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方体,供大家参考。
长方体、 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目 标:
1、 经历观察、 交流、 归纳等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
2、 知道长方体、 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了解长方体、 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 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3、 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在总结和归纳长方体、 正方体特征及关系的过程中, 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
长方体、 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前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的物体 (或是两个长方体纸盒)、尺子。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我们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有哪些特点? 它们间的关系是什么? 你还知道哪些立体图形?
一、 谈话引入
出示实物图。
让学生找出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
师:
同学们请看, 这些物体你们认识吗? 你能从中找出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吗?
生:
墨水瓶……的形状是长方体的。
生汇报, 教师进行分类。
说出生活中见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
师: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生:
牙膏盒的形状是长方体, 骰子的形状是正方体的。
生:
……
指名发言要更多倾向于学困生。
二、 自主探究。
认识面、 顶点、 棱的特征。
指出面、 棱和顶点。
师:
生活中这样的物体有很多, 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 像老师这样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
生:
上面有平平的面, 还有边和尖尖的角。
师:
这个平平的面我们就叫做长方体的面、 面与面之间的边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也可以试着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名称)
教师板书。
拿出正方体物体:
你们指出面、 棱和顶点吗? (学生没有的可让学生看老师的到前面来指)
再让学生指一指长方体的。
三、 小组合作。
讨论: 1.长方体有几个面? 每个面是什么形? 哪些面相同?
2.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3.长方体有几条棱? 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以相等的棱长为一组可分为几组?
小组内观察、 交流, 把特征整理在表格中。
汇报展示:
请小组成员到实物投影处展示。
思考:
1、 你是怎么数的? 这些面有多少特征?你用什么 办法验证你的猜测呢?
生用一定的方法验证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生:
我用算的方法来验证……
生:
我用剪的方法验证, 是这样做的……
生:
我用画的方法……
2、 说说你的怎么数棱的? 它们的棱各有什么特点呢? 你用什么办法验证?
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
说明验证的方法:
测量, 利用长方形对边相等。
四、 先独立思考在小组合作。
(一)、 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二)、 课件演示:
长方体削成正方体。
介绍什么是正方体? 正方体的棱长。
(三)、 先独立思考在小组合作。
1.正方体的面有几个?有什么特点?
2.正方体的棱有几条?有什么特点?
3.正方体的顶点有几个? 小组汇报。
五、 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师:
仔细观察表格, 正方体和长方体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生:
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 不同的地方是……
学生汇报得出: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教师用韦恩图演示。
六、 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完成练一练第二题。
练一练的第三题。
六、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内容? 有哪些收获?
课后反思:
1、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了 两次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通过组内同学的观察、 交流、 总结出长方体、 正方体的特征,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合作的学习方式。
只是在小组汇报时要汇报的再充分些。
2、 教学环节清晰, 课干净利落。
课前进行了 上位学习、 下位学习、 并列学习, 进行了课堂优化设计。
以后的每一节备课都应如此。
3、 课上还需进一步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 思维的冲突。
如认识正方体的特征时, 可让学生根据长方体特征的问题自己来提出认识正方体特征的问题,然后小组合作解决。
4、 课上教师还需加强对学生进行实物操作的指导。
5、 一点思考:
第二次小组合作认识正方体特征能否让学生独立完成, 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 长方体的特征, 此时运用自主的学习方式更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滦平一小:
李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