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组织(2022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组织6篇
【篇一】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组织
有了工作计划,我们不需要再等主管或领导的吩咐,只是在某些需要决策的事情上请示主管或领导就可以了。我们可以做到整体的统筹安排,个人的工作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通过工作计划变个人驱动的为系统驱动的管理模式,这是企业成长的必经之路。以下是本站分享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计划,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计划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深化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厅字〔 2018〕78 号)和省委、市委、县委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泗洪县石集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 三中全会精神,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紧紧围绕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 以志愿服务为抓手调动各方力量, 以资源整合为重点打造工作平台,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方式方法,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 促进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提升人民精神风貌,更广泛、更有效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基层群众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石集建设新篇章。
二、工作目标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 紧扣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围绕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谁来做、 做什么、怎样做等问题,乡、村两级为单元,分别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践站,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打通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 文化科技卫生工作机制、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导机制。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创新性建设“志愿服务学校” 、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因地制宜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基层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更好地推动基层群众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三、工作原则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教育人民、推动工作,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振精气神,用共同的理想信念、价格理念、道德观念,把广大干群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坚持服务群众导向。
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顺应基层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人们所思所想所盼的具体事情入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 一年接着一年干, 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既真心服务群众又教育引导群众, 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坚持突出志愿服务。
突出党建引领和文明创建带动, 广泛调动、有效激活乡村各方面积极性, 建设一大批活跃在群众身边的志愿队伍, 把志愿者培育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站的主体力量,使志愿服务社会化发展、项目化运作,保持文明实践的常态化、制度化。
——坚持贴近生活实际。
结合基层群众的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抓住农闲季节、重要节庆等时间节点,积极采用组合式、嵌入式、互动化、接地气的方式,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法律普及、文化惠民、科普教育、文明引导、便民服务等活动,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力戒形式主义。
——坚持鼓励探索创新。尊重首创精神,在建设模式、运行方式、活动形式、工作方法上不搞一刀切,鼓励发挥特色文化资源、乡土人才队伍、品牌活动载体等优势,用好移动互联网、智慧云平台等新技术新手段, 在扩大参与率覆盖面、 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上不断探索创新,使文明实践活动更具特色、更可持续、更富活力。
——坚持统筹谋划推进。
强化系统思维, 把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融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过程作为重点任务加以推进,无论是实施乡风文明提升工程, 还是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和新型社区建设,都要统筹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不断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四、工作内容
(一)学习实践科学理论。
结合基层党员冬训、“百姓名嘴”基层巡讲、 文化科技卫生下乡等活动,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他们领会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核心理念、实践要求,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更加自觉地维护核心、拥戴领袖,更加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宣传宣讲方针政策。广泛深入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阐释党中央、 国务院大政方针和各级党委政府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帮助基层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特别是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
以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等节庆为契机, 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国防教育和军民共建活动, 注重把讲道理与讲故事结合起来, 用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的变化,引导基层群众从内心深处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培育践行主流价值。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行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持续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活动。开展好邻居、好媳妇评选,开展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关心关爱困境儿童。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引导基层群众自觉追求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不断扩大创建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和“七五”普法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走进基层群众,融入日常生活。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引导基层群众强化规则意识和律己意识。
(四)丰富活跃文化生活。
扶持民间文艺社团和业余文化队伍,传承农耕文化、民间技艺、乡风民俗,激发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把活跃在基层的文化能人、民间艺人组织起来,把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调动起来。持续开展“送文化、种文化”活动,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具有浓郁乡村特色、充满正能量、深受农民欢迎的作品,把丰富的精神食粮送到老百姓身边,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
【篇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组织
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根据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决定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社区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广泛、更有效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居民群众积极投身建设现代化美好社区火热实践中。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重点围绕社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推动社区基层党组织履行好直接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调动广大社区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建设一支群众身边的志愿者队伍,因地制宜开展经常性、面对面、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提高社区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更好推动社区全面发展和进步。二、工作任务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社区为单元,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打通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导机制,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创新。1.建立组织机构。社区党委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社区党委书记担任站长,社区主任担任副站长,“两委”其他同志为成员。2.盘活资源,打造平台。整合现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打造理论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科技科普服务平台、健身体育服务平台、扶贫攻坚服务平台,建立服务对接机制,统筹使用,协同运行。涉及各平台的机构、人员、资源设施等权属不变,根据文明实践工作需要统一调配使用。①打造理论宣讲平台。打通社区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四楼会议活动中心等,建立理论宣讲平台。②打造教育服务平台。打通小学、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社区家庭发展服务中心等,建立教育服务平台。③打造文化服务平台。打通社区文化站、图书阅览室等,建立文化服务平台。④打造科技科普服务平台。打通镇科技信息站、农家书屋等,建立科技科普服务平台。⑤打造健身体育服务平台。建好用好社区健身广场、文化活动广场,建立健身体育服务平台。3.聚合力量,建立队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社区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志愿者队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社区工作人员、社区集体企业单位;
二是退休文化工作者、先进人物、文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创业返乡人员、在职党员等。4.分工负责,明确职责。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社区群众的生产劳动和实际需要,运用本地资源优势,用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常态化开展活动。三、工作内容坚持学思用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着力培养时代新人,大力弘扬时代新风。1.学习实践科学理论。组织社区党员群众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地用于指导生产生活实践。2.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广泛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阐释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市委部署措施、为民利民惠民政策,特别是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办好“新时代乡村大讲堂”,引导农村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3.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社区广大居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实施“传育立行”教育工程,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各级好人等活动,开展好邻居、好媳妇、好公婆评选和寻找“最美家庭”、创建文明村镇、创建文明家庭活动。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和“七五”普法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走进社区群众、融入日常生活。4.丰富活跃文化生活。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5.持续深入移风易俗。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乡风。针对红白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气,广泛开展乡风评议,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切实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四、工作方法坚持正确工作导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社区居民群众的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把握不同地域发展的差异,创新工作理念和形式手段,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1.坚持为民服务。聚焦居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具体事情入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困难和精神困惑,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2.坚持求实务实。结合农时季节、重要节庆等时间节点,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艺演出、便民服务、科学普及等组合式活动,宣传群众最想听的内容,开展群众最喜爱的活动,讲解群众最想学的知识,提供群众最需要的服务,解决群众最闹心的难题。3.坚持重在实践。注重开展宣传教育与引导居民实践参与相结合,理论宣讲与技能传授相统一,群众点单与志愿者接单相衔接,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实现教育与实践的良性互动。4.坚持用好网络。积极运用“学习强国”网络平台的资源,运用“两微一端”等新技术新应用,运用公开数字文化服务、党员远程教育等载体,注重发挥手机等移动端的传播功能,向居民群众推送学习内容,开展学习交流,实现文明实践活动网上网下同频共振。5.坚持抓好重点。社区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深入居民群众,既组织推动又带头实践。加强对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等困境儿童。对社区长期在外务工人员,利用春节返乡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性文明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感受家乡新变化,为家乡发展作贡献。五、工作保障(一)强化组织保障。为确保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建立调度机制,社区两委成员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调度会议,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工作。(二)强化政策支持。要加大建设投入,确保有阵地、有队伍、有活动,完善政策激励和制度保障,从社区干部、各类好人、志愿者、文化带头人中选拔专人负责实践站的组织运转。(三)加强考评激励。将加大评优激励力度,每年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队伍。(四)加大舆论宣传。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宣传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有效做法和鲜活经验,积极引导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广泛传播正能量,不断扩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篇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组织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计划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计划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计划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深化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厅字〔接着一年干,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既真心服务群众又教育引导群众,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坚持突出志愿服务。
突出党建引领和文明创建带动,广泛调动、有效激活乡村各方面积极性,建设一大批活跃在群众身边的志愿队伍,把志愿者培育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主体力量,使志愿服务社会化发展、项目化运作,保持文明实践的常态化、制度化。
——坚持贴近生活实际。
结合基层群众的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抓住农闲季节、重要节庆等时间节点,积极采用组合式、嵌入式、互动化、接地气的方式,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法律普及、文化惠民、科普教育、文明引导、便民服务等活动,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力戒形式主义。
——坚持鼓励探索创新。
尊重首创精神,在建设模式、运行方式、活动形式、工作方法上不搞一刀切,鼓励发挥特色文化资源、乡土人才队伍、品牌活动载体等优势,用好移动互联网、智慧云平台等新技术新手段,在扩大参与率覆盖面、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上不断探索创新,使文明实践活动更具特色、更可持续、更富活力。
——坚持统筹谋划推进。
强化系统思维,把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融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过程作为重点任务加以推进,无论是实施乡风文明提升工程,还是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和新型社区建设,都要统筹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不断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四、工作内容(一)学习实践科学理论。
结合基层党员冬训、“百姓名嘴”基层巡讲、文化科技卫生下乡等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他们领会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核心理念、实践要求,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加自觉地维护核心、拥戴领袖,更加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宣传宣讲方针政策。
广泛深入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阐释党中央、国务院大政方针和各级党委政府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帮助基层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特别是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
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节庆为契机,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国防教育和军民共建活动,注重把讲道理与讲故事结合起来,用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的变化,引导基层群众从内心深处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培育践行主流价值。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行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持续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活动。
开展好邻居、好媳妇评选,开展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关心关爱困境儿童。
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引导基层群众自觉追求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不断扩大创建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和“七五”普法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走进基层群众,融入日常生活。
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引导基层群众强化规则意识和律己意识。
(四)丰富活跃文化生活。
扶持民间文艺社团和业余文化队伍,传承农耕文化、民间技艺、乡风民俗,激发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把活跃在基层的文化能人、民间艺人组织起来,把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调动起来。
持续开展“送文化、种文化”活动,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具有浓郁乡村特色、充满正能量、深受农民欢迎的作品,把丰富的精神食粮送到老百姓身边,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
(五)倡导文明生活方式。
深入开展“美丽新家园家家爱整洁”“移风易俗”等活动,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培育文明乡风。
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提升个人健康意识和行为能力,推动科学健身、全民健身。
宣传普及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等方面的礼仪规范,引导群众自觉遵守公共文化秩序和规则。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依法规范基层宗教事务,着力解决宗教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关爱帮扶、精神慰藉作用,多做解疑释惑、教育引导、解困帮困的工作。
强化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加强演出市场管理,推动“扫黄打非”深入基层,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五、工作措施坚持“有场所、有队伍、有制度、有保障、有成效、有特色”的“六有”标准,夯实实践载体,规范建立乡、村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实践基地和活动阵地。
(一)打造“五大实践平台”。
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为度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按照“标识统一、质量优良、设施完备、氛围浓厚、功能齐全”的建设标准,强化资源整合和功能融合,打造“五大平台”,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成为集学习培训、专题讲座、文化普及、休闲娱乐、便民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中心。
一是理论宣讲平台。
打通党群服务中心、党员电教中心、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等阵地,开展分众化理论宣讲。
二是教育服务平台。
打通中小学校、社区教育中心、少年宫、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校外教育辅导站等阵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家庭学校教育培训等活动。
三是文化服务平台。
打通基层文联组织、文艺团体、公共文化场馆、农家书屋等文化服务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
四是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
打通益农信息社、科普中国乡村e站、科普活动室等阵地,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五是健康促进与体育服务平台。
打通乡、村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建好用好健身活动场地等阵地,开展系列卫生、体育主题活动。
各平台的机构、人员、资源设施等根据文明实践工作需要统一调配使用。
(二)完善志愿服务体系。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
一是突出领导带头。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分级招募志愿者,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支队、大队,由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和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支队长和大队长。
二是明确人员构成。
实践所明确2—3名专(兼)职人员,实践站明确1—2名专(兼)职人员,负责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相关工作,同时坚持党员干部打头阵,广泛发动各行业、各单位业务骨干,各类文化、医卫、农技等专业人员,以及返乡创业人士、退休教师、典型模范人物等乡贤队伍走进实践现场,建立一批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志愿者队伍。
三是注重延伸拓展。
依托乡风文明志愿服务岗,引导广大群众以邻里守望、互帮互助、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形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四是建立志愿服务学校。
成立乡、村两级志愿服务学校,加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团队培育和活动组织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服务岗位、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时限、服务对象数据库,建成“文明石集”标准化学雷锋志愿服务站12个,培育专业志愿服务团队服务时间不低于服务时间不低于25小时;入团不低于10小时)。
(三)丰富实践活动内容。
根据各类阵地的承载能力、活动形式、功能设置、使用情况等,依托“志愿江苏”等平台,采取群众点单与志愿者接单相衔接,组织引导志愿者采取开设讲堂、恳谈交流、心理疏导、公益帮扶、上门拜访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全覆盖、分众化、菜单式的文明实践活动,志愿服务团队每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12次,团队中参与志愿服务人数不得低于团队注册志愿者总人数的70%。
帮助基层群众解决思想认识、政策法规、生产生活、卫生健康、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做到宣传教育与引导践行相结合、理论宣讲与技能传授相结合,实现教育与实践的良性互动,让人们在活动参与中体悟美好生活、提高自身素质。
(四)建立规范实践制度。
按照“六有”标准,充分整合、统筹调配各类阵地、人员、项目、活动,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经费列入乡村两级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经费保障机制,切实推进实践所、实践站建设。
各村居、各单位要精心制定年度实践活动计划,明确时间、地点、讲师、内容、受众范围等,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公示。
各实践站每月至少开展2次集中实践活动,并提前发布预告,便于群众知晓和志愿者报名参与。
流动实践所(站)可建在生产生活一线,现场进行实践活动。
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单位和个人参与情况与评先评优挂钩,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积极性。
(五)实施网格化管理制度。
深化“网格化”管理实效和服务优势,以乡、村居为轴,以网格化为平台和纽带,按照“条块结合,块为主体”“分工负责,责任到人”“把握重点,突出效能”的原则,将村居辖区精确划分为小网格,干部全部下沉到二级或三级网格,实现文明实践队伍无缝隙全覆盖。
通过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将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现代、主动、定量和系统的管理,切实做到问题发现无遗漏、治理无剩余、监管全领域、时间全覆盖,真正实现事情在网格内处理、问题在网格内解决、民意在网格内提升、建设在网格内达标。
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在中央、省、市委、县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乡宣传办负责牵头组织,办公室设在宣传办,宣传委员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乡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
各乡村居要把文明实践站建设摆上突出位置,“一把手”要高度重视、亲力亲为,实践站明确1—2名专(兼)职人员,确保实践活动有人组织、常态开展。
(二)加强统筹协调。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由宣传办、纪委、组织办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每季度审议重点工作,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指导督促各村居、单位各尽其能、形成工作合力。
建立健全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供需对接机制,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扶贫开发、精神文明建设、党员教育、基层社会治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协调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和社会组织力量,实现资源共享,全面发力。
(三)加强宣传推广。
综合运用各类宣传载体和文化阵地,加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社会重视、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及时总结推广各村居开展实践活动的有效做法和鲜活经验,生动反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成效,反映基层群众的新生活新风貌,引导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
对工作扎实、群众反响好、示范性强的站由乡财政进行激励。
(四)加强督考奖惩。
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对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及时选树褒扬,对工作中担当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根据志愿者服务时长和效果,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进行褒扬。
宣传办强化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的指导,对全各村居、各单位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常态督查,定期考核评估,倒逼责任落实,推动实践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确保实践工作取得实效。
【篇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组织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计划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深化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厅字〔2018〕78号)和省委、市委、县委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泗洪县石集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以志愿服务为抓手调动各方力量,以资源整合为重点打造工作平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促进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提升人民精神风貌,更广泛、更有效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基层群众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石集建设新篇章。
二、工作目标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紧扣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围绕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谁来做、做什么、怎样做等问题,乡、村两级为单元,分别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践站,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打通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文化科技卫生工作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导机制。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创新性建设“志愿服务学校”、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因地制宜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基层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更好地推动基层群众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三、工作原则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振精气神,用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把广大干群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坚持服务群众导向。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顺应基层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人们所思所想所盼的具体事情入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既真心服务群众又教育引导群众,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坚持突出志愿服务。突出党建引领和文明创建带动,广泛调动、有效激活乡村各方面积极性,建设一大批活跃在群众身边的志愿队伍,把志愿者培育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主体力量,使志愿服务社会化发展、项目化运作,保持文明实践的常态化、制度化。
——坚持贴近生活实际。结合基层群众的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抓住农闲季节、重要节庆等时间节点,积极采用组合式、嵌入式、互动化、接地气的方式,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法律普及、文化惠民、科普教育、文明引导、便民服务等活动,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力戒形式主义。
——坚持鼓励探索创新。尊重首创精神,在建设模式、运行方式、活动形式、工作方法上不搞一刀切,鼓励发挥特色文化资源、乡土人才队伍、品牌活动载体等优势,用好移动互联网、智慧云平台等新技术新手段,在扩大参与率覆盖面、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上不断探索创新,使文明实践活动更具特色、更可持续、更富活力。
——坚持统筹谋划推进。强化系统思维,把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融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过程作为重点任务加以推进,无论是实施乡风文明提升工程,还是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和新型社区建设,都要统筹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不断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四、工作内容
(一)学习实践科学理论。结合基层党员冬训、“百姓名嘴”基层巡讲、文化科技卫生下乡等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他们领会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核心理念、实践要求,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加自觉地维护核心、拥戴领袖,更加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宣传宣讲方针政策。广泛深入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阐释党中央、国务院大政方针和各级党委政府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帮助基层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特别是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节庆为契机,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国防教育和军民共建活动,注重把讲道理与讲故事结合起来,用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的变化,引导基层群众从内心深处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行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持续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活动。开展好邻居、好媳妇评选,开展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关心关爱困境儿童。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引导基层群众自觉追求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不断扩大创建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和“七五”普法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走进基层群众,融入日常生活。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引导基层群众强化规则意识和律己意识。
(四)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扶持民间文艺社团和业余文化队伍,传承农耕文化、民间技艺、乡风民俗,激发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把活跃在基层的文化能人、民间艺人组织起来,把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调动起来。持续开展“送文化、种文化”活动,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具有浓郁乡村特色、充满正能量、深受农民欢迎的作品,把丰富的精神食粮送到老百姓身边,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
(五)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深入开展“美丽新家园 家家爱整洁”“移风易俗”等活动,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培育文明乡风。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提升个人健康意识和行为能力,推动科学健身、全民健身。宣传普及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等方面的礼仪规范,引导群众自觉遵守公共文化秩序和规则。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依法规范基层宗教事务,着力解决宗教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关爱帮扶、精神慰藉作用,多做解疑释惑、教育引导、解困帮困的工作。强化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加强演出市场管理,推动“扫黄打非”深入基层,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五、工作措施
坚持“有场所、有队伍、有制度、有保障、有成效、有特色”的“六有”标准,夯实实践载体,规范建立乡、村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实践基地和活动阵地。
(一)打造“五大实践平台”。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为2019年度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按照“标识统一、质量优良、设施完备、氛围浓厚、功能齐全”的建设标准,强化资源整合和功能融合,打造“五大平台”,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成为集学习培训、专题讲座、文化普及、休闲娱乐、便民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中心。一是理论宣讲平台。打通党群服务中心、党员电教中心、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等阵地,开展分众化理论宣讲。二是教育服务平台。打通中小学校、社区教育中心、少年宫、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校外教育辅导站等阵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家庭学校教育培训等活动。三是文化服务平台。打通基层文联组织、文艺团体、公共文化场馆、农家书屋等文化服务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四是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打通益农信息社、科普中国乡村 e 站、科普活动室等阵地,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五是健康促进与体育服务平台。打通乡、村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建好用好健身活动场地等阵地,开展系列卫生、体育主题活动。各平台的机构、人员、资源设施等根据文明实践工作需要统一调配使用。
(二)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一是突出领导带头。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分级招募志愿者,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支队、大队,由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和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支队长和大队长。二是明确人员构成。实践所明确2—3名专(兼)职人员,实践站明确1—2名专(兼)职人员,负责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相关工作,同时坚持党员干部打头阵,广泛发动各行业、各单位业务骨干,各类文化、医卫、农技等专业人员,以及返乡创业人士、退休教师、典型模范人物等乡贤队伍走进实践现场,建立一批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志愿者队伍。三是注重延伸拓展。依托乡风文明志愿服务岗,引导广大群众以邻里守望、互帮互助、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形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四是建立志愿服务学校。成立乡、村两级志愿服务学校,加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团队培育和活动组织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服务岗位、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时限、服务对象数据库,建成“文明石集”标准化学雷锋志愿服务站12个,培育专业志愿服务团队20支,提高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化程度。志愿服务情况纳入各级干部考核,作为入党、入团、评优、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党政干部、志愿服务团队人均年服务时间不低于20小时;
入党、干部选拔任用的人员人均年服务时间不低于25小时;
入团不低于10小时)。
(三)丰富实践活动内容。根据各类阵地的承载能力、活动形式、功能设置、使用情况等,依托“志愿江苏”等平台,采取群众点单与志愿者接单相衔接,组织引导志愿者采取开设讲堂、恳谈交流、心理疏导、公益帮扶、上门拜访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全覆盖、分众化、菜单式的文明实践活动,志愿服务团队每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12次,团队中参与志愿服务人数不得低于团队注册志愿者总人数的70%。帮助基层群众解决思想认识、政策法规、生产生活、卫生健康、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做到宣传教育与引导践行相结合、理论宣讲与技能传授相结合,实现教育与实践的良性互动,让人们在活动参与中体悟美好生活、提高自身素质。
(四)建立规范实践制度。按照“六有”标准,充分整合、统筹调配各类阵地、人员、项目、活动,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经费列入乡村两级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经费保障机制,切实推进实践所、实践站建设。各村居、各单位要精心制定年度实践活动计划,明确时间、地点、讲师、内容、受众范围等,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公示。各实践站每月至少开展2次集中实践活动,并提前发布预告,便于群众知晓和志愿者报名参与。流动实践所(站)可建在生产生活一线,现场进行实践活动。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单位和个人参与情况与评先评优挂钩,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积极性。
(五)实施网格化管理制度。深化“网格化”管理实效和服务优势,以乡、村居为轴,以网格化为平台和纽带,按照“条块结合,块为主体”“分工负责,责任到人”“把握重点,突出效能”的原则,将村居辖区精确划分为小网格,干部全部下沉到二级或三级网格,实现文明实践队伍无缝隙全覆盖。通过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将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现代、主动、定量和系统的管理,切实做到问题发现无遗漏、治理无剩余、监管全领域、时间全覆盖,真正实现事情在网格内处理、问题在网格内解决、民意在网格内提升、建设在网格内达标。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在中央、省、市委、县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乡宣传办负责牵头组织,办公室设在宣传办,宣传委员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乡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各乡村居要把文明实践站建设摆上突出位置,“一把手”要高度重视、亲力亲为,实践站明确1—2名专(兼)职人员,确保实践活动有人组织、常态开展。
(二)加强统筹协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由宣传办、纪委、组织办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每季度审议重点工作,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指导督促各村居、单位各尽其能、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健全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供需对接机制,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扶贫开发、精神文明建设、党员教育、基层社会治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协调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和社会组织力量,实现资源共享,全面发力。
(三)加强宣传推广。综合运用各类宣传载体和文化阵地,加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社会重视、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及时总结推广各村居开展实践活动的有效做法和鲜活经验,生动反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成效,反映基层群众的新生活新风貌,引导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对工作扎实、群众反响好、示范性强的站由乡财政进行激励。
(四)加强督考奖惩。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对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及时选树褒扬,对工作中担当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根据志愿者服务时长和效果,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进行褒扬。宣传办强化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的指导,对全各村居、各单位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常态督查,定期考核评估,倒逼责任落实,推动实践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确保实践工作取得实效。
【篇五】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组织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简介
各实践阵地显著位置要设有省文明办统一发布的文明实践“蒲公英”标识和市委宣传部统一发布的文明实践“大篆印章”标志;分中心和实践站周边主要街道、路口、广场等要设有省文明办统一发布的乡村文明行动标识。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简介,供大家参考选择。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简介 一、村情简介
杜岗村位于寨河镇西南部,全村共辖17个村民组743户2820人。杜岗村是全国文明村、省级生态村、光山县美丽乡村示范村。人均纯收入为*****元。
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寨河镇杜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位于村部二楼,内设机构包括:1、宣讲大讲堂,面积120平方米,具有理论武装、远程教育、党员教育、道德讲堂多种功能。2、站长办公室。3、师资人员办公室。实践站外部有3000多平方米的主题文化广场,有300多平方米的文化墙、村史文化墙和先进人物示范广场,集中展示了历年来评选出来的好公婆、好媳妇、五星级文明户、致富能手、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等先进人物,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美德宣讲牌二十多面,宣传氛围十分浓厚。
三、志愿者服务中心
位于村部二楼,面积30平方米。内部制度、设施齐全。杜岗村现有注册志愿者58人,每年开展人居环境治理、孝老爱亲等各项活动二十余
场次。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简介 一、村情简介
青龙村,地处殷棚乡政府东南3公里处,光山县城西南部,五岳水库上游,辖16个村民组,447户,1599人,总面积5400亩,其中耕地面积644亩,林地面积3600亩,省级贫困村,于20XX年脱贫,现有贫困户89户,363人。
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位于青龙村部二楼,内部机构包括:1、宣讲大会议室,面积120平方米,具有理论武装、远程教育、党员教育、道德讲堂多种功能。2、站长办公室。3、师资人员办公室。
4、实践站外部有1000平方米的主题文化广场,有200多平方米的村史文化墙和好人墙,集中展示了历年来评选出来的好媳妇、好婆婆、文明村民、脱贫之星、致富能手等先进人物,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美德宣讲版面10多幅。
三、志愿者服务中心
位于村部二楼,面积30平方米。内部制度、设施齐全。该村现有注册志愿者50人,每年开展各项活动20场次。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简介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标准
一有阵地氛围。要有可以开展理论宣讲的室内实践场所(原则上分中心场所要至少可容纳50人同时使用,实践站场所要至少可容纳20人同时
使用可以开展文化服务的室内实践场所和实践广场(实践广场要有文化墙、宣传长廊等“四点半课堂”等可以开展未成年人教育的专属或共享的实践场所、可以开展科普服务的场所、可以开展卫生教育和体育健身的健康实践场所。以上场所都要配备相应的设施,如桌椅、图书、健身器材等,有条件的分中心和实践站要配备专门的排练室和器材室。分中心和实践站周边显著位置和实践场所要合理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摘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凤”公益广告、文明实践“四新”主题和五项重点等内容。此外,有条件的分中心和实践站还可建设乡村记忆馆、村史馆、民俗馆、非遗展馆、好人馆等场所。
二有统一标识。分中心和实践站要按照市委宣传部统一发布的样式制作悬挂分中心或实践站牌子。各实践阵地显著位置要设有省文明办统一发布的文明实践“蒲公英”标识和市委宣传部统一发布的文明实践“大篆印章”标志;分中心和实践站周边主要街道、路口、广场等要设有省文明办统一发布的乡村文明行动标识。
三有志愿服务。要有志愿服务工作站,工作站要在显著位置设置志愿服务条例、章程、组织架构、成员名单、服务项目等,要设置专门宣传栏展示志愿者风采。分中心至少要有理论宣讲政策宣传、文明传播、文化惠民、青少年教育、科普、法律、健康八支专门的志愿服务队伍;实践站要结合各自实际,可组建关爱困难群体志愿服务队、生产帮扶志愿服务队、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平安村庄义务巡防志愿服务队、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等队伍,扎实开展实践活动。
四有管理人员。街道党工委书记要担任分中心主任,宣传委员担任分
中心办公室主任。各村居党组织书记要担任实践站长,各实践站要至少配备一名熟练掌握站主要工作的专职管理员。要在分中心和实践站显著位置公示中心主任和办公室主任或站长和管理员的信息,包括姓名、职务、照片等。
【篇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组织
陈洼小学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方案为进ー步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创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学校组织领导,深化党员干部的理论认识,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社会正能量,为着力写好教育“奋进之笔”,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工作目标。坚持“党建统领,文明实践”,充分发挥学校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师生的志愿服务作用,大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将其作为宣传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努力实现师生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二、内容方式机制
(一)把握实践内容。文明实践包含“传播”和“实践”两个方面。“传播”就是思想文化传播,深入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践”就是文明行为践习,即指思想文化的学习体验和行为文明的实现,依托实践站点,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
续学校文明建设
(二)创新实践方式。把握广大师生和基层群众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实践的实效性和感染力。重点做好“讲、评、帮、乐、庆”。
——“讲”,积极开展“万名教师大走访”活动,组织教师讲理论、讲政策、讲文化、讲法治、讲道德、讲教育等,提高师生、家长思想境界、道德水平、文化素养。
——“评”,组织开展“师德标兵”、“最美教师”,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优秀教师、优秀少先队员、“最美学生”,文明家庭、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等活动,褒奖善行义举,惩戒道德失范行为。
——“帮”,深入开展学生课后服务和困难帮扶等工作。组织志愿者采取恳谈交流、心理疏导、公益帮扶等方式,面对面、心连心,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帮助困难家庭解决教育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乐”,创新开展“小手拉大手”志愿服务活动。依托多村学校儿童少年开展形式多样接地气的文化体育活动,满足群众、师生文化生活和人际交往需求。
——“庆”,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有计划地举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庆典活动,培育文明礼仪,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三)健全实践机制。文明实践要扎根基层一线,融入干部群众和师生日常生活。实践活动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集中性文明实践活动一般一月一次,可根据传统节日、
生活节点安排固定时间,使其逐步成为干部群众和师生约定俗成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日常性文明实践活动主要通过进门入户、开展小型专项活动等,提供面对面的贴心服务,与家长建立亲密信赖关系,培育情感基础,营造文明实践活动氛围,増强实践站点的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组织。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具体指导和督查工作。校长任组长,学校中层成员任组员,统筹推进文明实践工作。学校各部门,按照统一规划部署,推动学校文明实践站活动常态化,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活动。
(二)构筑降地。学校的实践站建设要依托会议室、学校少年宫、校园操场等场所,因地制宜打造规范化、标准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统一悬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标识,制定实践制度并悬挂上墙,合理设置宣传展板。完善理论宣讲、课后服务、家校共育、全民健身等服务平台。
(三)发展队伍。学校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注重吸收党员干部、道德模范、最美教师和少先队员等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要围绕“我为服务对象(家长、师生解难题”主题,迅速研究制定志愿服务活动方案。
(四)开展活动。
1、做好“节庆”文章。突出“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丰富和突显新时代文明实践。春节、元旦期间开展帮扶、慰问活动,大力
营造“团结、欢乐、幸福、和谐”的节日气氛;
“清明节”组织党员干部学生开展祭扫烈士活动;
“五一”开展争创“巾帼文明岗”、“青年文明号”主题活动;
“六ー”突出“关爱留守儿童”主题;
“端午”突出“经典通读”主题;
“中秋”和“重阳节”突出“尊老”、“关爱老人”主题。
2、深入开展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坚持“立足需求、积极服务、家长自愿、学校受托”的原则,根据摸底情况和学校实际,开展以课后阅读、校内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的课后服务,着力解决部分学生放学早,家长接学生困难问题。目标是所有提供课后服务的学校老师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都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
3、大力实施“家校共育”工程。通过举办专家报告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引导家长枳极参与,加强家校沟通,积极开展“万名教师大走访”活动,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树立教育良好形象,提高家长对教育的满意度。
4、开展扶贫助困志愿服务行动。在重要节假日,对困难群众、师生进行送温暖活动,组织志愿者对孤寡老人,留守、残疾、家庭困难儿童少年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结对帮扶活动,牵手农村和社区帮扶共建。
5、提升社会体育组织服务群众水平。学校体育设施、体育教师资源和技术优势,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培训和全民健身指导活动。
6、创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根据学生自身实际,结合“文明校园”创建,创新开展“小手拉大手”等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五)总结经验。要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模式,创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不断丰富文明实践内涵,努力拓展文明实践外延。围绕加强组织领导、组建志愿服务队伍、整合资源平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建立运行机制、设立检查评估体系、政策支持保障等,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及时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发现典型、培树典型、宣传典型,切实把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的内生动力激发出来,弘扬正能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領导。学校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摆上突出位置,纳入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校长高度重视,亲自抓,带头做,层层压实责任。
(二)加强指导服务。加强对文明实践工作的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统筹指导。着眼为师生、家长提供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充分发挥优秀实践人才“传帮带”作用,辐射带动更多师生、家长加入实践队伍,形成全民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良好格局。
(三)加强政策保障。学校安排一定的活动经费用于保障实践站场所建设和实践活动,确保实践场地配备基本设施,保障实践人员的培训学习资料、交通、宣传品等必要支出。
(四)加强考核监督。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情况纳入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査,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