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转作风,供大家参考。
转作风关键要“实” 字当头 ◆很多时候, 无声的行动比严厉的命令更有效; 实践证明, 只有让群众看到领导机关不但说到了而且做到了, 并且做到了以前没有做到的, 才能真正为党赢得声誉, 学习贯彻党章, 才落到了实处
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根据我们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以及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实际, 在总纲部分党的建设第二条基本要求即“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自然段中, 把求真务实的内容移到首句, 更加突出求真务实的重要地位。
当前,改进作风、 纯正风气已成全党共识, 要把这件好事办好, 精髓全在一个“实”字, 关键是要扎扎实实下真功夫、 见真成效。
无论是工作态度、 方法举措还是检验标准, 都要“实” 字当头, 让官兵看到作风实实在在的变化, 风气实实在在的进步。
既要“造势大抓” , 更要“少说多抓” 。
邓小平同志说过, 不干, 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
转变作风, 关键是真抓实改。
以往, 有的单位抓工作喜欢大造声势, 觉得声势不大难以体现大事大抓; 有的习惯耳提面命, 层层开会发文、级级部署强调, 把学习传达过了当成贯彻落实到了; 还有的说一套做一套,“雷声大、 雨点小” 多说少抓, 或者“只打雷、 不下雨” 只说不抓, 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今天抓明天不抓。
应当肯定, 抓任何工作, 必要的思想发动和文电会议指导都是不能少的, 这是统一思想、 启发自觉的重要举措。
但关键是在表态之后还要行动坚决。
很多时候, 多做少说往往比大声呼吁更管用, 无声的行动比严厉的命令更有效。
对领导机关来说, 改进作风的重要性紧迫性无
人不知, 哪些对哪些不对无人不晓, 当务之急是立说立行。
像开会不请吃、 吃请, 逢年过节不收礼、 送礼, 等等, 上面做到了, 下面也会自觉遵从。
只有让群众看到领导机关不但说到了而且做到了, 并且做到了以前没有做到的, 才能真正为党赢得声誉、 争得高分。
既要“自上而下” , 更要“自下而上” 。
改进作风, 领导机关要眼睛向内、以上率下, 一级督促一级抓, 一级做给一级看, 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抓好落实,才能有效形成工作的威力与推力。
但仅此而已也会存在不足、 留下隐患。
就像照镜子, 总有你看不到的地方, 需要别人给你提提醒。
领导机关作风上的问题,群众往往比我们体会更深、 看得更清。
抓什么、 怎么抓, 听听群众怎么说, 头脑就更加清醒, 思路就更加清晰; 路子对不对、 效果好不好, 听听群众怎么评价, 目标就更加明确, 标准就更加具体。
不搞清改进作风为了谁, 不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 不注重问计于民、 问需于民、 问政于民, 工作就容易出现片面性、盲目性。
实际工作中, 有的单位一抓会风, 会议越来越多; 一抓文风, 文电越来越繁, 出现会风、 文风越改越差的现象, 其根子大概就在只重领导意志、 不听群众呼声。
遵从群众的意愿, 既是改进作风的前提, 更是改进作风的体现。我们党从群众中来、 更要到群众中去, 端正对群众的根本态度, 恰恰是改进作风的要害和关键。
什么时候群众的话有人听、 有地方说、 能算数, 我们的作风才算得到了真正改进。
既要“制度上文” , 更要“执行下文” 。
当前, 各级关于作风建设的法规制度数量不可谓不多, 种类不可谓不全, 条目不可谓不细, 如照此执行, 作风
就不可谓不好。
但许多单位的实际情况是, 建章立制的上篇文章做得不错, 而贯彻执行的下篇文章做得不够, 往往是学习传达“一阵风” , 贯彻落实“雨过地皮湿” ; “应该怎么做” 规定较具体, “违犯怎么办” 操作很难办; 执行制度的要求提得震天响, 惩治违反制度的人和事却不能件件有回音。
实践证明,有制度不执行比无制度可执行的后果更糟糕。
因为, 它践踏制度的尊严、 权威,使得一些人心存侥幸、 打擦边球, 导致更多更严重的违规违纪问题发生。
法不严则不力, 治不严则无获。
按党章要求强化作风修养建设, 必须坚决防止“破窗现象” 在制度执行上出现。
一项制度, 定下了就要立刻实施, 颁布了就要严格执行, 违反了无论涉及谁都要严肃查处, 切实通过执纪惩戒彰显法规制度不可触碰的刚性约束, 确保作风建设在严肃的纪律规范中取得实实在在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