对此次习作要求的深入挖掘,并且根据学生已有的习作水平我接受能力而制定的教学方案。成功地用《南辕北辙》引出课题,在帮助学生审题时提炼出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恰到好处地给出每个习作环节的写作内容及方法。陈老师这堂课先口述,再习作,融口语交际、习作为一体,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开拓思路。说和写相互配合、渗透。口语交际有效地提升了习作质量。我们知道,说话是从内部语言到书面语言的桥梁。陈老师的这节课无不体现着“从说到写”的这一科学规律。

孙金宝老师展示了常态下的作文讲评课。一个年轻的老师在众多同行面前展示这样的课,可以说是勇敢的。我个人认为没有一定的胆量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是很难驾驭好这样的`一节课的,听了这节课后我是由衷地佩服孙老师的。

钦佩之余还是提一点拙见。佳作点评本来这是一个相当漂亮的教学环节。因为让学生互评给的时间很短,既要找出佳作又要给所看的文章写评语,事实上还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因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根据文本加感悟,就等于给看过的文章写个中心。而我们也都知道,道理并不一定是中心句就好。水到渠成,自然而成的结尾也许韵味更足。而点评的文章,来自于学生的实践,也接近其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这一个环节中,有学生提出完全不同的观点,教师没有给予评价。

学生其实还是一头雾水。教师最起码给学生解惑的职责都没做好。特别是还有给自认为习作需要修的同学点评这一环节,学生自读完习作后,当同学们觉得无从下手帮助修改时,做为引领者应该身先士卒,给学生就一篇较差的文章改出个好文章来,这样不但被修改文章的学生受益匪浅,而且观者更是收获丰厚,并从中明白了把文章怎样修改成一佳作。我想如果这样做了,对于那些不愿发言而又想把文章写好的同学无疑是一件事半功倍的好事,也解决了作文课成文少的难题。

其实,这堂课显得淡薄,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的回答肤浅,学生的发言没有深度和广度,在这里老师的引领作用又没跟上。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的教育智慧相当重要,教师能于细微处捕捉学生发言的可生发点,以艺术性的提问,进一步的探问问题的实质,或深入学生的思维深处。而这事实是语文教师应该一生去追求的,也是语文教师一生都觉得难以企及的事。

推荐访问:作文 习作 合集 作文习作课心得(合集) 作文习作课的心得(精选5篇) 作文课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