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积累宝贵经验3000(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经验30002篇
【篇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经验3000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及宝贵经验
20XX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90周年。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32000多个平凡但伟大的日子,承载了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要事件,谱写了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
一、九十年的奋斗历程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从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诞生,是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党领导的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和人民九十年的奋斗、求索,开拓出今天的局面,的确来之不易。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党的历史是“一部蕴含和体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活生生的教科书”。实践证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都要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浴血奋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正如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所说,中国的封建社会继续了3000年左右,直到19世纪的中叶,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这个社会的内部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和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在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下,陷入了灾难和屈辱的深渊。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抵抗外敌,反而压制国内人民的进步要求。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着光荣传统和光荣历史的中华民族,为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期而英勇的斗争,然而,却纷纷归于失败。孙中山领导的伟大的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性质,中国人民仍然生活在贫困、落后、动荡、战乱不断的苦难当中。封建专制的皇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在国外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正当先进的中国人为拯救民族而上下求索的时候,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毛泽东曾形象地说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同样需要革命的物质力量。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也在中国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传播。五四爱国运动使中国的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并且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此,中国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呼唤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0年初,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开始酝酿建党的问题。在法国留学的蔡和森则明确提出应该建立“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下,上海、北京、武汉、广州、长沙、济南等地的先进知识分子,建立了党的早期组织。在法国和日本留学的青年学生,也成立了党的早期组织。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与以往任何政党不同,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新型的、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
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时期)(1924-1927)。
1924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撮合下国共两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实现了第一次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但是,革命统一战线仅维持了三年半时间,在革命形式一片大好,即将取得国民革命胜利之时,国民党右派却突然叛变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国共合作宣告破裂,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总结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广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受“左”倾错误路线影响,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1935年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妥善地处理党内长期分歧和矛盾,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在民族矛盾不断上升情况下,能从战略的眼光出发来正确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关系,积极主张与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表明中共在政治已非常成熟。
(4)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方针,以人民战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广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坚持以斗争求团结,巩固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不断把敌后战场变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5)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中国共产党积极争取和平民主建国,广泛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最终以人民解放战争推翻了美蒋的反动统治。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2、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1949-1956年)。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确立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建国初期(1949-1952年),围绕建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政治前提和经济基础,中共在政治上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抗美援朝,巩固新政权;
经济上夺取经济领域的领导权,以恢复、发展经济。在国民经济恢复基础,进行有计划地向社会主义过渡和进行经济建设,1953年中共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把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并举;
人民政府制订了“一五”计划,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农工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2)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和急于求成的“左”倾错误(1957-1976年)。
50年代中期,中共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提出了一些正确的方针、政策。《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中共这一探索的开始。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变化,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在“八大”路线的正确指引下,中共在经济上确立了既反冒进又反保守的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提出了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中的多种关系;
在政治上提出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在科学文化上,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编制了12年科技发展规划。这些都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也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依据。
受“左”倾错误影响,中共在前进中也出现了许多重大失误,并造成了严重的危害。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使“左”倾错误开始发展,造成了政治上的阶级斗争扩大化,改变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成为后来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根源。使被错划为“右派”的人,长期受委屈和压抑,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给国家建设事业蒙受重大损失了;
1958年“左”倾错误发展到经济领域,“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国民经济比重严重失调,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其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1959年,“反右倾”斗争,又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使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升级,并引申到党内,党内民主生活受严重破坏,经济领域的纠“左”工作中断,是造成三年(1959-1961年)严重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左”倾错误的继续发展,导致了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共党史上“左”错误占统治地位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时期,它造成了严重的内乱,给党和国家及各族人民带来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与损失。
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所犯的错误,需要做具体的、历史的分析。中国共产党在犯严重错误的时候,其性质和宗旨都没有改变,人民群众依然把它看做是自己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对它表示信任并寄予希望。就是在“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时期,党和政府依然具有团结人民共度难关的巨大凝聚力,依然具有认真总结教训、妥善解决问题、把事业推向前进的能力。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共度难关。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年代里,中国共产党并没有被摧毁而且还能维持统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仍然保存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还在进行,国家仍然保持统一并且在国际上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中国共产党能够紧紧依靠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并在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下,发现错误,抵制错误,纠正错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大革命”中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是艰难曲折的,并且一直没有停止过。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政府和广大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和干部的共同斗争,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即使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犯了严重错误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仍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重要成就。正如1981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 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历史,总的说来,是我们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忽视错误、掩盖错误是不允许的,这本身就是错误,而且将招致更多更大的错误。但是,三十二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还是主要的,忽视或否认我们的成就,忽视或否认取得这些成就的成功经验,同样是严重的错误。我们的成就和成功经验是党和人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前进的基础。
3、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文革”结束后,受“两个凡是”的影响,各项工作经历两年的徘徊前进。1977年邓小平复出,推动思想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观点,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践线,初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78年,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之后,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订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进一步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XX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6)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XX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二、90年的历史启示
回顾中国共产党执政90年的历史,展望中国未来的美好前景。中国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的愿望,历史的选择,都严正地要求中国共产党要不断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吸取苏联东欧一些执政党执政失败的教训,深刻总结执政基本经验,从中获得启示,始终保持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1、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是一个开放的、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总结过去,说明世界,而且更重要的在于继往开来,改造世界,因而其生命力就在于发展和创新。由此而来,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一要坚持,二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坚持与发展不能割裂和对立,两者应统一于实践之中。一方面,坚持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坚持就谈不上发展;
没有坚持作为基础,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去谈“发展”,只能导致从根本上背离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发展是坚持的条件和灵魂,没有发展就不会有真正的坚持;
没有发展的“坚持”,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僵死不变的教条,使之失去生命活力,只会损害马克思主义的威信。因此,一方面,老祖宗不能丢,经典著作一定要读,基本原理必须遵循;
另一方面,又要讲新话,适应新的实践的需要,提出新的思想观点,进行理论创新。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一定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尊重群众,鼓励探索创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关注和研究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和新思潮,努力吸收科学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战胜和克服来自外部和内部各种反动的和错误的思潮干扰,勇于突破和抛弃那些已被新的实践和科学证明为错误和不合乎实际的东西,代之以正确的符合实际的新结论和新判断,从而既把我们的事业、同时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向前进。这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
2、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的根本依据。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为了更好地代表和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90年来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巨大利益,就是我们党先进性的有力见证。我们党坚持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给13亿中国人民争取、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利益提供了空前有利的条件。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重大任务,同样是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更好地实现人民利益。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自觉地把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建立健全密切联系群众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长效机制。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妥善处理利益矛盾,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克服只顾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不顾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只顾投资者利益不顾工人农民利益和环境保护要求等片面的做法。要毫不留情地否定那种损害人民利益的表面的甚至虚假的政绩,坚决封杀利用权力和垄断地位谋取个人和小团体利益以及部门行业特殊利益、损害群众利益的制度空间,切实采取治本之策解决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3、制定科学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
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关乎着党的生命。党的基本路线的正确与否是党能否成功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关键。改革开放 20多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说明,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为此要不断提高广大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即提高他们的政治意识、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只有这样,党的基本路线才能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4、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已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重要法宝,绝不能丢掉;
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绝不能削弱;
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绝不能动摇。要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和发展党同爱国宗教界的统一战线,认真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工作,认真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团结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以及一切热爱中华民族的人们。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统一战线工作就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任务而团结奋斗。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完成这个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党能否动员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地为之奋斗。我们永远要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的团结精神,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把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集中到伟大事业中来。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5、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党。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以崇高的理想、神圣的事业和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吸引着中华民族大批先进分子,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进行艰苦卓绝、前赴后继的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救国图强真理、开辟民族复兴道路,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无数事实证明,在中国,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政治组织像我们党这样集中了那么多先进分子,组织得那么严密,为中华民族作出了那么多牺牲,得到中国人民那么广泛的支持和拥护。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巨大政治优势、思想优势和组织优势的党。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高度重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我们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党对国家政权以及人民团体的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了这样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和组织优势,党就能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把全社会的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万众一心地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
第三,中国共产党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并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的党。我们党善于总结经验,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和人民的支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并且通过反思和总结使党的领导水平得到新的提高,使党和人民的事业得到新的发展。同时,我们党总是根据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针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党的自身建设的工作目标和重点,扎实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始终保持党奋发向上、与时俱进的勃勃生机,始终富有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9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自己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这些经验弥足珍贵,值得全体共产党人永远铭记。
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
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危难局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首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在领导中国党和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赋予中国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以新的起点与动力。
【篇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经验3000
专题一 中国共产党95年的奋斗历程
一、重要会议
(一)党的创建时期(1921年——1923年)
1.中共“一大”(1921、7、23,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
2.遵义会议(1935)
(1)内容: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2)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
1.中共“七大”(1945,延安)
(1)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③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四)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949年)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9,北平)
内容:①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②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③确定了国旗、代国歌、首都、纪年方法。④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五)新中国成立后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
内容: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②选举国家主席,任命国务院总理。
2.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1)内容:①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最重要的成果)③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4.中共“十二大”(1982):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中共“十三大”(1987):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立三步走战略部署。
6.中共“十四大”(1992):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中共“十五大”(1997):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8.中共“十六大”(2002):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9.1992年 邓小平南方谈话:针对当时影响改革开放的主要思想障碍: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二、国共关系和统一战线
国共两党关系变化及启示(国共两党两次合作与两次分裂)
时期
关系
原因
影响
大革命时期(1924-1927)北伐战争时期
合作
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
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分裂
蒋介石等叛变革命,镇压人民
导致大革命失败,形成十年内战的局面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合作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取得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新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分裂
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全面内战
给全国人民造成巨大灾难,形成台湾海峡两岸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
启示:
①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给中华民族带来战争和灾难。(或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或两党合则国兴,两党分则民族和人民不幸)
②国共两党代表的是不同利益的政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两党两次合作,沉重打击了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③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应以民族利益为重,精诚团结,齐心协力,为实现第三次合作,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三、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三农问题)
1、建国初期
1950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2、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政府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运动,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公有制,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8年依据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由此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60年中央开始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加强农业生产,坚决纠正“共产”风。
4、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发展。(2006年实行免除农业税政策)
考试链接注意:①党和国家每次调整都遵循的原则: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根本出发点(着眼点):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为民着想,急人民所急,视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
3、在新时期下实行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合理性的建议有:a、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b、调整产业结构;
c、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d、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e、重视农村教育和医疗,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四、结论(启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 积累 宝贵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积累宝贵经验3000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经验3000 党的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