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脱贫攻坚 >

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富民强县梦,——XX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时间:2022-06-26 18:0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富民强县梦,——XX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富民强县梦,——XX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完整版】

 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现富民强县梦

——XX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XX县委   XX人民政府

 

XX作为全省插花贫困地区,全域纳入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村52个,县级贫困村100个,贫困人口30109户75209人,其中一般贫困户19278户56082人、五保户5464户6061人、低保户5367户13066人。

一、高度重视,盯紧“一个目标”

县委、县政府紧盯“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目标,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四个切实”和全省脱贫攻坚动员誓师大会精神,引导全县上下达成“3年攻坚脱贫、2年巩固提升、同步全面小康”共识,打造“12345”脱贫攻坚体系,真抓实干,确保实现全面完成各项脱贫攻坚任务,与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2016年的脱贫任务是:2014—2015年14470人验收核查脱贫退出,2016年18042人脱贫销号、7个贫困村脱贫出列,659户2561人易地扶贫搬迁。

2017年的脱贫任务是:19个贫困村脱贫出列,6954户22573人脱贫销号,3583户5459人易地扶贫搬迁。

2018年的脱贫任务是:26个贫困村脱贫出列,6058户19663人脱贫销号。

目前,2016年的脱贫任务已经圆满完成。

二、重点突破,把握“两个根本”

(一)突出党建引领。按照习总书记“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的要求,做到“四抓四促”,推动形成“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的鲜明导向。一是“抓书记、书记抓”促脱贫攻坚。县、镇、村三级党组织书记层层签订军令状,县委、县政府每季度听取一次乡镇和相关部门党组织书记抓脱贫攻坚工作汇报,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把脱贫攻坚作为检验干部的主战场,完不成任务的乡镇、部门党组织书记,在本次县乡集中换届中不提拔、不重用、不调整。二是抓“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促脱贫攻坚。教育引导全县3.4万多名党员履行脱贫攻坚责任,满腔热情做好扶贫工作。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把活动现场搬到贫困村、田间地头,激励广大党员在决胜全面小康中立足岗位、奋发有为,在扶贫一线冲锋陷阵、建功立业,带领父老乡亲打赢脱贫攻坚战。三是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促脱贫攻坚。建立“三必”机制,即考核必考、述职必述、问责必问,基层党组织党建考核必考精准脱贫工作,重点考核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干部骨干带头作用;
乡镇党委书记述职必述精准脱贫工作,推动“一把手”责任落地;
精准脱贫工作排名末位的2个乡镇实行重点管理,由县委书记约谈乡镇党委书记,督促整改落实。四是抓干部建设促脱贫攻坚。突出抓贫困乡镇党委坚强有力,村党组织带头人个个过硬。结合乡镇换届,有针对性地选配9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担任贫困乡镇党政正职。选拔5名村干部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主抓脱贫攻坚工作。两年来,调整、配齐贫困村“两委”班子32个,调整村主职干部9人,举办村书记全员培训班2期,提升村书记“五种能力”(发展经济能力、改革创新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化解矛盾能力、带领群众能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突出资金保障。一是加大本级预算投入。建立财政专项扶贫投入逐年增长机制,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精准扶贫地方配套资金2000万元(比2015年净增1500万元),占当年新增财力的26%。二是盘活存量资金投入。发挥政策、项目、资金等各方面的聚合效应,2016年盘活统筹整合资金53115万元投入精准扶贫,其中整合资金46579万元,占87.7%。三是驻村帮扶自愿投入。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3个省级驻村工作队、15个市级驻村工作队、137个县级工作队、225个镇级工作队以及企业帮扶,共为全县380个村(社区)投入直接帮扶资金2648万元。四是创新扶贫小额信贷投入。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加大扶贫贴息贷款支持力度,2016年7月设立小额扶贫贷款风险补偿金600万元,按1:7放大贷款比例,激活农商行小额扶贫贷款2005万元。

三、精准发力,解决“三大问题”

(一)精准识别,解决“扶持谁”的问题。我们把精准识别作为脱贫攻坚的“第一粒纽扣”,紧紧抓在手上。2016年1月,创新精准识别“六步工作法”程序(农户申请、入户调查、群众评议、公示公告、乡镇审核、县级审定)和“4个3” 识别要求(三必到:“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驻村干部必须到户调查;
三必见:见人、见房、见粮;三必签:“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驻村干部必须在调查表上签字;
三公开:政策公开、评议公开、对象公开),切实把评议权、监督权交给群众。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标准,先后四次在省、市审计大数据平台精准比对,四上四下,及时清洗剔除虚假户1500户、瑕疵户645户,保留有房有车但因重病致贫、有情况说明且能作出合理解释的贫困户248户,确保精准识别,顺利通过了国家审计署、省审计厅对象精准专项审计。我县在全省率先推行运用审计数据平台比对农户基础信息成功识别贫困户的经验,在全省总结推广。2016年8月15日至18日,顺利通过了省纪委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工作专题督查,受到省政府的肯定。

(二)精准帮扶,解决“谁来扶”的问题。一是把精兵强将派下去。在市级领导联系1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基础上,县“四大家”领导每人联系1—2个乡镇、1—2个贫困村,每月驻村蹲点1次,解决具体问题。大力开展“万名干部包万户”活动,市、县、镇三级选派380名科局级干部和优秀青年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同时派出380个工作队,实现全县村(社区)全覆盖。“第一书记”兼任工作队长,任期3年,帮扶贫困户30109户,协调项目资金1.1亿元,定期通报“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开展帮扶工作情况,2016年4月,对12名优秀村“第一书记”进行了通报表彰,“召回”不合格“第一书记”23名。部门帮扶实行“不脱贫不脱钩”,“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不脱贫不撤退”,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二是把在外成功人士请回来。村级党组织从本籍成功人士中聘请402名村名誉主任,反哺家乡建设。两年来,村“名誉主任”帮助村里兴建项目238个,协调资金7800多万元。县委连续三年开展“XX籍外出人才十大‘三恩’先锋”评选活动,表彰了张健等30名“三恩”先锋,进一步激发了事业上有成就、经济上有实力、感情上有乡愁的在外成功人士返乡投身家乡建设的热情。三是把党员带动作用立起来。全国首创e+为民服务综合平台,开展党员技能帮扶、创业帮扶,举办集中培训班43期,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260余人。在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23个,党员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117家,建立特色产业基地86个,6357人入股合作社。全县163个村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其中21个贫困村。在农村党员中开展“六星”争创活动(理想信念星、带头致富星、帮扶群众星、家庭和睦星、邻里和谐星、环境整洁星),鼓励党员致富带头人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发挥农村无职党员的先锋作用,产生强大的示范辐射效应。

(三)精准施策,解决“如何扶”的问题。在深入调研、综合分析、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按照“五性”(经济性、便利性、生态性、益贫性、可持续性)要求,高起点编制了“四位一体”的脱贫规划体系(“十三五”脱贫规划和实施方案、2016年度脱贫计划、贫困村脱贫出列规划、贫困户脱贫销号计划),连续出台了17个政策文件,重点落实“5个七”:一是注重“七个”结合,将扶贫攻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深化农村改革相结合,与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相结合,与“圣地车都”发展战略相结合,与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与法治平安XX建设相结合,打出一套扶贫攻坚“组合拳”;
二是实施“七子”工作法,定好靶子,梳好辫子,结好对子,找好路子,筹好票子,造好册子,建好班子;
三是发展“七特”产业,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重点支持发展食用菌产业、优质粮油种植业、果蔬茶种植业、草食畜牧业、特色水产业、光伏发电产业、乡村旅游业等特色产业;
四是打造“七要素”产业链,全力推进“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科技(技能培训)+金融(小额扶贫贷款)+市场(电子商务)”扶贫开发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五是解决“七难”问题,着力解决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行路难、吃水难、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

四、统筹协调,实施“四大工程”

(一)政策整合工程。落实资金、项目、招投标、管理、责任“五到县”政策,县财政增设预算单元——精准脱贫资金整合专用账户,按照“三整合”方式(脱贫规划引导整合、脱贫项目主导整合、产业发展融入整合),实行跨部门、跨年度、跨层级整合,“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大类别间统筹、打通用于脱贫。制定了资金整合管理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确保精准脱贫整合资金物理隔离、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台账管理、精细核算。按照县负责“三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核查、统一验收)和乡镇负责施工招投标等方式,落实责任,合力推进,项目选准一个,建设一处,辐射一片,带动一方。

(二)主体带动工程。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体化扶贫思路,筛选培育一批有脱贫能力、有社会责任的市场主体参与结对帮扶。探索实施了“企业+精准扶贫”模式,企业+产业发展扶贫、企业+易地搬迁扶贫、企业+就业增收扶贫等效果良好,变企业的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为推动贫困村发展的动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对自愿参与脱贫帮扶的市场主体每带动一户贫困户给予10万元的扶贫贴息贷款支持,提高他们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目前,全县已有100多家市场主体与2000多户贫困户签订了帮扶协议,其中易地扶贫搬迁户1000多户。

(三)项目引领工程。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重点抓好食用菌、林果、油茶、中药材、特色养殖、光伏发电、乡村旅游等七大特色产业。鼓励贫困户以土地经营权、生产工具、农业设施、扶贫到户资金等参股到新型产业项目,创新“土地流转得租金、资产入股得股金、基地务工得薪金、委托经营得酬金、超产提成得奖金、订单种植得售金”的“六金”产业扶贫模式,帮助有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全县脱贫的6000多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六金”方式增收,实现稳定脱贫。

(四)机制创建工程。一是责任倒逼机制。县扶贫攻坚指挥部下设的7个专班按照到镇、到村、到户、到人的“四到”模式硬化脱贫任务,列出脱贫户数、人数清单。县、镇、村层层签订军令状,按照到镇、到年、到村、到户、到人“五到”模式硬化脱贫任务,列出任务分解表,实行挂图作战,确保责任上肩、任务落地。二是会战推进机制。县“四大家”班子成员带头调查摸底、办点示范、结对帮扶,指挥部切实承担起大本营、作战部职责,各乡镇、村切实承担起战区和战场之责,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作为主力军、先锋队,全面完成走访调查、数据核实、精准识别等工作,全体党员干部及社会各界人士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脱贫攻坚合力。三是痕迹管理机制。完善贫困户脱贫销号痕迹管理机制,分级建立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等档案资料,分类细化贫困户家庭人数、家庭收入、健康状况、住房安全等家庭基本信息,一户一档,一户一策,做到村有册、镇有薄、县有档,经得起群众认可、公众质询、历史检验。四是考核督导机制。按照省、市脱贫计划及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验收办法,组织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两代表一委员”进村入户,逐项核查,严格评分,做好县级脱贫考核验收预演,查漏补缺,做实脱贫“精准、稳定、持续”文章,以政策落地、竞进提质取信于民。

五、积极推进,落实“五大行动”

(一)产业发展扶贫行动。一是光伏产业。着眼于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增收,相继实施了“光伏52”“光伏100”“光伏3000”工程。“光伏52”,即率先为5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每村新建了50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2015年12月底前全部并网发电,2016年共发电377.65万度,实现光伏电费收入257.63万元,平均每村5万元;
“光伏100”,即100个县级贫困村完成了每村50千瓦项目备案申报工作,目前正在启动项目建设;
“光伏3000”,即借助市级融资平台贷款19.8亿元,为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设5千瓦光伏电站,年增收3000元。10月24日,XX作为全国插花县代表,县委书记毕道丽应邀参加了国务院扶贫办光伏产业扶贫座谈会。二是“短平快”产业项目。着眼于立竿见影见成效,根据2016年脱贫人口数量,及时将中央、省、市、县专项扶贫资金测算拨付到各乡镇,支持发展食用菌、土鸡、黑毛猪等“短平快”项目。为2016年出列的7个贫困村每村安排产业奖补资金20万元,其他贫困村每村安排产业发展资金10万元,支持贫困村脱贫出列、贫困户脱贫销号。三是中长期产业项目。着眼于强基固本保增收,以特色产业推进“3X1X1”中长期种植业、养殖业项目落户。围绕全县已形成的食用菌、油桃、葡萄、油茶、蓝莓、油用牡丹、三黄鸡、黑毛猪、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用3年时间、每年带动2000—5000户、每户扶贫到户奖补不少于1000元、3—6万元扶贫贷款、户平增收1万元,帮助有劳动致富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实现稳定脱贫。

(二)危改搬迁扶贫行动。2016年安排危改搬迁资金1.23亿元(盘活存量资金752万元,整合资金11536万元),其中异地搬迁资金1.09亿元,危房改造资金1374万元,完成了53个集中安置点、124个分散安置点房屋主体、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组织1417户3047人易地搬迁,已有1167户2856人搬迁入住,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659户2561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同时,完成了15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

(三)助学扶智扶贫行动。安排助学扶智资金2485.7万元,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免除学费和生活费补助政策,实现了各个学段全覆盖。一是学前教育阶段,对贫困家庭在园幼儿,按每生每年1000元标准,发放补助资金115万元;
二是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按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1250元标准,补助生活费1201.7万元;
三是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按每生每学期免学费900元、国家助学金2500元标准,发放补助资金228万元;
四是职业教育阶段,按中职学校每生每年免学费2000元、国家助学金2000元的标准,发放补助资金603万元;
按每生3000元补助标准,为建档立卡贫困中高职学生发放补助资金120万元;
五是大学教育阶段,按每生5000元标准,为205名秋季新入学贫困大学生发放补助资金96万元。同时,安排“三支一扶”资金122万元,支持“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到基层服务、贫困村工作

(四)医疗救助扶贫行动。安排医疗救助资金2727万元,其中盘活存量2009.44万元、整合资金717.56万元。一是从8月3日起建立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医疗救助系统,现已有47579人次享受了新农合住院合规费用报销提标20%的政策;
二是加大门诊救助力度,报销金额1806万元;
三是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
四是实施贫困人口大病救助政策,其中五保户3万元、贫困户2万元;
五是目前正在实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工作,解决贫困户看病贵、因病返贫问题。

(五)政策兜底扶贫行动。一是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低保补助标准由2015年的2400元/年提高到2016年的3255元/年,为2016年6029户10523人农村低保对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3071.6万元。二是五保供养实现了全覆盖。供养标准由集中供养每人每年4200元、分散供养每人每年2400元提高到集中供养、分散供养对象都为每人每年7000元。2016年为农村五保对象6948人(集中供养对象2158人、分散供养对象4790人)发放五保供养金5341.1万元。三是医疗保障帮扶机制不断完善。农村低保户、特困供养对象等贫困人员参加2017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个人缴费部分全部由民政部门全额资助,共计资助全县困难群众17714人,缴纳新农合费用265.71万元。2016年,对农村低保对象、分散供养五保对象按200元每人每年的标准、集中供养五保对象按1200元每人每年的标准发放门诊费,全年共计为17471人发放门诊费565.22万元。对农村低保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且在大病保险起付线以下的合规费用的救助比例由50%提高至70%,年度救助封顶线由5000元提高至7000元,超过大病保险起付线以上的费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年度封顶线为3万元。特困供养人员的救助比例由60%提高至在大病保险起付线以下的费用全额兜底,超过大病保险起付线以上的费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年度封顶线为3万元。同时将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和因病致贫家庭中的重病患者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2016年通过各种形式医疗救助18829人次,共计759.6万元。

 

推荐访问:脱贫 攻坚战 攻坚 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现富民强县梦 ——XX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工作开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