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新时代大学生如何传递建党精神四、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体会,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传递建党精神四、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体会6篇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传递建党精神四、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体会篇1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对于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我认为首先要明白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什么?其次,新时代大学生有什么特点?最后,弘扬抗战精神的途径?综上,新时代大的学生到底该怎样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呢?
第一,我们先要明白伟大的抗战精神什么?“抗战精神”就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精神,我国八年的艰苦抗日战争,是我们现代人所不能想象的,更是无法承受的,虽然我们现在处于物欲横流的社会,但是依然要发扬万众一心,不屈不挠,艰苦奋斗,自我牺牲的精神。
第二,新时代大学生有什么特点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文化的影响愈演愈烈,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还记得北京市那个向母亲索要苹果三件套不得就在门口打滚的女大学生吗?复旦投毒案的犯罪人林森浩的行为让人感到痛惜。但90后王锐旭作为大学生创业代表参加总理座谈会又让我们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总而言之,新时代的大学生大体呈多元化发展。但是不管大学生的三观如何发展,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也必须是一门必修课。
第三,弘扬抗战精神的途径又有哪些呢?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正确理解抗战精神的含义并且发扬抗战精神是自身的一种素质。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也是检验一名大学生能力的标准之一,大学有很多空余时间,可以阅读相关书籍。学校也必须与时俱进,建立红色社团,开设红色课程,弘扬抗战精神。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时代。在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大学生也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并且不停的为之奋斗,做一个勇敢的追梦人。
现在,我们处于比较尴尬的年代,一方面,我们抓住了上一代的尾巴,接受了他们所给的教育,然而,我们却要接受新一轮的挑战,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或许有人怨恨,有人逃避,有人从容,但是现实并不会那么容易改变。但请谨记:再难不会难过抗日战争,再苦不会苦过抗战士兵。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财经学院孙梦)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传递建党精神四、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体会篇2
当代大学生如何学习雷锋精神
当代大学生如何学习雷锋精神,首先应该做好定位,从认识自身出发,了解自己作为大学生,长处在哪里,优势在哪里,要学习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优秀在什么地方,哪里值得学习;
其次,应该有主动意识,自己想学习,能认识到学习雷锋精神对未来有帮助,对价值观有正向意义;
最后,要有挑战权威的勇气,我们学习雷锋精神,目的是要超越雷锋,把自己变得更优秀,而不是成为雷锋,把雷锋精神奉若神明,认为雷锋精神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是对的,都是好的,也要结合实际情况,结合时代发展,创造适应新时代,甚至是适应未来的新雷锋精神。
具体的点,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
1、了解目标
要清楚的了解要学习的目标,要分析雷锋精神的特点,优秀在什么地方,值得学的东西是什么,之后才是怎么样去学习,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判断能不能学习,优秀的人到处都是,优秀的品质,能力千万种,都是好的,有用的,但我们到底能不能学,能不能学会,也要做好评估,并不是所有的优秀品质和能力堆积到一起,就是好的,有很多人一辈子都用不到,或者自身能力有限,并不是什么都能学会的。
简单写一下个人对雷锋精神的体会,说实话,雷锋精神挺复杂,挺难学的,尤其是新时代赋予了更多雷锋精神的内涵。概括一下,就不展开写了,一是助人为乐,二是钻研精神,三是向善的价值观,也就是为人民服务。
2、学习方案
了解了目标,学习内容也就清晰了,接下来就是组织出具体的学习方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怎么算学成了,学到了,要有标准,分阶段,定范围。具体还要根据要学习的雷锋精神,来定计划,要知道,学习不是一天两天的时间,是一个长久的事情,必须有计划,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完成,这一点,雷锋日记中也写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
3、超越
学习仅仅是一小方面,最终的目的不能定到学成,应该是超越,必须把目标定高,定远,敢于挑战目标,目标优秀,我们学习,还要敢于超越,跟优秀的人比肩,成为更优秀的人,要有这种勇气,要坚定信心。这一点,雷锋精神也有体现,比如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体现的是种不断“向上”的人生姿态,只是被很多人忽略了,究其原因,说到底,模仿容易超越难,表面文章好做,深层次的超越艰难。所以我认为,学习雷锋精神,实际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不停的超越自身,不停超越过去取得的成绩。
4、总结
最后是总结,记录并分析整个的学习过程,最好能形成自己的方法论,通过一次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树,技能树,积累经验,为今后不断学习打下基础,另外,能分享给后来人自己的经验,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也要让后辈少走弯路,站在更高的层次前进,少些摸索,多些成功。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传递建党精神四、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体会篇3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过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赵长林
【摘要】中华民族进入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更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继承者、建设者,是民族的未来.新时代大学生只有立大志、立鸿鹄之志,克服\"享乐的大学\"弊病,不虚度光阴,成长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国家才有更强大的未来,民族复兴才有希望.【期刊名称】《教书育人(高教论坛)》【年(卷,期】2019(000005【总页数】2页(P14-15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有意义的生活【作者】赵长林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教科文艺
热门话题赵长林(聊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摘要]中华民族进入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更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继承者、建设者,是民族的未来。新时代大学生只有立大志、立鸿鹄之志,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传递建党精神四、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体会篇4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对于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我认为首先要明白伟大的抗战精神 是什么?其次,新时代大学生有什么特点?最后,弘扬抗战精神的途径?综上, 新时代大的学生到底该怎样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呢?
第一,我们先要明白伟大的抗战精神什么?“抗战精神”就是中华民族艰 苦奋斗的精神,我国八年的艰苦抗日战争,是我们现代人所不能想象的,更是 无法承受的,虽然我们现在处于物欲横流的社会,但是依然要发扬万众一心, 不屈不挠,艰苦奋斗,自我牺牲的精神。
第二,新时代大学生有什么特点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文化的影 响愈演愈烈,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还记得北京市那个向 母亲索要苹果三件套不得就在门口打滚的女大学生吗 林
森浩的行为让人感到痛惜。但 90后王锐旭作为大学生创业代表参加总理座谈会 又让我们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总而言之,新时代的大学生大体呈多元化发 展。但是不管大学生的三观如何发展,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也必须是一门必修 课。
第三,弘扬抗战精神的途径又有哪些呢?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正确理解 抗战精神的含义并且发扬抗战精神是自身的一种素质。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也是 检验一名大学生能力的标准之一,大学有很多空余时间,可以阅读相关书籍。
学校也必须与时俱进,建立红色社团,开设红色课程,弘扬抗战精神。伟大的 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时代。在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 我们大学生也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并且不停的为之奋斗,做一个勇敢的追梦人。
现在,我们处于比较尴尬的年代,一方面,我们抓住了上一代的尾巴,接 受了他们所给的教育,然而,我们却要接受新一轮的挑战,面对日新月异的时 代发展,或许有人怨恨,有人逃避,有人从容,但是现实并不会那么容易改变。
但请谨记:再难不会难过抗日战争,再苦不会苦过抗战士兵。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复旦投毒案的犯罪人(财经学院孙梦)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传递建党精神四、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体会篇5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策略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策略研究摘要: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是整个国家民族文化自信的关键。结合剖析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渊源、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可通过加强大学生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的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性对待外来文化,发挥课程思政的主导作用,繁荣校园文化等策略,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关键词:新时代;
大学生;
文化自信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由此可见,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文化自信也是一种更广泛、更深层次的自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繁荣,更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青年学生,因此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自信的关键。目前,我国大学生对中华优秀
第 1 页 共 13 页
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缺乏认识和自觉性,对西方外来文化盲目崇拜等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精神要求,如何做好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教育培养工作,就显得更加紧迫。
一、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渊源任何自信的养成都是首先源于对自身和他人准确而又清晰的认知,反映出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状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是最基础、最广泛、最深厚的自信。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文化自信,要有充分的理由和信心。
一是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文化自信的源泉,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自古以来从未中断过的文明。可以自豪地说,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精髓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优良的文化基因,经过历史岁月洗礼积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文化观[2]。很多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都能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爱国情怀,“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教育培养大学生文化
第 2 页 共 13 页
自信的深厚基础。
二是源自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轰轰烈烈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仅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而且对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它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和升华,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创造的。如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白求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独特鲜明、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伟大精神创造的集中体现,是传统文化继承与改革创新的成果,是我们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
三是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正在经历我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也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推动中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步入世界前列,将一穷二白的新中国逐渐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将人民生活水平、社会发展
第 3 页 共 13 页
和我国的国际地位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党和人民、国家和军队的面貌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充分显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这些伟大实践必将为理论创新和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能够充分支持当代大学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培养。
二、新时代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意义(一)有利于弘扬马克思主义主流文化价值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近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也不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系列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论述与其既一脉相承又开拓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今中国的主流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成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方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高校是文化理论和人文精神的聚集地和传播地,对大学生进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教育和培养,可以充分发挥文化的教育功能,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引导和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豪感文化自豪感是指一
第 4 页 共 13 页
个民族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美德、社会价值观等对人类文明社会所做的贡献而感到自豪的深厚情怀,也是文化强国的重要体现,更是一个国家民族自强不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心理基础。历史和现实也已反复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对自己文化理想充满自信和自豪,才能有坚守的动力和创新的活力。通过将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到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让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清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优势所在,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责任感,更好地体验中华文化精髓和自身日常学习生活的关联,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实效性,使大学生真正对中华文化产生自豪感[3]。
(三)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创造力只有对自己本民族文化充满高度自信的人,才可能具备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继承、发扬和再创造的理想信念。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可以无所畏惧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地开辟新世界,创造新奇迹[4]。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文化自信,养成具有远大理想、勇敢顽强、百折不挠的良好性格,才能获得奋斗拼搏、锐意进取、自由创造的文化生命力。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书礼仪、诗词歌赋以及治国之道中找寻创造的灵感。通过鼓励大学生自觉践行民族文化,做到文
第 5 页 共 13 页
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激发他们的文化创造力。
(四)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归根结底就是实现文化自强,这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目前,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但还不能算是一个文化强国。文化强国体现在国家强大的文化影响力上,包括高文化程度的国民、发达的文化产业和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是其他国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典范,同时在文化上也得到了其他国家的自愿认同。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大学生自觉践行“中国梦”的价值追求,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凝聚强大的精神正能量,激发大学生的文化创新活力、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最终把我国建设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5]。
三、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分析首先,大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方面,认知还存在不足。虽然大多数大学生关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有所了解和学习,但部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了解还仅仅停留在表面,自主学习和研究优秀传统文化意识不强,有的甚至还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当代的大学生中,认真阅读过古典名著和优秀文学作品的学生越来越少。有的知之甚少,有的甚至还存在错误的认识观念,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过时的,是应该全盘否定的。试想
第 6 页 共 13 页
如果当代大学生不了解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必定会造成对民族文化的未来发展信心不足,更谈不上有文化自信的存在。
其次,大学生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心不强。虽然大多数大学生经过高中和大学的学习,对中国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龙去脉比较清楚,对“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长征精神”和“雷锋精神”等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满敬意和肯定态度。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对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存在认知片面和关注度不高等现象,认为这些和自己关系不大,没必要深入了解和主动学习,更谈不上成为先进文化的主动传播者和实践者。如果大学生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没有做到自觉自行,就谈不上文化自信。
第三,外来文化的冲击,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遭受挑战。当今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融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也变得日趋激烈。出现部分大学生盲目随从各种西方文化,认为国外的就是优秀的,认为国外经济、科技都比中国先进,认为中国的文化与西方发达国家也有差距,应该学习和模仿西方文化,加深了崇洋媚外的趋势。比如,当前有部分大学生对于一些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趋之若鹜,反而对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等不了解或漠不关
第 7 页 共 13 页
心。除此之外,受到国外影视文化如欧美、韩日影视的影响,认为中国文化缺乏时代潮流,盲目推崇西方文化,并有被逐渐同化的趋势,逐渐造成对本土文化的漠然和抵触,弱化了对本国文化的认同,缺乏文化自信。
四、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策略(一)发挥课堂教育主导作用,重视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地位,对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应起着主导作用。各类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必修课程、综合素质课程等在课程思政中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只有搞好课堂教学,学生才能真正领会弄懂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各类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要阵地和渠道。学校要重视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完善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制度机制,首先应保质保量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将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任务融入其中。其次,要加大改革步伐,加大对各类专业必修课程、综合素质类课程思政建设力度,润物无声地把文化自信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之成为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地把知识背后的历史逻辑、科学精神、价值观念、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等传导给学生[6]。
(二)引导大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思
第 8 页 共 13 页
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集中体现,吸收了中外优秀文化的思想精髓,包含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指引全民族文化的方向和发展道路,使中国各族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上紧密团结在一起,是大学生应对各种外来文化冲击、提升文化自信的有力武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基础,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指导校园思想文化各项建设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激浊扬清,固本正源。培养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理性认知,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趋势,自觉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增强中华文化使命意识,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阵地,抵制错误思潮和腐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三)引导大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文化自信根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源头,大学生要能够准确把握自己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历程、本质和精髓,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推陈出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上,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要引导大学生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
第 9 页 共 13 页
化的精髓,比如要学习古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舍生取义的义利观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与深厚底蕴,从中得到中华文化的精神滋养。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优越感进而形成对本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上,大学生要学习古人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结合新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中华文化,探寻中华文化现代表现形式,并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和使命,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恒的魅力。
(四)引导大学生理性对待外来文化,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融合当今世界正处在全球化信息时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容和渠道也变得更加多样便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这就需要我们在发展好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以博大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引导他们用客观宽容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思想批评吸收,同时鼓励他们借鉴外来文,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勇于创新。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冲突也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之一,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和
第 10 页 共 13 页
捍卫者,也应该成为外来文化的借鉴者和批评者。要有广阔的文化视野,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文化冲突。同时,要培养大学生立足当前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坚持取长补短,不断创新发展相结合,使中华文化具有了现实基础和时代价值,同时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精髓,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增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念,让学生精准把握文化自信的动力源泉。
(五)繁荣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可以体现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同时体现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教育工程,需要国家和学校层面建立起与之相对应的长效机制。校园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培养的一个重要实践途径,校园文化可以给大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的基础上,学校要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在文化教育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大学生产生积极的文化情感创造条件,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同时,通过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教学活动中,可以发挥学生的文化创编能力,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既促进了校园文化
第 11 页 共 13 页
的繁荣,又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达到文化自觉的效果。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除了依靠营造繁荣的校园文化,还需要学校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融合新媒体的技术文化传播方式,提高教师传统文化教学素养,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全方位、立体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做到全员育人。
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体现了他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尊重和肯定,更体现出中国人的文化价值选择。文化的核心体现是价值观,文化自信的核心体现就是价值观自信。所以,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教育和培养是整个国家民族文化自信的关键。具体可通过引导大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性对待外来文化,繁荣校园文化等策略,教育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因而,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高度上来看,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017.[2]罗永宽,李燕.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与当代价值[J].文化软实力研究,2017,2(1:5-14.[3]吴文浩.文化自信融入大
第 12 页 共 13 页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14:80-82.[4]王宏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开创中国发展新境界——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体会[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5:7-14,121.[5]刘带.价值向度:文化自信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融合[J].教育评论,2017(8:80-84.[6]顾恩平.课程思政视野下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路径研究[J].阴山学刊,2018,31(3:107-112.
第 13 页 共 13 页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传递建党精神四、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体会篇6
新时代教师标准新时期大学生应如何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1 应该避免“狭隘的爱国主义”
个人的实际行动来维护自己国家的声誉和尊严、树立自己国家的形象。如果有人只想自己,不想国家和大多数人的利益,那么,对他的所谓爱国行动就要打上个问号。因为爱国不仅要有主观愿望,还应有客观效果。
可以说,一个人要想把朴素的爱国热情变成崇高的爱国品质,必须与一定的公民道德和公民意识结合起来。在爱国旗号下为所欲为的行为,不能称之为爱国的行为,因为理由正当、目的正确,不能证明手段正确。
有人提出应确立“冷静的爱国主义”。但我认为这与冷静、冲动没有关系。因为冲动、激动不代表能干违法乱纪的事,能为所欲为。对反社会、反人类的言论和行为表现出愤慨,这是自然和理性的,关键是看其表达的方式和手段是否正当。
另外,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曾明确提出,反对“狭隘的爱国主义”。我认为,这个观点在今天依然有指导意义。所谓爱国,不仅表现为爱自己的国家,还应表现为爱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
我认为,在看待其他国家的时候,还是应该区分政府与民众,区分政治、经济与文化。不能因为一个国家政府的政策错误,就反对这个国家的人民,也不能因为与一国的政治发生了摩擦,就否定两国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其实,爱国主义也具有时代特征,比如在反帝、反殖的过程中抵制外货。在当时的特定条件下,经济全球化尚未到来,商品流通是帝国主义打开别国大门的手段之一,因此,抵制外货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开放,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频繁,国家经济相互依赖,在这种情况下,抵制外货必定造成“两败俱伤”的后果。更何况,很难说清,一国的商品在恶化两国关系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综上所述,以下两类行为可以归结为不可取的爱国行为:一类是只想自己,不考虑国家形象和威望的行为;
一类是表达自己感情的手段和方法违反社会公德和法律。在爱国主义旗号下的过激行为与爱国主义无关。
2 爱国主义应理性而平和
页脚内容2
新时代教师标准
页脚内容2
推荐访问:建党 新时代 过程中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传递建党精神四、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体会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传递建党精神四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体会 论述大学生如何在新时代践行建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