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学习强国 >

创新完善社区“大党委”制

时间:2022-08-04 10:2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新完善社区“大党委”制(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创新完善社区“大党委”制(完整文档)

 

 创新完善社区“大党委”制

  创新完善社区“大党委”制全面提高区域化党建工作水平

  近年来,我们适应城市化加速推进、经济社会加快转型的区情实际,坚持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突破,积极探索具有奎文特色的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路子,建立推行了社区“大党委”制,有效提升了区域化党建工作水平,夯实了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为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我区创新推进城市社区党建的动因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我区和许多城市中心区一样,社区组织结构、人员结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城市基层党的建设提出了新挑战。一是政府公共服务不均衡“管不全”。由于大量行政村变成城中村和近郊村、大量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大量新经济社会组织融入城市社区,形成了一定区域内农村、城市社区、各类经济社会组织交错“杂居”的状态。而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大多集中在城市社区,广大农村普遍处于一种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状态,公共服务存在“缺位”和“短腿”,城乡一元结构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二是管理运行体制不理顺“管不着”。虽然城中村、城市社区、各类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社会组织汇集城市,但在

 管理体制上条块分割明显。机关企事业单位多由上级党委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管理;新经济社会组织实行的是主管部门、行业和属地管理;城中村和近郊村基本上是自治管理,与辖区内的各类单位主要是团结协作关系;城市社区实行居民自治,虽然建立了“社区党建联席会议”等协调议事机构,但由于这些机构比较松散,工作推进缺乏抓手,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格局难以形成。三是社区服务资源不充足“管不了”。随着各类社会人大量涌入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社会管理功能和服务职能逐步转入社区,对社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社区服务资源滞后群众所需、“小马拉大车”、“想管却管不了”的问题一度比较突出;而与此同时,驻区单位服务资源只对内开放,处于相对“闲置”的状态,有效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四是个别党员参与意识不到位“不好管”。部分居住在社区的在职党员、驻区单位党员、新经济社会组织中的党员社区意识不强、参与热情不高。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抓住了社区就抓住了城市工作的根本。形势任务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从守旧思维和工作禁锢中解脱出来,对传统的城市社区党建运行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党建工作的新突破推动全局工作的新提升。

 二、我区创新推进城市社区党建的主要做法

  我们立足奎文实际,坚持以党建为龙头、以社区为平台、

 以党员为主体、以活动为纽带,统筹谋划,科学运作,探索实行了社区“大党委”制,初步构建起“体制理顺、管理有序、资源融合、服务一体”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优化组织设置,实现布局网格化。按照 6000 户左右的规模和 10 分钟服务半径,以街、路、巷、河为界,将全区所有村庄、社区、驻区单位调整为 42 个大网格,在网格内成立社区“大党委”,将村、居、新经济社会组织和驻区单位等党组织全部纳入管理范畴。以社区“大党委”为依托,实行“点、线、面”相结合的组织设置模式,根据党员从业性质、爱好特长、志愿服务内容、身体状况等,打破行政隶属界限,灵活组建交流提升型、便民服务型、维护稳定型、经济发展型、和谐共进型等各类功能型党支部。同时,依托市场、楼宇、园区、商圈、协会等,按照“X+1”模式建立党支部,切实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目前,全区成立社区“大党委”42 个,实现了 100%全覆盖,已建立功能型党支部 133个、楼宇楼栋党支部 186 个。

  明确功能定位,实现职责明晰化。“社区大党委”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通过“四推一选”的方式确定。即由村居民代表、直管党员、在职党员、驻社区单位和新经济社会组织中的党员,从社区党员中推选产生党委班子候选人,然后召开社区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社区“大党委”班子。为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我们对其工作

 职责作了明确规定,主要是审议决定社区党建重大事项,决定社区建设与管理重大问题,领导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团结、组织、发动党员群众积极投身社区建设以及对社区各类成员进行服务、管理、协调和监督。其中,社区“大党委”对辖区内村居、新经济社会组织及无上级主管单位的企业党组织实行直接管理;对上属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企业党组织实行双重管理,不干涉其党建工作和职能业务。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评先树优时,必须事先书面征求社区“大党委”的意见,未征得同意,不得评选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

  完善运行机制,实现程序民主化。一是建立“1+3”组织模式。在社区“大党委”领导下,建立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委员会和社区监督委员会,制定了社区党委会议制度、社区党委与社区委员会议事规则、社区事务决策等 15项规章制度。对涉及居民群众、驻区单位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社区党委受理后,由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采取票决的形式进行决策,由社区委员会负责执行。二是实行“双诺双述双评”。每年初,社区党委与驻区单位签订双向服务承诺书,推行契约式管理,促进社区资源社会化共享。年底组织召开“双述双评”会议,双方分别述职,双向打分评议,驻区单位的评议结果反馈给其上级党组织,社区党委的评议结果作为街道党工委考核社区工作的重要依据。去年,300 多名社区党委班子成员进行了述职述廉,满意率达到 98%以上。三

 是试点建立社区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在东关街道试点建立社区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社区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实行年会制,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由社区党委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征求党代表意见建议。社区党代表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 3 年,通过“两推一选”的办法产生。建立党代表视察制度,定期不定期组织党代表,就社区党建、平安、民生、环境等进行视察,调动了党代表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

  落实保障措施,实现管理科学化。在调度考核上,区里成立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街道建立“街道党建联席会”,定期对社区党建工作进行研究调度,将社区“大党委”建设纳入街道党工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述职重要内容,实行重点调度,重点考核。在人员引进上,通过考选、招聘等方式选拔社区干部,积极吸收优秀社区工作者和大学生“村官”参与社区工作,优化社区人员队伍结构。在经费保障上,按照每户 20 元的标准拨付社区“大党委”办公经费,同时每年从区管党费、干部教育培训经费中列支 50 万元作为社区党建专项经费,并按每名党员 100 元的标准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拨付党建经费,区财政每年还拿出 200 万元资金,通过以奖代补政策,支持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职能部门进入社区开展工作时一并解决相应经费,确保社区工作有序推进。在作风建设上,深入开展以“老实做人、扎实做事”为主要内容的“两实”

 作风集中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以优良的作风扎根基层,奉献社区。

  搭建载体平台,实现服务均衡化。区委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引导广大党员在服务群众中争先进、当先锋,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一是成立社区服务中心。在每个网格内高标准建立社区服务中心,设立计生、劳动、民政等窗口,26个政府职能部门全部实现了服务职能进社区,对辖区内居民及单位实行“一站式”服务,实现就医、托幼、养老、购物、休闲、健身、救助、调解“八不出社区”。二是建立“四站两岗一家”。在社区服务中心建立社区党员之家,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在职党员管理站、直管党员活动站、党员志愿者工作站,加强对党员的分类教育管理。同时,建立“党员谈心岗”、“党员先锋岗”,积极开展党员谈心和争创“党员先锋岗”活动。三是建立“党员服务联盟”。将辖区内的党员志愿者队伍、青年志愿者队伍、顾问团等各类志愿服务队伍纳入服务联盟统一管理,建立了 46 个“党员服务联盟”,并在“党员服务联盟”及各类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上建立党组织,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家政服务等便民业务,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三、我区创新推进城市社区党建的初步成效

  通过推行社区“大党委”制,城市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凝聚起了干事创业、科学发展的

 强大合力。一是实现了区域范围内党组织管理全覆盖,开辟了社区党建工作新路径。通过建立社区“大党委”,将全区所有社区居委会、544 家驻区单位党组织全部纳入社区党委统一管理范围,特别是将 196 名优秀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选入社区“大党委”班子,他们在政治上有地位、说话上有份量、协作上有影响,使社区“大党委”的政治、组织、工作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有效提升了社区党组织横向协调、纵向领导的权威性,巩固了党在城市社区党建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开创了区域化城市社区党建新格局。二是加大了公共服务投入力度,和谐社区创建水平得到了新提升。以社区党建工作创新为契机,我们组织开展了“社区提升工程”,全面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政策倾斜和投入力度,为社区“大党委”开展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两年多来,全区累计投资 7600 余万元,新建、扩建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 36 处,全区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 95%;累计投资 3.2 亿元,开展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四化”建设,全区新增绿化面积 22 万平方米,夜景亮化综合整治 65 处,完成城市拆迁和拆旧改丑 50 万平方米,先后对 31 个旧小区、50条背街小巷进行了改造提升,城区全日制保洁面积达到 420万平方米;组织开展了文明城市创建、“进万家、送温暖、促和谐”、“服务民生面对面”、和谐邻里节等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实施优质教育、就业帮扶等“十大民生工程”;强化街

 道、社区群众诉求中心建设,出资 1000 余万元,创新实施“民情巡访”工程,公开招考 371 名民情巡访员,配备民情巡访车 85 辆,构建起了联调、联防、联勤、联治、联管、联创“六联”工作机制和为民服务网络,广大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三是增强了各级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重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社区“大党委”制的推行,使社区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广大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驻区单位和广大居民群众支持党委政府工作、服务奎文发展的自觉性显著增强,有效推动了重点工作的开展。XX 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11.2 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财政总收入 21.3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1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8.6%和 32.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2.8 亿元,同比增长 19.4%。目前,全区 90%的城中村实施拆迁改造,去年累计完成拆迁 120 万平方米,开工建设280 万平方米,农村住房楼房化比例达到 70%以上;全区已有 42 个村完成改制,4.7 万村民转为股民,可量化资金达27.8 亿元,今年 5 月前可全部完成改制;全区 59 个行政村全部完成“撤村设居”工作,7.5 万农民全部转化为市民,基本实现了在身份、居住、就业、保障等方面的全面市民化。

推荐访问:创新完善社区“大党委”制 党委 完善 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