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深入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深入学习中央一号文件5篇
【篇一】深入学习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一号文件点名 “生猪期货”前景光明
牛年到,猪来了。在钢材、稻谷期货被“金融30条”点名后,生猪期货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里,首次明确提出采取期货交易等措施稳定发展生猪产业。这是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提及采取期货交易稳定发展生猪产业的说法。业内人士表示,推出生猪等在国民经济中作用显著的期货品种,已成为实现我国农业发展的头等大事,中央政府对于期货市场在生猪产业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态度明确,生猪期货的前景将十分光明。
“从宏观经济看,生猪期货对国计民生有着重大意义;从市场角度看,生猪期货将大大推进相关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现在推出非常有必要。”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说。 采取期货交易稳定发展生猪产业 《意见》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首次连续6年发布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意见》的第二条“稳定发展农业生产”中,出现了“采取市场预警、储备调节、增加险种、期货交易等措施,稳定发展生猪产业”的语句。这是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提及采取期货交易稳定发展生猪产业的说法。 “生猪期货是目前期货市场新品种里研发和准备最成熟的,可以说是万事俱备。”胡俞越表示。据了解,生猪期货质量标准和相关规则已经制定并进行了充分论证。此前,大商所还联合地方政府和有关方面在武汉和广州两地开展了生猪期货模拟交割,上市生猪期货的条件已经具备。 渤海期货公司农产品分析师邵远慧分析指出,一号文件的表述,说明推出生猪等在国民经济中作用显著的期货品种已成为实现我国农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新湖期货公司农产品研究中心经理时岩表示,这是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提及采取期货交易稳定发展生猪产业的说法。这说明中央政府对于期货市场在生猪产业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态度明确,生猪期货的前景将十分光明。 专家:推出生猪期货迫在眉睫 “多不得,少不得,不多不少很难得,这就是生猪的特点。”胡俞越说,从国计民生的角度看,推出生猪期货非常有必要。生猪与CPI的关系很密切,猪肉价格的涨跌对CPI的影响显而易见。生猪既关系到城市人口的消费,又关系到农民增收。如果说生猪期货在国外的意义还不算很大,那么作为生猪消费和生产的第一大国,生猪期货对于我国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 “我们对于生猪的调控还是传统方法比较多,没有借助市场价格的调控手段,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胡俞越说,利用期货工具,能有效规避风险,避免价格的暴涨暴跌,有效缓解市场压力。生猪期货的推出,就能从市场机制层面解决“猪贵伤民”、“猪贱伤农”问题。“生猪的存栏有一定周期,我们以前只是用储备手段,效果不一定好。” 业内人士表示,生猪期货价格信息具有超前预期性,政府可以参照这一价格去科学把握生猪市场供求关系变化,适时制订应对政策或调整生猪储备规模、布局与结构,科学引导生猪产业发展。 “散养率高,这是生猪的第二个特点。”胡俞越说,推出生猪期货,有助于推进生猪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市场化,能让更多生产企业、加工企业、贸易企业进入交易。胡俞越表示,生猪期货的推出,不是让个体的农民去参与期货,而是能促进一些大型养猪场参与期货保值交易。“我们每推出一个期货品种,都大大推动了相关产业,有色金属、大豆都是很好的例子。” 业内人士表示,采取上市生猪期货这种金融手段是实现农户和企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的好办法;能帮助生猪养殖户和屠宰、加工企业有效回避价格波动风险,锁定预期利润;更可以吸引更多各层次的投资者积极入市参与交易,活跃期货市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农业结构体系。 业界:非常欢迎生猪期货 “我们多次以各种方式表达了企业非常支持欢迎这个期货品种,”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跃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生猪生产存在一个问题,即市场风险较大,价格波动大。“主要是我们没有整个产销的预警体系,究竟存栏多少,市场需要多少,价格是什么,销路怎么样,这些都没有体系。纯粹是一个小生产体系,与市场没办法衔接。价格有时像过山车一样,高的时候吓人,低的时候又很低。” 张跃文表示,生猪期货对稳定生产有好处,这是最大的功能。“比如能知道明年一月份生猪价格是多少了,这就能很好指导生产。”张跃文表示,作为搞生猪的上市公司,生猪期货推出后,毫无疑问会积极参与。 “我在四川开会的时候,生猪业的老板们都表示很欢迎生猪期货,非常欢迎期货业进来。”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副秘书长锦继中表示,一号文件中提到了采取期货交易稳定发展生猪产业,是非常好的消息。“期货产品出来,无形中就有更多人来帮我们分析市场了。” 锦继中表示,生猪市场价格波动是肯定的,要用概率的角度去分析随机事件是很困难的,这就需要让更多的人参与市场分析,而且最好是利益攸关者。“比如期货公司、投资者,让他们去了解供求关系、了解价格时机、了解产业集中化程度、了解国外资本的进入。”锦继中说,生猪企业即便不参与期货,也可以把期货市场当成风向标,而这个风向标要比传统方法灵敏得多。“比如说哪里有瘟疫了,小猪死亡率多少,也许做期货的比我们了解得更多。”
【篇二】深入学习中央一号文件
历年中央“三农”一号文件回顾
“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该文件在国家全年工作中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地位。一号文件中提到的问题是中央全年需要重点解决,也是当前国家亟需解决的问题,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
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有名词——“五个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年至2015年又连续十二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1.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 “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名为《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 “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2、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出台。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文件就农村发展多种经营、商品生产等问题提出了“两个转化”、“三个一点”的新政策。即促进农业从自给自足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
党和政府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力求做到:思想更解放一点,改革更大胆一点,工作更扎实一点,保证“两个转化”加快速度进行下去。
3、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为鼓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资,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的产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允许农村社会资金自由流动,允许农民经商,发展社队企业。此后,中国农村出现了一个新名词:“乡镇企业”。
4、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第四个一号文件。文件的中心内容:一是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逐步把价格放开;
二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逐步实现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取消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标志着我国农村从此进入全面发展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5、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1986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即第五个一号文件。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农村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加以解决;
针对农业面临的停滞、徘徊和放松倾向,文件强调进一步摆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村改革初期一系列中央一号文件的历史使命告一段落。
6、2004年1月,针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央下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
7、2005年1月30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七个 “一号文件”。文件要求,坚持 “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8、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第八个 “一号文件”。这份2006年中央 “一号文件”显示,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将迈出有力的一步。
9、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九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10、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十个一号文件。《意见》共分8部分,约15000字。包括: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
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
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
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11、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意见》共分5部分,约11000字。包括: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稳定发展农业生产;
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
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12、2010年1月31日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强化“三农”工作的好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原则和措施:对“三农”投入首次强调"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这一要求不仅确保"三农"资金投入的总量,更确定了比例要稳步提高。扩大了马铃薯良种补贴范围,新增了青稞良种补贴,实施花生良种补贴试点,把林业、牧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首次纳入补贴范围。首次提出要在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拓展了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政策性资金将有更大的"三农"舞台。大幅度提高家电下乡产品的最高限价,允许各地根据实际增选一个品种纳入补贴范围,补贴对象也扩大到国有农林场区职工。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补助资金,提高产粮大县人均财力水平,这将有利于提高我国800个产粮大县的种粮积极性,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13、2011年1月2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全文约8000字,共分八个部分30条,包括: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定位;
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
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
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
14、2012年2月1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中央一号文件。一号文件突出强调部署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
15、2013年1月31日,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年聚焦“三农”。
对过去十年我国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结,突出强调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基本经营制度优越性,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
16、2014年1月1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全文约10000字,共分8个部分33条,包括: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改善乡村治理机制。
17、2015年2月1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布。全文约12000字,共分5个部分32条,包括: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
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定位。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相信在文件部署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有望加快推进。
18、2016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篇三】深入学习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一号文件学习心得体会
明确水利的战略地位,是关系水利事业长远发展的基本问题,也是出台治水兴水政策的重要依据。水利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中能不能摆上应有的位置,关键看对水利认识的高度、重视的程度、投入的力度。
我们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
对水利的地位作用作出过经典论断和精辟阐述。早在1934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末,中央明确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进入新世纪,中央又与时俱进地提出“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这些重要论断,反映了我们党对水利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阐明了做好水利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对促进我国水利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形势深刻变化,水安全状况日趋严峻,水利内涵不断丰富、功能逐步拓展、领域更加广泛,传统任务与新兴使命叠加,现实需要与长远需求交织,水利对全局影响更为重大,地位更加凸显。
首先,水利是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屏障。防洪保安历来是治国安邦之要。经济越发展,财富越丰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始终绷紧防洪保安的弦。面对气候变化带来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的趋势,防汛抗洪压力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艰巨,务必夯实打牢防洪保安的大堤。
其次,水利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水是支撑经济活动的基础性资源。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迅猛增长,水资源短缺日益加剧,成为许多地方发展的瓶颈制约。不把水利的文章做好,经济建设就难以为继;
不把节水的文章做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失去了重要依托。讲发展、搞建设,务必水利先行,量水而动。
第三,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兴,五谷丰。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关键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
改变靠天吃饭局面,根本是兴修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解决×亿人的吃饭问题,决不能单靠风调雨顺,根本出路在于大兴水利强基础,提高抵御自然风险、旱涝保收的能力。
第四,水利是生态安全的源头保障。水是生命之源,水秀才能山青。生态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水的问题,有的是少雨缺水带来的,有的是水土流失造成的,有的是水质污染引发的。保护和改善生态,治水改水是基础和关键。
第五,水利是民生改善的紧迫要务。保障人民群众有水喝、喝上干净水,是维系生命健康的头等大事,是与群众利益最直接、最紧密的民生工程,是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当务之急。许多地方随着水源变化、水质污染,不仅农村存在大量饮水不安全人口,而且城市居民的饮水保障也出现了问题。饮水安全的社会关注度空前提高,保障百姓吃水用水的压力越来越大,提高饮水安全保障能力十分紧迫。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立足国情水情变化,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系统阐述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第一次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这些重要论断是对水利发展阶段特征的科学判断,是对我国长期治水兴水经验的提炼总结,是我们党对水利工作认识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对统一全党思想、形成全民共识、凝聚全社会力量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新形势下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这为我们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明确了努力方向、战略重点和基本思路,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到水利事业的各个领域。
导性的要求,既鼓舞人心、令人振奋,又符合实际、切实可行。
总结治水兴水伟大实践,把握新形势下水利建设规律,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个坚持”的基本原则,即坚持民生优先,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人水和谐,坚持政府主导,坚持改革创新。这些原则是多年水利工作实践的结晶,是全党全社会治水兴水的思想基础,必须在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实践中把握好、坚持好。
2018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水利事业迎来又一个春天的重要机遇期。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乘着中央一号文件的东风,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完整理解中央精神,准确把握中央要求,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水利的地位和作用,务必把中央的要求转化为推动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新办法,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更大贡献。
今天,相对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在马克思看来,划分一个时代,不在于生产什么,而要看用什么来生产,是工具的变化引发了时代的变革。但时代交替并不是简单的工具性改变,更为重要的是使用工具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变更发生了质的改变。就像人们曾经用斧头砍树,后来又用锯来锯树,不仅“锯”代替了“斧头”,而且使用方式也由“
砍”变成了“锯”。同理,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化工具在机构编制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机构编制管理的模式,也应该做出调整和创新,否则将会严重影响机构编制管理的成效。结合对信息化和机构编制管理的认识与理解,笔者认为,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模式,要以实现“五化”为目标。
一、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实现联动化
机构编制管理处于行政管理的源头位置,但其自身的能力和资源有限,需要组织、人事、财政等相关部门随后拿起管理的接力棒,才能有效完成整个行政管理过程。就当前现状而言,机构编制管理部门与组织、人事、财政等行政部门,在事实上经常处于相对分离的割据状态,虽有业务联系,但联动效果不能有效实现。其主要原因是数出多门,本该在人事、财政等管理环节作为工作依据的编制信息不能实现有效共享,同时也没有相应保障措施来维护编制的法规性尊严。因此,亟需在部门之间构建一个协调配合、资源共享的联动管理机制,而不是相互争权、彼此冲突的耗散机制;
同时,就机构编制部门本身来讲,也需要建立并完善一套包含申请、审批、核准、公示、督查、处理、反馈等递进的管理流程,让管理无处不在,才能真正管住、管好并用活有限的执政资源。
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通信技术等信息化手段的广泛应用,尤其是网络的介入,把行政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都联结到了一起,就像一个有机体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管理效应,随着制度的健全,正在逐渐形成,至少已经从技术角度为机构编制信息共享和联动管理提供了平台。目前,中央编办研发的《实名制管理系统》,吉林省编办正在建设并应用的《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都是为达到联动管理效果,实现管理的协调、配合和制约而开发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吉林省编办独立设置后才出台了审办分离的管理措施,以及空编使用的管理规定。从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了机构编制管理的联动效果:过去虽然也规定空编进人必须符合相应的结构标准和职数要求,但是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很难实现这一管理目标;
现在,有了《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则可轻松实现这一目标了。随着《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功能的健全和配套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凡与机构编制相关的信息都将逐渐统一由系统来管理,以彻底解决数出多门的问题。凡涉及机构编制管理的业务内容也将统一通过系统来办理,以达到数据共享、根除底数不清的问题。届时,机构编制管理的联动局面自然也就形成了。
二、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趋向质量化
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是机构编制管理的核心内容。每一名机构编制工作者都知道,要依据职能设定机构,依据机构核定编制,但依据什么来确定职能呢?从编制管理学角度讲:“职能的产生取决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以,应该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来确定职能。但要掌握始终处于变化中的社会发展客观需要,仅靠数量有限的机构编制工作者,无论在人力上,还是在能力上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实际工作中的机构编制管理,只能相对偏重于事前审批,而审批之后的效能管理以及审批之前的职能确定等工作环节必然会受到弱化,导致机构编制管理中出现一些漏洞,造成超编、混编、混岗、吃“空饷”、底数不清等问题也就不可避免了。
今天,电脑代替了人脑可以无限存储并处理我们需要的各种资料,互联网可以随时提供我们需要的各种信息。联网后的《实名制管理系统》和《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可以让管理触角伸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基于这样的信息化背景,机构编制工作完全可以由阶段式管理走向全程控制。吉林省编办已经提出,今后不仅要管数量,更要管质量。今年,独立设置后的吉林省编办非常忙,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工作多了,而是因为新的机构编制管理模式正在形成过程中,目前已经完成的机关基本制度建设、基础资料政策法规的收集整理、机构改革成果的检查验收、机构编制信息的核查以及正在进行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情况调研,都是为实现“质量化”的管理目标而做的基础性工作和积极的努力。随着信息化手段在机构编制管理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调研工作变得越来越高效和快捷,机构编制管理也越来越客观和科学,单纯的数量审批式管理正在逐步趋向包含职能研究和效果评估的质量化管理。
三、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实现同步化
统计工作是机构编制管理的一项基本业务,也是检查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重要手段。过去,人工的统计方式不仅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 ,有时还会出现为了掩盖管理问题而人为修改统计结果的情况,更为不可避免的是,等到统计结果作为管理者决策依据时候,实际工作中数据已经发生了改变,因此决策依据的只能是相对准确的统计结果。决策的滞后必然会带来管理的滞后。可在今天,网络时间处于一种无始无终的状态。随着《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和完善,政府专网的联通,
尤其是随着机构编制业务办理与中心数据库的联通,机构编制信息会随着业务的办理,自动同步更新到中心数据库中。目前,吉林省编办正在将各类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等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中。机构编制网络数据库健全以后,同步动态的机构编制管理模式自然也就形成了。那时,统计将不再是一项基本业务,更不用由专人来管理了,因为机构编制工作基础信息健全后,相关的管理信息时时都会自动更新。可见,在信息化背景下,基础信息的建设工作尤为重要。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内,要把信息的建立与完善做为机构编制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编制人事财政经综合管理系统》的应用,并不意味着机构编制管理范围的扩大,其主要目的在于确保管理的效果,体现机构编制的法规性。因此这套涉及编制、人事和财政等部门的综合管理系统仅限于编制部门使用还不足以达到同步的管理效果。通俗地讲,在《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的使用上,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机构编制相关信息的全面与准确,人事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对号入座,依据机构编制情况来配备人员,只有在此基础上,财政管理部门才能在相关的管理环节上有所依据,并体现出编制的法规性,实现同步化的管理目标。
四、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走向机制化
机制与体制同属制度范畴,但机制不同于体制,体制是形之于外的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制度体系,它通过组织行为实现其特定目标。例如,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从政府的组织设置上就可以看出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分级管理体制,这次的大部制改革以及省管县的设想都属于体制层面的调整。而机制是形之于内的由不同要素组成的制度系统,它通过要素间的相互协调来实现其特有的功能。例如,交通路口的摄像头,表面看就是一个摄像装置,但其实是一套交通管理机制,它是由摄像头、网络以及影像处理程序和配套的交通管理规定等要素组成的。在这一机制面前,首先是不敢违反,其次是如果不小心违反了就一定会受到惩罚,这是机制不同于一般制度规定的约束功能。吉林省编办正在逐步完善的《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是为解决超编、混编、吃空饷、数出多门、底数不清等问题,而建立的包括编制、人事、财政信息的综合管理机制。从理论上讲,人事调整一定要用到编制,财政拨款必须要依据编制,这是编制的法规性体现,但要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贯彻,仅有规定是不行的,因此在启用《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的同时,除了制定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外,还要在管理实施过程中设置相应的管理环节,让管理工作只有通过系统处理才能正常运行,就像车辆必须通过装有监控装置的路口一样,管理的目标自然也就实现了。由于这类机制只有在计算机、信息处理程序和网络等信息化工具的基础上才能建立,所以完全有理由说机构编制管理的机制化建设是信息化时代带给我们的必然选择,它让人力做不到的事情变得可以做到了,让人力不能控制的事情变得可以控制了。
利用信息化工具进行机构编制管理的机制化建设并不仅限于横向的部门之间,纵向的、甚至是纵横交错的管理模式,在网络面前都将不是难事。通过网络,上级可以随时对下级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下级也可以及时掌握上级的管理动态。甚至不同部门、不同级别的机构之间,只要存在着共享信息,就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相应的机制来保障管理效果的实现。但是信息化手段本身并不是万能的,只有在科学配套的管理制度支撑下,才能真正起到机制的制约与保障作用。
五、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转向服务化
今天,我们正在创建服务型政府。但是,信息不对称意味着的是地位的不平等,地位不平等,服务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政府垄断并控制着各种管理资源的条件下,尤其是机构与编制管理信息被做为一种秘密资源进行管理的背景下,服务是无从体现的。目前,吉林省政府一方面将带有管理性质的审批职能从相关部门逐一剥离,成立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政务大厅,从体制上在转向服务化;
另一方面,机构编制管理的信息也正在由政府垄断并控制的封闭状态转为向广大人民群众公开的开放状态,从客观上正在形成地位平等的服务局面。在大家都掌握信息、了解政策的情况下,我们拥有的不再是管理的权力,而是肩负着服务的职责,因此工作实质就是服务,服务意味着要走出去,而不是过去的等着人家找上门来。
从实际工作中应该看到,无论是政务大厅的成立,还是管理信息的公开,都没有离开信息化工具的支撑,管理信息的共享需要网络,服务信息的公开更离不开网络。网络正在让今天的社会以一种虚拟的状态存在于人们面前,人们的身份也在逐渐网民化,维系网民关系的网上活动规则也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法律,它是通过平等协商产生的一种契约,这些变化让人们的关系越来越趋向平等。随着网络的健全以及管理系统的完善,在不远的将来,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相应的管理目标并满足人们的服务需求,甚至随着信息化机制的健全,不按规定进行审批的政府行为随时会被管理系统自动曝光。那时,服务将不再是政府的一种目标追求,而将会在事实上成为政府的一种普遍行为。可见,信息化正在逐步让我们走近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目标。
今天,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信息化都已经变成社会存在的一个大背景。因此,必须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如果桌上摆的是计算机,连接的是网络,脑袋里装的却是手工时代的管理观念,是很难实现机构编制的管理目标的。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事业就像一片茂密的森林,机构编制管理的任务就是要去掉那些不该长出来的树干和树叉,信息化的管理工具就像手中的电锯,我们的工作方式既不能是手工时代“砍”,也不能是机械时代的“锯”,而应该是信息化时代的“推进”,但前提是必须能够找到启动电锯的按钮,“推进”才能是有效的。目前,我们对信息化的认识与理解还有很多不正确的地方,正在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甚至可能还需要打破现有状态,重新进行规划和设计,因此利用信息化工具创新机构编制管理,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相信随着管理观念的调整创新,制度的健全完善和以及系统的不断成熟,机构编制管理的成效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进全社会科学用水、合理用水、节约用水。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就是要始终坚持像重视国家粮食安全一样重视水资源安全,像严格土地管理一样严格水资源管理,像抓好节能减排一样抓好节水工作。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必须建立“三项制度”、确立“三条红线”。要从水量、用水效率和水质三个方面,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项制度”,确立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着力改变当前水资源过度开发、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使水资源要素在我国经济布局、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中成为重要的约束性、控制性、先导性指标。
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要抓紧制定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建立流域和区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作为需水管理的重要依据,实施流域、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加强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水资源论证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要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对擅自开工建设或投产的项目一律责令停止。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
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尽快核定并公布禁采和限采范围,逐步削减地下水超采量,实现采补平衡。同时,不断健全国家水权制度,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
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要加强节水科技研发,推广节水技术设备,普及节水科学知识,促进节水事业发展。尽快制定区域、行业和用水产品的用水效率指标体系,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加大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的节水力度。在农业领域,继续抓好大中型灌区和井灌区节水改造,大力推广喷灌、滴灌和管灌等先进适用节水灌溉技术,积极发展现代旱作节水农业;
在工业领域,严格限制水资源不足地区建设高耗水型工业项目,尽快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重点抓好钢铁、火电、纺织、化工等高耗水行业节水;
在城市生活领域,加强供用水管理,提高公众节水意识,大力推广节水器具,减少跑冒滴漏。
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按照水功能区目标要求,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加强省界和重要控制断面水质监测以及入河湖排污总量监控。根据不同水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水质现状,确定未来一个时期各流域、各省区不同功能区的达标率要求,强化水功能区达标监督管理。特别要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监测,完善突发性供水安全应急预案,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不断健全水生态补偿机制。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必须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管理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推动建立统筹协调、组织有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尽快制定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和办法,形成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组织合力。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把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等主要控制性指标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硬约束”,纳入地方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必须夯实行业基础、提高管理水平。要编制好河湖岸线利用规划,抓好水域岸线管理,促进水生态系统修复。科学制定流域开发和保护的控制性指标,合理确定主要江河、湖泊的生态用水标准,加强水利水电 工程生态影响评估论证,保持河流的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的合理水位。划定水域岸线控制利用分区,加强涉河建设项目管理,严禁围垦、挤占水域和河道。严厉打击非法采砂活动,严禁乱采滥挖。加强水库调度和梯级水库联合调度,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正确处理防洪、供水、航运、生态与发电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保障水库中
下游地区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搞好水资源调查评价,加快水资源监控体系建设,及时掌握水资源变化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建立与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提高、水功能区管理和水源地保护相适应的监控设施和管理平台,为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基础条件。
【篇四】深入学习中央一号文件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1、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 “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 “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 “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2、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 “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3、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
4、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第四个“一号文件”。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
5、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即第五个“一号文件”。文件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
6、2004年1月,针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
文件指出要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7、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七个 “一号文件”。文件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中央财政“三农”支出情况 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8、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第八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9、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九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10、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十个一号文件。包括: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
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
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
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11、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做好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
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
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本次文件一共提出了28点措施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其中包括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等。
12、2010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13、2011年1月2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以及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举措。
14、2012年2月1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中央一号文件。一号文件突出强调要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15、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落实“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工作目标,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特别提出要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
16、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改善乡村治理机制。此次文件三大亮点:鼓励农户流转土地经营权,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家庭经营是基本面。
17、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
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18、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提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件要求: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指导。
【篇五】深入学习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历届一号文件
“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曾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这五个“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有名词——“五个一号文件”。时隔1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2003年12月30日签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七个一号文件公布。
2006年2月21日,新华社受权全文公布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的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
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下发。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公布,
2010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下发。
2011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下发。
2012年2月,《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下发。至此,中央在新世纪已出台了九个关注“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鉴于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作用,我们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次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精神,供大家回顾和参考,从中可以看出中央在农村改革和发展方面的政策轨迹。
1
突破僵化体制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并对当年和此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文件突破了传统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
联产承包制是伟大创造
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这个文件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文件提出,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当前的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
森林过伐、耕地减少、人口膨胀,是我国农村的三大隐患。解决上述三个问题,必须强调党员、干部带头,模范地执行政策,杜绝不正之风。要按照我国国情,逐步实现农业的经济结构改革、体制改革和技术改革,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
承包土地15年不变
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为鼓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资,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文件明确了农村进行商品生产的重要性,提出只有发展商品生产,才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把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才能使农村繁荣富裕起来,才能使我们的干部学会利用商品货币
2
关系,利用价值规律,为计划经济服务,才能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现代化。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扩大市场调节力度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第四个“一号文件”。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系统化,同时从农产品统派购制度、产业结构调整、交通、支持乡镇企业、鼓励人才流动、放活金融政策、加强小城镇建设等十个方面活跃农村经济。文件还提出扩大市场调节,使农业生产适应市场的需求,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一步把农村经济搞活。国家还将农业税由实物税改为现金税。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
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即第五个“一号文件”。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文件进一步摆正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肯定原有的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同时,强调增加投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同时明确提出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允许其存在和发展。文件指出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还十分脆弱,一部分地区农民种粮的兴趣有下降的迹象,在农村经济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出现了不协调现象,城乡改革汇合后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调节更加复杂。要认识到,发展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不但反映经济规律,也反映着自然规律,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它作为一个长期的战略方针。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3
2004年2月8日,针对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也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文件要求,要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七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八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九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
4
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
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十个“一号文件”。文件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良性互动格局,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并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文件以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为主题,切中了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要害,抓住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问题,是党中央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从农村发展迫切需要出发,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陈锡文解读文件解读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含金量高跨越藩篱超越梦想——写在第10个一号文件公布之际我国将长期坚持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十一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意见》指出,必须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充分估计困难,紧紧抓住机遇,果断采取措施,坚决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确保农业稳定发展,确保农村社会安定。“一号文件”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充分用好重农强农的政策武器稳定粮食生产保障有效供给我国加大支持农民种粮力度全力解决农民工就业
5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2010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十二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意见》指出,当前,我国农业的开放度不断提高,城乡经济的关联度显著增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加大,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在积累增多,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挑战也在叠加凸显。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促进农业生产上新台阶的制约越来越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越来越重。>>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2010年一号文件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2010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诞生记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2011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十三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共中央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文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的新政策、新举措。文件强调,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一号文件”的“水利亮点”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2012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
6
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
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全面部署“十二五”农业科技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编制本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一)农业科技发展处于新的起点
“十一五”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农业科技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为“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连年增产,菜篮子产品保障充分,农民持续增收。培育主要农作物新品种2600多个,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粮食总产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成功研制和推广应用一批畜禽疫苗药物,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规模化健康养殖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十一五”末,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农业科技已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科技发展道路取得重要进展。“十一五”期间,立足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构建50个农产品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和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有效引导和支持农业科技创新要素向农业生产集聚;
立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
7
应用水平,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质提升行动,推广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重大实用技术,促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立足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重大培训项目,重点加强种养大户、农机手、防疫员和农村经纪人、专业合作社领办人等培训,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立足提高农业科技管理效能,探索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完善联合协作、稳定支持的运行机制,营造广大科技人员安心工作、潜心研究、热心服务的良好氛围。
我国农业科技的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着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取得了超级稻、转基因抗虫棉、矮败小麦、禽流感疫苗等一批世界领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我国农业科技的竞争力显著提高。顺应农业科技工作国际化趋势,围绕人畜共患疫病、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科技问题,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根据国内发展需要,在强化资源和产品引进的基础上,加大技术引进、智力引进力度。发挥我国农业科技优势,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杂交水稻、生物疫苗、小型农机具等一批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国际化应用,我国农业科技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二)农业科技发展面临新的需求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攻坚阶段,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迫切需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产品总量需求刚性增长,质量安全要求不断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越来越重。耕地、淡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日益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不断加大。农业劳动力成本迅速上涨,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增长明显,土地流转成本不断提高。为此,迫切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强化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率,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适应农业经营主体的新变化,迫切需要增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素质呈结构性下降,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新型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逐步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新主体,对关键生产环节的技术服务产生巨
8
大需求。为此,迫切需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增强农业科技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提高科技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提升农业科技整体效率,迫切需要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我国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还不够紧密,科技基础条件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共享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有待优化,稳定投入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科技评价导向不尽合理、科技评价标准不够科学、科技评价主体有待调整。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障碍。为此,迫切需要进一步创新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农业科技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十二五”是我国农业科技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农业科技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农业科技发展的原动力更加强劲。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催生出一批新兴、交叉和综合学科,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并向农业领域不断渗透,加快了农业科技的发展速度,生物组学技术、干细胞技术、转基因技术、数字农业技术等正在孕育新的革命性突破。
农业科技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既为农业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更加紧密,农业功能进一步拓展,生物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新型经济不断发展,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不断涌现,进一步拓宽了农业科技发展的领域。
农业科技发展的保障将更加有力。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更加凸显了农业科技的战略地位。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业科技的财政保障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随着人才强农战略的不断推进,农业科技的智力保障水平将进一步加强。随着科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业科技的条件保障能力将进一步提高。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科技进步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9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加速转化,提升产业,率先跨越”指导方针,围绕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战略目标,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着力调整技术路径、完善服务方式、创新组织管理,优化产业技术结构,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提高农业科技管理效能,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体系,走中国特色农业科技发展道路,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调整技术路径: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新要求,把创新目标从提高土地产出率为主导,转向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并重,把技术创新方向从以生物技术为主体,转向生物技术与机械化技术相结合,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水平。
——完善服务方式:适应农业生产主体新变化和经营方式新要求,把服务环节由产中为主拓展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把服务内容由单一技术服务为主延伸到农业综合服务,不断增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提高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家庭经营集约化、土地经营规模化。
——创新组织管理:适应农业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遵循农业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科技力量配置由重复分散转向科学分工与联合协作相结合,把科技投入由过度竞争转向稳定支持与适度竞争相结合,推进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科技要素优化组合,打造合力,激发活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效率。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农业科技发展的总目标是:高产优质、轻简高效、环境友好的技术体系构建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化,农业人才培养与教育培训取得显著成绩,科技对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保障能力、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引领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5%。具体发展目标为:
——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培育取得重大突破,农作物种业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培育一批适应机械化作业、设施化栽培、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和主要畜禽、水产养殖新品种(系),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农机农艺融合关键技术取得明显突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
10
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水稻机插和玉米、棉花、油菜、甘蔗机收技术攻关取得突破,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畜牧水产养殖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
——农业科技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突破应对生物灾害和自然灾害重大关键技术,建立起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体系和灾害预警监测体系,提高农业应对灾害的能力,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水平。
——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显著加强。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60%以上,全国沼气用户占适宜农户的50%以上,农业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自主知识产权总量快速增加。植物新品种权年度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前列。到2015年,品种权年申请量达到1400件、年授权总量达到1000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超过800件。农业领域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数量不断增长。
——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显著提高。选拔培养300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打造一批农业科研创新团队;
培养1万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骨干,选拔一批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农技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培养2500万名职业农民,培育50万名农业规模生产主体和经营服务组织带头人。
——科技基础条件显著改善。科研基础设施和仪器装备水平稳步提高,以“学科群”为核心的农业实验室体系逐渐形成,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试验基地的支撑更加有力。建设30个以上综合性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70个以上的专业性(区域性)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和200个以上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
——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形成上中下游贯通、产前产中产后衔接的新型农业科技体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地方创新团队的引领、支撑作用进一步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和涉农院校的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
11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201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三农”工作历尽艰辛、砥砺奋进、再创佳绩的一年。全国上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成功应对了极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产品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和非常复杂的外部环境,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极不平常的显著成就。全年粮食总产10928亿斤,增产312亿斤,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七连增”。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800元,实际增长10%左右。农村民生和公共事业快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推进,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我国“三农”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为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
12
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指出,“十一五”的5年,是“重中之重”战略思想不断丰富发展、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加快完善、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的5年,是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5年。我们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积累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探索和拓宽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农村发展道路。
会议强调,明年农业农村发展还面临着很多新的困难和问题,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要在连续7年增产增收的高基数上继续前行,农产品供给和市场价格要在多种影响因素叠加交织的高变数中保持稳定,农业农村发展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的高要求下延续向好势头,面临的困难之多、压力之重、挑战之大,是这些年来从未有过的。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切实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准备,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创新农村工作思路,凝聚支持“三农”力量,奋力夺取明年农业农村工作新胜利。
会议指出,“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重中之重”战略思想,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在收入分配格局调整中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着力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强调,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我们要坚决贯彻中央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落实力度,力争“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有个良好开局。会议提出了明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
13
一、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
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
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切实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保持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上年,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二、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明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要加快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进度,抓紧制定实施全国粳稻生产发展规划,加快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下大力气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坚持大生产大流通,继续利用好优势产区的生产能力,同时加大销区就地生产和就地供应力度。
三、大力改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规范和降低集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强化农产品市场监管,规范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严厉查处发布虚假信息、恶意炒作、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努力稳定农产品市场。
四、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强化农业发展基础支撑。抓紧制定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力争到2020年新建8亿亩高标准农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力争2011年完成在全国普遍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机构的任务。五、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公路、沼气、危房改造,促进农村教育、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大试点工作。制定和实施未来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及相关规划。
六、深入推进农村改革,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全面深化、整体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尽快明确农村
14
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含义和实施办法,研究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指导意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扩大征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大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统筹研究解决好农民工问题。会议指出,我国水利改革发展的任务极为艰巨复杂,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全面部署水利改革发展,有利于全党全社会统一思想认识、形成治水兴水合力,既是基层干部群众、“三农”战线同志和社会各界的热切期盼,也为推动水利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会议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水利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会议指出,明年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极为重要,推动农村改革需要统筹协调的关系极为复杂,保持农村和谐稳定需要开展的工作极为繁重,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根本保证。会议强调,夺取明年农业丰收,保持农村发展好势头,打好“十二五”时期第一仗,意义非凡,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农业农村发展各项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15
子市场的份额也在逐步增加,目前已经占到了整个市场份额的近31%。第二,有条件。一个是宏观条件非常好,特别是《意见》的出台对企业来说是非常利好的。我们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都是围绕着“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当然对其他的企业发展同样是利好的,比如说建立评估审定的绿色通道,支持企业搞育种,给企业免征所得税,包括把现有的育种资源向企业流动。这个资源包括种质资栽培技术源、
16
人财物,都是鼓励向企业流动。还有我们支持企业建立育种基地。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企业发展也是利好的。另外我们企业的发展潜力也是很大的,我们和跨国种业相比是有差距,我认为这个差距就是我们的潜力。只要方向明确了,目标明确了,任务也明确了,那么这些措施跟上,相信我们的企业一定能够尽快地发展,能够担当起农作物种业发展的重任。
17
推荐访问:中央一号文件 学习 深入学习中央一号文件 深入学习中央一号文件 落实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