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新时代工匠精神(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心得体会: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乃现代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为产品的生产者或服务的提供者对与其工作相关的某一方面专业品质的不懈追求与顽强坚守,是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精神成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大学三年是高职院校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时期,也是伦理和职业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在立徳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指引下,完善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体系,是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立徳树人为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奠定了价值理性。立德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四位一体的道德体系,德之要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在个人层面表现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不仅是工匠精神的内在价值要求,也必将提升工匠精神的人文价值。
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离不开立德树人的德性范畴。立业树人必先立德,离开德性,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就无从谈起,没有以德性为“要件”的工匠精神也是不可持续的。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要始终坚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价值引
领,以树立敬业、诚信、理想主义的人文主义价值德性为着力点,引导学生寻求自我创新,建立起从立德到立业再到立人的、止于至善的工匠精神培育过程。
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要坚持育人为本。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工匠精神的培育同学生的人生幸福、价值、尊严、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真正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充分激发大学生的主动创造性。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要以大学生的自由平等发展为立校和育人之本,摒弃传统匠人学徒制培养模式中不平等的人身依附关系,在自由平等的教育主体关系中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大写的人。
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要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要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着力培育学生的专业品位和审美情趣。只有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坚持做到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具有较高专业要求和审美品位的人,才能促进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成为一个精益求精、追求至美至善的大国工匠。同时,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的培育要赋予学生追求自身全面发展的广阔空间,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培养对某一领域业余爱好的钻研精神,以正谊明道的、非功利的理想主义态度涵养出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要与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高职院校在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的办学历史和特色做出区别对待,同时要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各类评价体系,加大立德树人的育人成效在高职院校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将大学毕业生工匠精神培育质量适当纳入高职办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形成制度导向和激励。同时积极建立政府监督、社会第三方机构主导、学校协同参与的多方人才评价与反馈机制,以不断完善和改进学校人才培养制度和体系。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要同学生的精神成长相融合。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要立足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个性发展。立德树人需通过“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挖掘学生自我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积极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使敬业、诚信、创新等成为学生的内在精神修养。同时,给予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以涵育出新时代大学生勇于创新发展的精神风貌,从而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
心得体会:破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层问题(最新)
建设教育强国,职业教育不能缺席。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调动社会多方力量尤其是企业的全面参与。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政府在鼓励和引导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一些深层问题尚待突破。这些问题包括:如何转变职业学校封闭办学模式,推动人才培养和社会使用相衔接、人才供给和市场需求相适应?如何深化产教融合发展,调动行业企业参与的内生动力,让企业的投资利益得到有效保证?如何落实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切实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如何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和人才提供方式,大幅提高职业学校服务能力?为有效落实《促进办法》,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力量深入参与职业教育,需要强化社会投资信心、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提高积极参与意愿、拓宽参与领域和深度。
统筹盘活职业教育资源,强化社会投资信心是当务之急。加快研究出台配套的引导政策和操作办法,明确工作目标和评估办法。放宽对民办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和办学硬件的不合理限制和隐形壁垒,破除社会资本进入职业教育的法律和政策障碍。强化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和部门协调配合,加强行业部门对本部门、本行业职业教育的指导,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疏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堵点,统筹投资、专业建设、招生就业等事项。这些都必须通盘考量,做好顶层设计。
深化产教融合,调动行业企业参与积极性是问题关键。集聚社会资源动态对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要求,打造开放的人才培养体系,在真刀真枪的企业环境中培养一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发挥职业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双主体作用,推动一批“职业教育型企业”发展,真正让职业学校毕业生有发展成就感,让参与企事业单位有获得感。只有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校企合作才真正有出路。目前,调动企业积极性,需要在企业之外的学校、政府部门方面多下功夫。
健全融资机制,解决职业学校的“钱袋子”问题是保障。改善企业进入职业教育的意愿和能力,搭建职业教育产业融资、担保、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完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 PPP 模式改革,落实好财政奖补政策和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改变“政府热、资本冷”的现状,建立动态可调整的收费定价和政府补贴机制,平衡好社会效益与社会资本收益。
创新办学模式,拓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领域和深度。支持各类企业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举办或参与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用创新的机制和真正的实惠打动利益相关群体。鼓励学校、行业、企业等共同组建职业
教育集团,明确参与各方的职责,发挥职教集团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新时代工匠精神 工匠 心得体会 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