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务部内控审计方案【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为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推进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按照公司20**年审计工作计划,对财务部开展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审计。为确保审计有效顺利开展,制定本方案。
一、审计目的
通过对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审计,查找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及存在问题,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财务管理,加强内部会计监督,从而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经营目标的全面完成。
二、审计范围
本次审计范围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根据工作需要可适当延伸。
三、审计内容及重点
在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融资等方面的内控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
(一)资金管理
1.资金管理制度建设
是否按照国家和公司资金管理的要求建立资金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分离制度、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现金收支控制制度、银行存款控制制度、其他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及货币资金监督检查制度等。
职责分工和授权审批程序是否明确规范,办理资金业务不相容岗位是否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2.资金预算管理
企业的资金管理是否纳入预算管理范围;
是否按预算管理的规定定期编制资金月度预算;
企业的各项费用开支是否均纳入资金预算。
3.资金使用、审批、支付
是否对企业资金使用进行分类管理;
资本性资金支出、专项管理的成本费用支出及管理费用支出等不同支出的资金是否规定了不同的审批程序,各项支出的审批流程及审批权限是否明确;
资金支付的申请、审批、复核和办理是否按照规定执行,财务部门在执行资金支付程序时,是否实行计划、审核、支付的独立程序,并定期核对;
各项捐赠支出及大额资金支付的审批是否符合制度规定。
4.资金安全管理
是否严格执行资金管理岗位责任制,出纳人员是否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是否存在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全过程的情况;
是否存在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人员办理资金业务或直接接触货币资金的情况,是否存在越权审批的情况;
使用电子支付的单位,操作人员是否加强对交易和支付行为的审核,根据操作授权和密码进行规范操作,个人证书和密码是否由责任人保管。
5.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
库存现金是否符合制度规定,是否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对不属于现金开支范围的业务是否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
是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现金进行盘点,是否存在“白条抵库"等情况;
取得的资金收入是否及时入账,是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是否存在收款不入账,账外设账,“坐支"收入的情况;
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注销是否经上级批准;资金账户是否专门设立,是否全部纳入财务部门管理;
其他部门和人员是否存在开设、管理银行账户和印鉴的情况;
是否指定专人定期核对银行账户,每月至少核对一次,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如调节不符,是否立即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出纳.
人员是否同时从事银行对账单的获取、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等工作;
资金收支凭证、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否有专人复核,并重点对资金支出凭证、银行对账单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核。
6.银行汇票管理
是否按票据管理相关制度,建立银行票据备查登记簿;
登记簿登记内容是否规范健全;
是否定期对银行票据进行盘点。
7.票据及印章管理情况
是否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并专设登记簿进行记录,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用;
是否严格执行银行预留印鉴分人保管、妥善使用的制度,财务专用章是否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是否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是否存在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全部印章的情况;
印章的保管存放地点是否安全,用章是否履行相关的审批手续并进行登记。
(二)成本费用管理
1.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建设
获取企业成本费用相关管理制度,分析其是否覆盖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支出,各项费用标准是否明确,是否符合国家和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
2.成本费用控制审查
成本费用是否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有无未经审批的预算外支出;
财务部门对各部门的成本费用控制是否到位,监督考核是否落实到位;
是否按制度规定执行成本开支的范围和标准,如福利费开支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差旅费是否符合标准等。
3.成本费用核算审查
成本核算是否符合国家和公司的相关规定,有无将职工薪酬、招待费、会议费等控制费用列入其他成本费用的情况;
有无成本费用挂账的情况;有无通过往来账核算收入和成本费用。
(三)资产管理
1.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核算是否符合公司规定;
是否设置台账(或卡片),固定资产的取得是否纳入预算管理,车辆购置是否经过上级审批;
固定资产的报废、毁损,是否经过技术鉴定,是否报经批准;
报废资产的处置程序是否符合制度规定,资产处置收入是否及时入账;
财务部是否定期与资产管理部门定期核对、盘点固定资产;
是否按照要求购买保险。
2.债权资产管理
是否开展账龄分析,定期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欠费催收;
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形成原因,是否存在损失风险;预付账款是否按照合同约定支付;
财务核算是否正确,有无成本挂账、对外投资挂账的情况;
职工借款是否按照规定及时冲销,有无长期挂账的情况;
关注与外单位的往来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转移国有资产、长期无偿占有国有资金的情况,并检查其合法性、公允性,是否存在损失风险。
(四)收入管理
1.销售收入
财务部门是否定期核对应收账款;
是否按公司制度对客户进行授信审批;
是否存在已发货未开票或者已开票未发货的现象。
2.其他收入
资产出租收入、报废资产或废旧物资处置收入及业扩报装收入等其他收入是否及时入账;
资产出租是否建立出租台账,财务部门与相关管理部门是否定期核对;
财务部门是否定期与营销部门核对业扩报装收入,并与当期的新增用户核对;
是否存在收入挂账或收入不入账的情况。
(五)融资管理
对外融资是否纳入当年预算;
是否编制对外融资方案,是否按制度审核并报经公司领导审批;
银行贷款目的和实际使用情况是否一致;
企业目前经营情况是否能够保证及时归还银行贷款,抵押物是否存在风险。
(六)预算管理
1.预算管理制度建设
企业是否制定预算管理的相关制度,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科学、可行。
2.预算编制和审核
预算编制是否遵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审批"的程序;
预算是否涵盖被审计单位的所有经营业务活动;预算审核是否有专业人员的参加;
预算项目是否细化,是否存在预算项目过粗,不利于执行和考核的情况(如其他费用支出过大);
是否根据年度预算编制月份预算或季度预算;预算审核时是否考虑公司发展目标和资产经营目标。
3.预算执行和调整
经审核批准的预算是否进一步分解细化到各部门(单位),并形成预算责任体系;
是否按照预算目标,并结合实际业务活动逐月编制月度资金预算;是否建立预算管理台账;
是否按资金预算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
预算外支出是否按照制度规定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
预算调整是否经过.上级预算管理部审批。
4.预算分析和考核
是否定期召开预算分析会,对月度(季度)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是否对预算执行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预算考核是否真正得到有效执行,考核结果是否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