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思想文化专题》课程教学大纲,供大家参考。
《中国思想文化专题》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304B1007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
中国思想文化专题 课程性质(COURSE CHARACTER)
专业选修课 学分(CREDIT)
2 学时(CONTACT HOURS)
32 先修课程(PRE-COURSE)
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 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
适用专业 历史学(师范)
课程简介:
《中国思想文化专题》课程为历史学(师范)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与转型的基本路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并能运用相关的理论与方法,从思想文化层面进行较为深入的考察,具备一定的研究与写作素养。
该课程以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本历程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所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经济结构、政治结构;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本历程、传统思想文化的评估;传统思想文化的近代转型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科学认识与总结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得与失,形成正 确的价值观,树立文化自觉与自信,辩证把握传统思想文化的扬弃与建设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为文化繁荣传播正能量。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 了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与转型的基本路径,掌握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理论、知识及特征。
2. 能够深化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认知,通过文献研读与思考,正确认识中国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进一步明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也是中外思想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的产物。
3. 能够运用相关的理论与方法,从思想文化层面进行较为深入的考察,通过演绎与归纳、纵横比较分析等多种路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与写作素养。
4. 能够客观认识与总结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得与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文化自觉与自信,辩证把握传统思想文化的扬弃与建设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为文化繁荣发展传播正能量。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课程目标 4
毕业要求 1 毕业要求指标点 1.1
H 毕业要求指标点 1.2
毕业要求指标点 1.3
H
毕业要求 3 毕业要求指标点 3.1 H
毕业要求指标点 3.2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 3.3 H
毕业要求 4 毕业要求指标点 4.1
L L
毕业要求 7 毕业要求指标点 7.1
L
毕业要求指标点 7.2
M L
毕业要求 8 毕业要求指标点 8.1
M 毕业要求指标点 8.2
H
42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知识点
预期学习成效
实现环节
学时 课程教学内容概述 课程目
标 2、3、 4 1.思想文化界说 3.学习本课程方法及要求 1. 识记有关概念及宏观把握本课程主要内容; 2. 明确学习本课程的方法及要求。
课堂教学 多媒体课件
2
1.中国思想文化与历史地理环境
课程目
标 1、2、 3
1.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影响。
1. 具体掌握中国地理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及特征; 2. 正确认知地理环境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1. 课堂教学 2. 课堂研讨实践:如何理解 “地理环境决 定论”?
2
2.中国思想文化与农耕经济
课程目
标 1、2、 3、4
1. 农耕经济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 2. 农耕经济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影响。
1. 把握农耕经济的主要发展阶段及基本特征; 2. 正确认知农耕经济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辩证关系。
1. 课堂教学; 2. 研讨-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 原因。
4 3.中国思想文化与中国社会政治结 构 课程目
标 1、2、 3、4
1. 传统中国社会政治结构基本特征; 2. 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思想文化发展的影响。
1. 理解与分析传统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的基本特征; 2. 辨析传统政治结构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 关系。
课堂教学与交流、阶段性作业检测
4
4.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历程
课程目
标 1、2、 3 1. 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与百家争鸣; 2.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文化-儒、佛、道与玄学; 3. 隋唐至两宋时期思想文化;理学; 4. 辽夏金元至明清时期文化与经世启蒙思潮。
1. 梳理与把握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历程及各阶段思想文化主要内容; 2. 具体分析与掌握各阶段思想文化的主要特点及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基本情况; 3. 正确认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作用及影 响。
1. 课堂教学 2. 研讨-唐宋思想文化的比较分析
8
43
5.中外思想文化交流 课程目
标 2、3、 4 1. 中外思想文化交流的主要阶段及内容; 2. 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影响。
1. 明晰中外思想文化交流的主要阶段及基本内容; 2. 客观评估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对中国思想文 化发展的影响及中国思想文化的贡献。
课堂教学与交流
2
6.传统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转型
课程目
标 1、2、 3
1. 近代思想文化危机; 2. 近代思想文化转型的动因; 3. 近代中国思想文化转型的基本情况。
1. 深刻认识与分析传统思想文化至近代面临的危机、转型的动因及基本状况; 2. 正确认知传统思想文化与近代思想文化间的逻辑关系。
1. 课堂教学; 2. 课堂研讨:如何认识传统思想文化的近代 转型。
2
7.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评估
课程目
标 2、3、 4
1. 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成就; 2. 传统思想文化的缺陷。
辩证理解与认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成就及缺失; 1. 课堂教学; 2. 课堂探究:如何科学认知传统思想文化的 地位及缺失。
4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
课程目
标 2、3、 4
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传统思想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1. 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主要内涵及意义; 2. 科学认知传统思想文化的弘扬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1. 课堂教学:
2. 课堂研讨:传统思想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辩 证关系。
2
课程目
标 1、2、 3、4
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基本点 识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写作与表达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提升与养成。
课堂检测
2
44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 课程教学内容 概述 课程目标 2、 3、4 读书笔记/小论 文 1.
总体描述 本课程成绩包括 3 个部分,包括平时出勤及课堂讨论交流、课堂即时书面作业、小论文或读书笔记撰写质量等方面。
本课程属于考查课程,平时成绩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说明如下:
(1)
课堂出勤:无故旷课 3 次及以上, 取消本课程的成绩评定。
(2)
书面作业缺交 1 次,本课程成绩扣除三分之一。
(3)
期末课堂检测。本次检测以卷面形式举行,时间 1 学时。一般安排在本课程教学的最后一次课。缺席者不安排补考。
(4)
读书笔记或小论文。读书笔记或小论文反映学生课堂听课及学期整体学习状态与效率,根据笔记及学习质量予以成绩评估, 一次不提供提出警告,两次缺席者判定 1 次平时成绩空缺。这是学期大作业,提交时学生需提供查重率分析报告,作为作业批改与成绩评判重要依据。
2.
平时成绩:
(1)
课后书面作业及课堂交流占比 60%; (2)
期末课堂检测占比 40%。
1.中国思想文 化与历史地理环境 课程目标 1、 2、3 课堂研讨 2.中国思想文 化与农耕经济 课程目标 1、 2、3、4 课堂研讨 3.中国思想文 化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课程目标 1、 2、3、4 阶段性作业检测 4.中国传统思 想文化发展的历程 课程目标 1、 2、3 课堂研讨:唐宋文化比较分析 5.中外思想文化交流 课程目标 2、 3、4
6.传统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转型
课程目标 1、 2、3 课堂研讨 7.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评估 课程目标 2、 3、4
8.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新文化建设 课程目标 2、 3、4 课堂研讨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何俊.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年. 2.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年. 3.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年. 4.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 5.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年 6.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04 年. 7. 辅导读本.十八大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 8. 辅导读本.十九大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
45
推荐访问:教学大纲 中国 思想 《中国思想文化专题》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