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围绕安源“四个100周年”,以“弘扬红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主题,谈谈你,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围绕安源“四个100周年”,以“弘扬红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主题,谈谈你5篇
围绕安源“四个100周年”,以“弘扬红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主题,谈谈你篇1
坚定文化自信 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者:杨英军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8年第05期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自信,更离不开文化繁荣兴盛。在新的历史时期,需通过民族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键词]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
文化繁荣;
文化强国
[作者简介]杨英军(1972-),男,河北石家庄人,河北政法职业学院高级政工师,河北省委党校中青班学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8)05-0034-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以及改革过程中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是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中的实践过程。立足现实扎根于实践的大众文化,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过程。
强调文化自信,是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和底蕴,还源自于中国在各个时期实践中孕育的文化自信。可以说,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培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定海神针。
一、文化自信担负了文化使命
(一)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文化自信是理论武装头脑,同时,文化自信也增加了凝聚力与引领力,使全国人民在价值理念、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上更趋近一致性。通过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实现阵地的管理和建设。文化自信要在学习和实践中针对错误观点应旗帜鲜明的加以抵制。
(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不是盲目自信,应侧重于教育引导、实践养成与制度保障。针对能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新人重点培养,使其成为精神分明的创造者和精神文化产品的传播者。文化体系的建立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融会贯通的过程,在融入过程中文化起到了情感认同的作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将人文精神、思想理念、道德规范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在创新中永葆中华文化的风采和魅力。
围绕安源“四个100周年”,以“弘扬红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主题,谈谈你篇2
文化建设树文化自信建文化强国学习讲课稿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今天很高兴能与大家分享一下近年来我对文化建设的研究的一些体会,内容有以下几点:
一、为什么要重视文化发展
当前,文化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978年以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从1978年到1992年,是第一个时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始。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层面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以说,文化改革和文化发展虽然在1978年就启动了,但它不是排在最重要的位置。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所以说,从1992年开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以后,我国的文化产业也逐渐萌芽。
从1992年到2002年,是第二个时期。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这是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讲的,具有标志性意义。
从2002年到2012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是第三个时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以说,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开始,文化产业发展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
从2012年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是第四个时期。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那么,新时代的标志特征有哪些?首先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包括什么?最主要的就是文化生活,生活品质的表现是文化。恩格尔系数提高指的是什么,就是人们收入中用来购买基本生活品的比例在下降,用来购买文化用品、用在文化消费方面的比例在提高。所以说,党的十九大是文化发展一个重要节点。中国现在的中等收入群体有4亿多人,他们的消费日益个性化、多样化,这些都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围绕安源“四个100周年”,以“弘扬红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主题,谈谈你篇3
学习传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
——《论语》三则 教案
教学目标:
1.准确朗读和理解三则语录内容。
2.学习三则语录内容所反映的关于儒家修身、交友、为政的智慧。
3.联系自身经历,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并努力践行之,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重点:
朗读、理解语录内容,学习其中的智慧。
教学难点:
结合十九大报告,坚定文化自信,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还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十九大报告中第七节内容中,又特别强调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
那么,什么是文化自信?
当我们高喊我国是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时,你自豪吗?
当我们观看零八年奥运会开幕式,看到张艺谋导演将中国传统“和”文化用古老的活字印刷展示出来,震撼世人时,你自豪吗?
当听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们集聚宣言时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到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你自豪吗?
这种自豪感就是文化自信。那么什么样的文化是令中国人自信的文化呢?
十九大报告如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今天,我们先来接触其中的一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源流:传统文化。说到传统文化,没有比《论语》对国人的影响更大的了,诸如“和为贵”,“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皆出自于《论语》,这节课,让我们再学习三则《论语》中关于修身、交友、为政的语录,再一次感受《论语》智慧的独特魅力。
2、诵读理解
学习第一则
1.朗读: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子路》)
2.释义:
泰:舒泰,泰然自若。骄:骄傲,骄矜。
这句话意为,道德修养高的人胸量宽广、光明爽朗,心有大志而无骄傲之态,遇事就能够泰然自若,而小人却相反,他们往往处处骄傲,甚至总是表现出来一种攻击姿态。这是儒家一种为人修身的智慧,告诉我们做人应平和大方而不要有骄矜之态。
3.拓展链接
宋代笔记小说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和自己的好朋友僧人佛印常常在一起打坐参禅,苏轼常常喜欢打趣佛印。有一次,苏轼突然问佛印:“你看我坐在这里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您像一尊佛。”苏轼又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吗?像一堆牛粪。”说完哈哈大笑起来,回到家就将此事告诉了自己的妹妹苏小妹,苏小妹是个旷世才女,她反问苏轼:“佛家讲究见心见性,就是说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心中有佛,故而看您像座佛,您看佛印像一堆牛粪,那您心里是什么呢?”这个故事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你是怎样的人,你眼中的世界就是怎样的。回头想想,如果你心胸宽广,心有定力,遇事自然泰然自若,你的世界自然都是平和之人,如若你心怀骄傲,处处攻击,那么你的周围自然都是不好相处的小人。其实,一切都取决于自己的内心修养。
学习第二则
1.朗读: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释义:
益:有益的。损:有害的。
直:正直。谅:诚实。
便辟:阿谀奉承。善柔:当面恭维,背后诽谤。便佞:花言巧语。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在社会环境中,朋友是非常重要的,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的朋友圈其实就是你自己的影子。我们应该结交哪类朋友呢?孔夫子告诉我们,要结交正直的朋友,这样的朋友顶天立地,坦坦荡荡,在你怯懦的时候可以给你勇气;
要结交诚信的朋友,诚信也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的要求,一个人只有守信,才能守法;
我们的很多见闻都是通过朋友获得的,所以,结交见闻广博的朋友有助于你的进步。哪几类朋友应该避免呢?阿谀奉承的朋友,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朋友,花言巧语的朋友,这几类朋友都会令我们慢慢的迷失自我,不利于我们进步。
3.拓展链接: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我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的开幕式上引用了这句话,强调中国共产党愿与世界各国政党友好往来,携手建立更加美好的世界。习总书记运用两千多年前《论语》当中的语录与世界对话,这就是一种文化自信。
4.个性化阅读:
同学们,你觉得孔子的话有道理吗?你交友的原则是什么?你最看重的朋友的品质是哪一种?又最讨厌哪一种朋友呢?
学习第三则
1.朗读: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2.释义:
食:粮食。兵:
军队,战备,兵力。信:
信任;
信仰。
斯:
这 皆:
都
民无信不立:意思是如果老百姓对朝廷缺乏信任,国家政权就立不住。
这句话意为:子贡向孔子询问治国道理。孔子说得很简单,足够的粮食、足够的军备、百姓的信任。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这三者先去哪一个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个,这两者先去哪一个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会死,可是如果百姓不能够信仰政府,那么国家政权就会涣散。这就是自信的力量。孔夫子告诉我们,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百姓对自己的国家不自信,一个国家没有信仰。其实,什么是政治?政治离我们很远吗?不,政治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政治就是我们内心相信我们的国家,我们对自己的国家拥有自信,拥有底气。
3.拓展链接
埃及一位学者在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书时,说道:“什么样的领导人是睿智的?”然后引用了这句话。这位学者熟读《论语》,常常脱口而出。他对台下的埃及听众说:“我之所以向大家介绍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是因为习近平主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闪烁着中国智慧。这本书不仅仅是‘谈’治国理政,还有透过中国5000年文明史的思索和坦诚交流。”这就是文化自信在别国的影响。
3.结语:
同学们,这三则关于修身、交友、为政的道理,是两千多年前孔夫子教给我们的智慧,虽然只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沧海一粟,却已足够令我们受益匪浅。正是因为有如此的传统文化智慧,中国人才有源源不断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底气,而正是因为有满满的文化自信,我们看到,习总书记无论是考察还是访问,他的重要讲话都包含着传统文化,一言一行都透露出中国智慧,这就是文化自信,正如十九大报告中说,我们只有坚定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更加繁荣昌盛,而文化兴则民族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青年人,希望大家能够学好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围绕安源“四个100周年”,以“弘扬红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主题,谈谈你篇4
作者:汤池
作者机构:中共益阳市委党校基础理论教研室,湖南益阳413000出版物刊名: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页码:26-30页
年卷期:2018年第4期
主题词:革命文化;革命精神;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现实路径
摘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文化自信的三大源头。其中,革命文化既有其深刻内涵,又在实现文化自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通过弘扬革命文化以坚定文化自信需着力于认识与实践两个层面。在认识上,澄清错误观点,以提高弘扬革命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革命文化的感召作用,通过以文化人推动实践发展,在实践中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围绕安源“四个100周年”,以“弘扬红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主题,谈谈你篇5
作者:钟小武[1,2]
作者机构:[1]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江西省委宣传部研究室出版物刊名:党建页码:36-37页
年卷期:2018年第8期
主题词:文化自信;繁荣兴盛;文化心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
摘要: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精神动力。坚定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始终坚持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