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录片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名 园观后感 1. 故宫 大型纪录片《故宫》 全面、 客观, 又细腻、 生动的向我们展现了故宫的历史, 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 不为人知的神秘往事, 以及那珍贵的文化精髓, 给观众带来了 一场精彩的饕餮视觉盛宴。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 旧称紫禁城。
于明代永乐十八年( 1420年)
建成, 是明、 清两代的皇宫, 世界现存最大、 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 与“内廷” 两部分组成, 四周有城墙围绕。
城下东西北三面有护城河。
城四角有角楼。
四面各有一门, 正南是午门, 为故宫的正门。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 与“内廷” 两大部分。“外朝” 与“内廷” 以乾清门为界, 乾清门以南为外朝, 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 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 其中三大殿中的“太和殿” 俗称“金銮殿” , 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 也称为“前朝” 。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 举行盛典的地方。
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 文渊阁、 上驷院、 南三所; 西有武英殿、 内务府等建筑。
内廷以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 两翼为养心殿、东六宫、 西六宫、 斋宫、 毓庆宫, 后有御花园。
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
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
内廷西部有慈宁宫、 寿安宫等。
此外还有重华宫, 北五所等建筑。
建筑形式:
1. 皇家宫殿
2. 中轴线
3. 故宫四门、 三大殿、 后三宫 2. 颐和园—北方皇家园林的杰出代表 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苑, 前身清漪园, 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 始建于 1750 年, 1764 年建成, 面积 290 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1860 年, 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1888 年, 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 义动用 3000 万两白银重建, 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
到 1900 年, 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 的破坏, 烧毁了 许多建筑物。
1903 年修复。
后来在军阀混战、 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
1949 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 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中国四大名 园( 另 三座为承德避暑山庄、 苏州拙政园、 苏州留园)
之一。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 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 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
利用昆明湖、 万寿山为基址, 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 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 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 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 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1898 年, 光绪帝曾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 询问变法事宜; 戊戌变法失败后, 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 颐和园被后人称为最豪华的监狱。
光绪二十六年( 公元 1900 年), 颐和
园又遭八国联军洗劫, 翌年, 慈禧从西安回到北京后, 再次动用巨款修复此园。
1924 年, 颐和园辟为对外开放公园。
颐和园景区规模宏大, 占地面积 2. 97 平方公里( 293 公顷), 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 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 大约 220 公顷)。
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 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 大小院落 20 余处, 3555 古建筑, 面积 70000 多平方米, 共有亭、 台、 楼、阁、 廊、 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 3000 多间。
古树名 木 1600 余株。
其中佛香阁、 长廊、 石舫、 苏州街、 十七孔桥、 谐趣园、 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 晓的代表性建筑。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 万寿山、 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 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 又充满自然之趣, 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 宛自 天开” 的造园准则。
颐和园亭台、 长廊、 殿堂、 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 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 艺术地融为一体, 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 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 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 有声有色。
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
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 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 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
以乐寿堂、 玉澜堂、 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 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
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
也可分为万寿前山、 昆明湖、 后山后湖三部分。
以长廊沿线、 后山、 西区组成的广大区域, 是供帝后们澄怀散志、 休闲娱乐的苑园游览区。前山以佛香阁为中心, 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
万寿山南麓的中轴线
上, 金碧辉煌的佛香阁、 排云殿建筑群起自 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 二宫门、 排云殿、 德辉殿、 佛香阁, 终至山颠的智慧海,重廊复殿, 层叠上升, 贯穿青琐, 气势磅礴。
巍峨高耸的佛香阁八面三层, 踞山面湖, 统领全园。
碧波荡漾的昆明湖平铺在万寿山南麓,约占全园面积的 3/4。
昆明湖中, 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 倒映水面, 湖中有一座南湖岛, 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
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 萦带南北, 横绝天汉, 堤上六桥, 婀娜多姿, 形态互异。
涵虚堂、 藻鉴堂、 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 寓意着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
阅看耕织图画柔桑拂面, 豳风如画, 乾隆皇帝曾在此阅看耕织活画, 极具水乡 村野情趣。
与前湖一水相通的苏州街,酒幌临风, 店肆熙攘, 仿佛置身于二百多年前的皇家买卖街, 谐趣园则曲水复廊, 足谐其趣。
在昆明湖湖畔岸边, 还有著名 的石舫, 惟妙惟肖 的铜牛, 赏春观景的知春亭等点景建筑非常好。
后山后湖碧水潆回, 古松参天, 环境清幽。
3. 大明宫 唐代的大明宫, 它被称为“中国宫殿建筑的峰巅之作”, 因为电视剧《大明宫词》 的原因, 人们已不再陌生。《含元殿赋》 中称其“如日 之升, 则曰大明”。
大明宫初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 年) , 名 永安宫, 是李世民为太上皇李渊而修建的夏宫, 也就是避暑用的宫殿,而宫殿还未建成, 太上皇李渊就在第二年的五月 病死于大安宫, 夏宫的营建工程也就此停工。
遂于贞观九年正月 改名 大明宫。
大明宫再次大规模营建是在高宗龙朔时期。
“龙朔二年(662 年) , 高宗染风痹,
恶太极宫卑下, 故就修大明宫”。
当时为修此宫曾征收关内道延、 雍、同、 岐、 幽、 华、 宁、 鄜、 坊、 泾、 虢、 绛、 晋、 蒲、 庆等十五州121 钱, 且在龙朔三年二月 减京官一月 俸, 以助修建。
经过这次大规模营建, 大明宫才算基本建成。
当然, 此后大明宫尚有多次营建和葺修, 如玄宗开元元年(公元 713 年) 曾修大明宫, 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 、 十三年又曾二次增修大明宫宫殿, “新造蓬莱池周廊四百间”,浚龙首池, 起承晖殿。
不过这些工程只是增修补葺罢了 , 大明宫在郭城的东北处, 南接都城之北, 西接宫城的东北隅, 占据龙首原的高地之上。
大明宫是唐长安城的三座主要宫殿之一, 另 两座是太极宫和兴庆宫。
大明宫在太极宫之东, 所以又称为“东内”, 大明宫原是太极宫后苑, 靠近龙首山, 较太极宫地势为高。
龙首山在渭水之滨折向东,山头高二十丈, 山尾高六七十丈。
汉代未央宫踞龙首山折东高处, 故未央宫高于长安城。
唐大明宫又在未央宫之东, 地基更高。
唐高宗中年因患风痹病害怕潮湿, 便移住到凉爽干燥的大明宫内。
大明宫周围环筑有宫城, 墙面与太极宫一样为夯土板筑, 只有各城门两侧及转角处内外表面砌有砖面。
城基的宽度, 据考古实测, 除南面墙基用郭城北墙宽约 9 米左右外, 其他三面墙基均宽 13. 5 米,深 1. 1 米。
城墙筑在城基中间, 两边比城基各窄进 1. 5 米左右, 底部宽 10. 5 米, 构筑十分坚固。
此外, 在宫城北部之外, 东、 西、 北三面都构筑有平行于宫城墙的夹城, 亦为板筑土墙。
北面夹城最宽, 距
宫城墙宽 160 米。
东西两面夹城距宫城墙宽均为 55 米。
夹城的修筑,在宫城的后部, 配合宫城城墙共同构成严密的防卫体系结构。
自 唐高宗起, 唐朝的帝王们大都在大明宫居住和处理朝政, 这里作为国家的统治中心, 历时达二百余年。
大明宫的范围很大, 东西1. 5 千米, 南北 2. 5 千米, 略呈楔形, 共有 11 座城门, 大明宫正门名 丹凤门, 有含元殿、 宣政殿、 紫晨殿三大殿, 正殿为含元殿。
含元殿以北有宣政殿, 宣政殿左右有中书、 门下二省, 及弘文、 史二馆。而有名 的麟德殿大约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 位于大明宫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
此外有别殿、 亭、 观等 30 余所。
含元殿是当时唐长安城内最宏伟的建筑。
殿前东西两侧有翔鸾、 栖凤二阁和通往平地的龙尾道。
整座宫殿坐北朝南, 居高临下, 规模宏大, 建筑雄伟。
王维有诗云:“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
” 唐朝末年黄巢也曾在这里稍稍满足了“他年我若为青帝” 的心愿, 没当成皇帝也凑合了 。
唐僖宗时, 大明宫屡遭兵火, 最终于干宁三年(896 年) 被烧毁。
数年因为战备的原因, 宫殿的遗迹也都被除, 此后便成为一片废墟。
纪录片《大明宫》 浓缩了 大唐近三百年的历史, 而在看《大明宫》的过程中, 一幅幅记载着历史的画面又如此生动地重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