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14课,历史上疫病与医学成就,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20)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供大家参考。
第 14课 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历史上的的疫病爆发情况;中医药应对疫病的情况以及西医对中国的影响。
知识汇总:
一、历史上的疫病 1. 疫病指由_________________等强烈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2. 古埃及时期,__________席卷尼罗河沿岸。18 世纪时,欧洲天花肆虐。中国清朝的________也得过天花。
3. 6 世纪时,地中海沿岸___________爆发鼠疫,造成拜占庭帝国人口锐减一半。14 世纪时,欧洲爆发______________,导致欧洲人口死亡过半。
4. 疫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甚至导致政治、经济的变动。
5. 近代以来,疫病仍然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20 世纪早期,_____________在俄国和波兰大流行,1918 年—1919 年,____________全球大爆发,造成大量人员死亡。
6. 在与疫病的斗争中,古人逐渐重视公共卫生与疫病的防治。
课堂讨论:古代世界各国人民防治疫病的努力有哪些? 7. 近代医学的进步,有效控制了很多疫病的传播。18 世纪晚期,英国医生__________发明牛痘接种法,天花发病率大大降低。19 世纪,______________迅速发展。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创立_______________,被广泛应用到医学领域。1928 年,英国细菌学家________发现了青霉素。
二、中医药的成就 1. 源远流长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不仅有着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而且临床诊断治疗经验丰富。战国时期的扁鹊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诊断。《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秦汉时期大量的医学经验,以____________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东汉晚期,华佗精通_______________,创制了____________________ 。
医 学 家 张 仲 景 提 出 _______________ 的 原 则 , 著 成_______________ , 奠 定 了 _____________ 的 基 础 。
唐 朝 孙 思 邈 著 成 百 科 全 书______________。他被后人尊称为__________。
2. 针灸在中医治疗中发挥很大作用。受到中国人的欢迎,也被世界许多其他国家所接受。
3. 唐朝的____________,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明朝李时珍著成__________。这部著作集中药学知识之大成,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4.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事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在______________指导下,新老中西医团结协作,不断总结临床经验,使得中医药的治疗水平取得长足进步。屠呦呦等专家团 队 受 到 ________________ 关 于 青 蒿 素 抗 疟 记 载 的 启 发 , 从 青 蒿 中 分 离 出______________,对人类防治疟疾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1. 近代以来,西医以__________________等实验科学为依托,借助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17 世纪,英国人威廉.哈维著成__________________,解释了血液循环的规律,荷兰人___________通过手工磨制的显微镜,对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进行了细致观察。19 世纪,人们创立了______________。
2. 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鸦片战争后,西式医院在_____________建立起来。牛痘接种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续被引入中国。西医院校也建立起来。
3. 西 医 凭 借 ___________________ 等 手 段 , 积 极 采 取 措 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人们的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借鉴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初步发展起来。
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汉代张仲景不仅发展了《黄帝内经》的理论,突出了饮食的调养及预防作用,开创了药物与食物相结合治疗重病、急症的先例,而且记载了食疗的禁忌,及应注意的饮食卫生。据此可知(
)
A.中国古代医学家对药物性能功用的认识 B.确立了古代中医药食同源的标准化体系 C.药物和食品相互渗透为历代中医所接受 D.为中医药食同源养生保健理论奠定基础 2.古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前期.雅典爆发严重鼠疫.死亡军民人数在一半以上,雅典将军伯利克里也未能幸免,雅典的政治走向明显转变;公元前 323 年,亚历山在巴比伦身染疫病而亡,他一手缔造的帝国随之土崩瓦解。这从侧面反映出疫病的流行 A.促进医学进步 B.影响国家的治理能力 C.改变战争走向 D.推动制度的根本转型 3.撰写于 1642 年的中医名著《温疫论》提出传染病源“疠气”致病的学说,接近现代人 的认识。16 至 17 世纪意大利爆发三次大鼠疫,导致人口锐减、国内市场萎缩,意大利北部国家率先发展出公共卫生体系。材料揭示出(
)
① “疠气”致病学说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② 意大利爆发的疫病给当地社会带来巨大灾难
③ 中医和西医对人体病理的解释基于相同理论
④ 疫病在客观上促进了医学和公共卫生的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1910-1911 年,黑龙江省爆发严重鼠疫,北洋医学堂法国人伍连德负责查疫,并取得成效。对此,《大公报》进行了报道。报道讽刺了中医治疗的积极性,设置了大量篇幅普及卫生知识,宣扬了先进医疗经验并提倡向西方学习。系列报道获得了较为广泛的接受,这反映出当时 A.西方先进理念凭借其实效性地位得到提高 B.清末新政使清政府舆论宣传理念得到革新 C.西医理论通过新文化运动得到社会广泛接受 D.报纸宣传已经成为推进文明进步的主要工具 5.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当地发生瘟疫,他创建“安乐坊”收治病人,闻说三年医好病人千人以上,得到朝廷的承认,继而买田收租、以租金维持病坊的日常支出。后来,朝廷在各地设置“安济坊”,专为穷人治病。据此可知当时 A.政府在医疗救助中起主导作用 B.医疗救助机构始创于苏轼 C.政府重视对民众的医疗救助 D.此次疫情持续时间长达三年 6.中国古代医学以阴阳五行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并将生理、病理、诊断、药物、治疗、预防等各方面串联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医学理论 A.强调辨证施治 B.吸纳临床经验 C.成果丰富多元 D.注重整体思维 7.1915 年,洛克菲勒基金会着手创办北京协和医学院。该学院全部采用英文教学,按照美国优秀医学院的标准,为教师提供世界水准的丰厚工资和福利保障。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创建 A.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B.有助于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 C.有利于中国近代医学的发展 D.改善了中国社会的医疗卫生状况 8.《西洋药书》由康熙帝任命的御前侍讲法国传教士白晋等编著,书中介绍了金鸡纳霜(治疗疟疾药物)等40余种西药,论述了30多种病状及医疗护理药方和临床使用方法。1765 年,药学家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成书,其中收入了金鸡纳霜等药物。材料表明《西洋药书》 A.得到统治者支持而地位尊崇 B.丰富了我国传统医药学内容 C.系统总结传播了西方医学成就 D.推动了西医在中国广泛传播 9.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
准则,如唐朝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 A.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B.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C.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 D.受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 10.下表为中国古代医学的部分成就。这可用来说明,中国古代 成就 简介 《诊籍》 我国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医案,为汉代著名医学家淳于意所著。淳于意曾做过齐国太仓长,人称“太仓公” 《诸病源候论》 我国最早一部关于病源症候学专著,为隋代医学家巢元方等编著,巢元方曾任太医博士 《脉经》 西晋时期的王叔和著,王叔和曾任太医令
A.官僚体制推动了医学发展 B.部分官僚对医学理论的重视 C.医者十分注重医术的传承 D.基层医疗保障体系逐渐完备 二、材料分析题 11. 材料
宋代医疗福利制度的运行,主要通过建置机构的方式贯彻执行。宋代医政被称为鼎新革故的时代,这一时期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医政建设呈现出空前活跃状态,医疗福利制度较之前朝重视宫廷医疗向平民医疗转移。在此基础上,以促进医疗福利制度的有效实施为目的,针对皇族及官员、军人士兵、平民百姓等三大社会阶层建立医疗机构,施以医疗福利。同时政府通过抑巫扬医、培养人才、检束医官等方式加强医疗人员管理,保障医疗福利制度得以贯彻落实。
——摘编自杜菁《宋代医疗福利制度研究》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宋代医疗福利制度加以解读。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 世纪初,英国出现了新一轮鼠疫和饥荒。当局采取了严格的措施,一些病人被送到城外的房子或棚屋隔离起来,主要的还是封户进行隔离。受“预定论”思想影响,染疫病人自我隔离,避免给他人造成危险。枢密院颁布《条例集》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包括所有政府官员的监督问责机制,英国开始建立覆盖全国的防疫体系,但在各地成立常设专门公共卫生机构的建议却被束之高阁。同时还建立了以堂区为单位征收济疫税的新制度,使经费筹措变得世俗化和规范化。英国通过地方精英的广泛参与将国家权力渗透到基层社会。当伦敦大瘟疫消息传到西南边陲小镇泰特伯里时,当地立即召开居民大会,制定防疫条例和法规,禁止任何外来人口和货物进入。由于基层防控有力,鼠疫被限制在伦敦和其他少数城市,很少蔓延到广大乡村。
——摘编自向荣《第二次鼠疫大流行与意大利和英国的社会应对》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灾害频发,为进行有效的救灾工作,历代政府建立了粮价奏报系统和雨泽奏报系统,以掌握各地粮价及收集全国的气候信息,以预测和核实从各地收集到的粮价信息。
清朝政府改进了前代的信息收集系统,建立了全国性的粮价奏报系统和雨泽奏报系统。清朝的粮价和雨泽奏报有经常奏报和不规则奏报两种形式。经常奏报要经过州县到行省层层上报的一套程序。不规则奏报则没有固定的奏报人员、程序、时间和格式。对于各地奏报不及时或者奏报不实的官员,皇帝经常进行追查,有的被严加惩处,但没有专设机构或人员执行经常的查核工作,他不相信这样的机构,而是让信息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送上来,由皇帝自己来判断。
——摘编自李伯重《信息收集与国家治理:清代的荒政信息收集系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应对疫情的特点并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应对灾情与英国相比的不同之处及共同价值。
1.D2.B3.B4.A5.C6.D7.C8.B9.A10.B 11.特点:设置机构、实施福利、加强对医疗人员管理、趋向平民化。
背景:商品经济的繁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央集权加强,讲求仁政治国;理学的兴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
作用:有利于保障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12.(1)特点:强制(集中)隔离与自我(家庭)隔离结合;立法应对;建立全国性防疫体系和监督问责机制;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注重经费保障及筹措。
背景:人文精神的传播;资本主义的发展;城市化发展;“预定论”思想影响(宗教改革影响)。
(2)不同:历史悠久;注重信息收集;皇帝专断。
价值:提供历史借鉴;丰富完善国家治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