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如何写出好词好句?(完整)

时间:2023-06-17 17:3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文学历来注重语言美,写文章要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从这些诗句中就能感受到古人对语言美的执着追求。公文尽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语言更多地讲求准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文如何写出好词好句?(完整),供大家参考。

公文如何写出好词好句?(完整)

中国文学历来注重语言美,写文章要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从这些诗句中就能感受到古人对语言美的执着追求。
公文尽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语言更多地讲求准确、平实、简练、严谨,但公文并不是只能写成“八股文”,相反公文也要追求语言美。某种意义上,语言是否精美,是公文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看一篇理论文章,如果通篇都是些陈词滥调,文章肯定会黯然失色;我们听领导讲话,如果全都是些大话套话,定然让全场昏昏欲睡;即便是下发一个通知,如果文件中没有点硬词,通知的要求也会显得软弱无力。因此,公文并不忌讳美妙的词语,只是在语言风格上与文学作品有所不同而已。
那么,公文如何写出好词好句呢?小编教你八招,帮助你提高文章文采。
一是紧跟时代觅新词。词语就像草木一样,它们有生命力,也会不断生长。每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的流行用语,甚至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流行词语,公文写作就要注意多用一些这样的新词,比如前段用得较多的词:踔厉奋发、勠力同心、筚路蓝缕、一以贯之等,让文章更加富有时代气息。试想我们如果还用上个世纪的一些惯用词,如一往无前、生产战线、东风吹战鼓擂,就有些陈旧了。引用新词就要做有心人,注意在一些文件、讲话,以及报刊社论、评论员文章中收集积累,不断更新。中华文化五千年渊源流长,蓄积了取之不尽的语言宝库,并且语言也是不断创新发展的,如一潭活水用之不竭。
二是掌握一些领头词。公文的句式中,常用一些介词、副词、动词等牵头,来拟制小标题,或组成句子,这是公文的行文习惯。掌握这样的领头词越多,组装句式就会越多,行文思路就越开阔,写作起来就越顺。例如:
1.用介词“以”领头的句子:以忠诚之心践行党的宗旨,以敬畏之心对待手中权力,以感恩之心服务人民群众。
2.用介词“从”领头的句子:从学史明理中深刻领悟创新理论精髓,从学史增信中深化认识筑牢信仰之基,从学史崇德中锤炼党性强化党员意识,从学史力行中践行初心砥砺政治品格。
3.用介词“把”领头的句子:把加强学习作为第一需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责任,把队伍建设作为第一工程。
4.用副词“始终”领头的句子:始织把加强学习作为第一需要,始织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始织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责任,始织把队伍建设作为第一工程。
5.用形容词“坚持”领头的句子:坚持在“系统化”学习中贯彻部署要求,坚持在“精准化”领悟中把握核心要义,坚持在“通俗化”解读中增强学习效果,坚持在“具体化”践行中促进成果转化。
三是搜集一批硬词。公文用得最多的是下行文,承担着向下传达指示要求、作出工作部署的功能。布置强调工作就要有权威、有气势、有力度,不能疲疲沓沓的。公文写作中就要注意运用一些硬气的词语等,如“紧扣”“夯实”“钉钉子”“咬定青山不放松”“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才能增强材料的效果,如果一篇领导讲话、一个通知意见中,都是平淡如水的语句,材料就会大失水准。还有一篇材料中运用一些有特点的关键词,也有利于突出重点、规范语句、统筹全篇,如“立足点、结合点、着力点、突破点”“谋划好,组织好,引导好,协调好”“政策性、综合性、协调性、服务性”“重要保证,重要途径,重要前提,重要环节”,等等。因此写手们通常都会搜罗熟记一些这样的词语,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写出来的材料才会有力度。
四是积累多组对仗句。公文经常运用对仗的修辞手法,来制作小标题,增强材料文采。这种对仗不必像对偶那样讲究韵律平仄、格律严谨,一般只需字数相等、句法相似、意思相关就可以了。许多“笔杆子”都习惯搜罗库存一些这样的对仗句,写作时借鉴应用,有利于拓展文思;特别是当行文被卡住时,拿出这些句式翻翻,就可能得到启发、疏通堵点。例如:
1.加强政治学习,当好政策明白人;发展特色经济,当好致富带头人;牢记宗旨意识,当好群众贴心人;促进社区和谐,当好稳定责任人。
2.扭住政治思想这个根本,为改革凝神聚气;聚焦素质升级这个关键,为改革蓄能攒劲;突出选拔使用这个导向,为改革助力增效;拧紧管理监督这个重点,为改革保驾护航。
3.创新选拔机制,解决好“选准”的问题;完善培训机制,解决好“提高”的问题;健全管理机制,解决好“稳定”的问题;强化激励机制,解决好“尽责”的问题。
五是背诵一些古诗词。中华文化是一座巨大的精神宝库,许多文化精髓体现在诗词、典故等语句中,公文中注意引用这样一些语句,不仅能增强文章说服力,还能有效提升文采。但由于古诗文浩如烟海,一个人不可能记得了那么多,“笔杆子”们通常会搜集一些与日常写作相关的诗句,并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如“执政为民类”“勇于进取类”“联系群众类”“廉洁奉公类”等等。每一类熟记几十句,到时就能手到擒来、出口成章,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境界。例如:
执政为民类:
1.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
2.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春秋.管仲《管子·治国》)
3.圣人无恒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春秋.老子《 道德经 》)
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春秋《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联系群众类:
1.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李世民)
2.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清.郑燮)
3.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情则乱。(墨子)
4.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荀子)
六是研究辨析近义词。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公文尽管不像文学作品一样,要讲求委婉、曲折、明暗等,但也要有词语的变化。制作小标题时,上一句用了一个动词,下面通常就要换一个相近的动词;写一段话中,前面用了一个词,后面表达相同意思就要换一个词,除非是排比、顶真、回环等修辞手法,通常一个词最好不要重复出现。因此,“笔杆子”们要掌握大量的近义词,不断地换来换去用。现在网络查询功能很方便,写作中要找一个词的近义词,上网搜索查一查就行了,比起以前写作实在要少费很多脑子。
七是规范运用常用语。公文尤其是一些法定公文中,有一些特定用语是相对固定的,不能随便创新或变换,这时就要讲求规范。比如:下发通知中经常用到的“特此通知”,转发类通知中的“请认真贯彻执行”,工作请示中的“当否,请批示”,工作报告中的“以上报告,请审核”,等等。因此,“笔杆子”们也要熟悉掌握这些常用公文固定用语,做到该规范时规范、该出新时出新,才能保证公文质量。
八是培养良好的语感。公文语言最重要的特点是准确、贴切,正确完整地表达行文主体的意思,不能有失偏差,不能出现歧义,也不能花儿草儿的,让人看不明白。提高语言准确性重要的是要培养良好的语感,平常就要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语感好的“笔杆子”,能够一读就明白语句有没有语病、是不是通顺,一看就知道表达有没有歧义、是不是准确,并能熟练运用长短句、交替句和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文采和表现力,这是要下一番功夫磨练的。

推荐访问:写出 公文 好词 公文如何写出好词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