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问题和对策(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 有效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贯彻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的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关注的热点话题, 是一项长远而紧迫的政治任务, 我国一直坚持党的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方针并落实科学发展观, 带领农民改革致富,将构建社会主义文明和谐作为主要目标,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 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
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党中央 新农村 思想 基础
中图分类号:
D033.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2005 年 10 月, 我国党中央召开了十六届五中全会, 会议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因此我们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己任。
按照党的指导方针, 认真贯彻实施党的中心思想, 为发展农村经济生产、 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构建文明乡 风、 保
持村容整洁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做到实事求是, 尊重农民的意愿, 并采取农民的建议, 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贯彻并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有效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国家和政府部门就必须贯彻并落实科学发展观, 目前, 我国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快城乡 协调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结果, 对我国经济、 文明、 生产建设具有整体的推动作用。
纵观全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就是实现城乡 协调发展, 国家政府部门只有采取一定的手段, 处理好城乡 关系, 才能使得国家的整体经济水平得到提升, 实现国家综合水平的现代化。
我国应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 挖掘广大农村的潜力, 不断培植新的消费热点, 以便扩大内需,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 引导农民走上致富的道路, 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
此外, 还要对农村的面貌进行改善, 重视并加强农村住房、 道路、 水利、 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改善农村经济水平的同时,也可以对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进行改善, 对于部分行业的剩余生产力进行及时消化, 避免部分行业出现生产力过剩的现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能够有效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农民的生活谋福利,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
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 我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 取得了 初步的成效,农村面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 改善, 但其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 农民和农村干部的思想依赖与认识存在偏差。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部分农民和农村干部的整体建设思想认知不到位, 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 通俗的讲就是建新村、 盖新房,忽视了对农民自身文化水平和素质修养的提高, 不注重产业发展, 从而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步伐。
甚至有一些农村干部认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由党中央提出来的, 理应由国家出资实现农村生产经济水平的现代化, 不能明确自己的任务以身作则, 对于新农村建设热情度低, 工作缺乏主动性, 没有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2. 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要想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就必须对农村的基础设施进行改善, 但是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多遇到资金不足的情况, 这会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增加农民的收入, 由于当今农产品价格低迷、 农资价格不断上扬, 对农民的增收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3. 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大部分农民和农村干部都只注重了村容整洁, 在视觉上给人美好的享受, 但是忽视了 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只注重提高经济收入, 没有考虑到在发展生产、 提高经济的同时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 这种只注重经济发展的行为, 会对农民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三, 政府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采用的对策
1. 加强农民和农村干部的新农村建设思想。
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涉及的范围广, 内容繁多, 其赋予农民和农村干部的任务也是十分繁重的, 需要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才能实现。
因此, 要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让党的方针和建设思想深入民心, 这样才能有效消除农民和农村干部的依赖思想, 使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完善。
2.
拓展筹资渠道, 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
经济是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条件, 实现农村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的收入。
只有提高了 农村的生产力水平, 才能使得农民生活更加富裕, 有效提高农村发展的文明程度。
努力实现农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 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物质条件。
我国农村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 不断集中财力, 拓展筹资渠道, 重点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问题。近几年来, 我国党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在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采用新的生产技术, 不断改善和提高了农村农业生产和生活条件,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纵观近几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情况, 我们可以知道, 我国目前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量不足, 不利于我国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
为实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 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 有效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就必须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量, 将部分严重老化的灌溉及生活用水设施及时更换掉, 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用水困难的问题。
此外, 还要加强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在农村建立相应的科技活动服务场所, 兴建文化设施, 让村民们主动参与
到集体科技文化活动中。
设立有效的垃圾、 污水处理设施, 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不断加强资金投入的力度, 将收集的资金进行整合, 将财力集中起来,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3.
新农村建设应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也要因地制宜, 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 经济状况和人们的生活水平, 对当地的新农村建设进行合理规划, 把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放在首位。规划建设新农村, 是全体农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的首要任务, 农民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群体, 干部们要和农民团结一致, 引导农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区进行生产生活。
坚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来行事, 使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健康有序的进行。
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村, 只要干部们积极引导, 不断创新, 就能实现农村经济繁荣、 环境优美、 文明进步的目标。
对于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较差的村, 村干部应该充分考虑本村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 实事求是的设立相应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不要好高骛远, 努力寻求加快农业生产步伐的方法, 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 针对本村的自然环境, 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法, 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 增加农民的收入, 最终一步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
结语
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国走向繁荣富强道路的基础, 我国各领导部门都对其高度重视, 近几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但其中仍有许多问题, 政府部门通过加强群众思想政治的建设, 拓展
筹资, 并制定合理可行的建设规划, 必将实现我国农村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万军。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商场现代化, 2010(36)
.
[2] 木林粼, 李福生。
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活力,2001(3)
.
推荐访问: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问题和对策 新农村 浅谈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