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员读书心得,供大家参考。
鬼才王小波 在这个世界上, 有很多作品会让人醍醐灌顶, 有很多人会让人疯狂崇拜, 有许多人的文字犹如刺刀 , 直刺敌人的心脏; 有许多人的作品, 犹如精神鸦片, 一旦喜欢便深陷其中。
王小波就是这样一个让我痴迷的作家。
一开始只是看着简单的评论, 说王小波的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奇葩, 而他却“死于华年”。
他的作品也是在其死后才大方异彩的。
还未能够将王小波的作品读完, 便无法去准确把握王小波的思想, 王小波那种深处的呐喊。
但在读过的几部小说里, 如《万寿寺》、《似水流年》、《我的阴阳两界》 等等, 感受到的是一种区别于以往的读书感受, 其作品恰到好处地点中了 身上那几个致命穴位, 以致让我痴迷疯狂地喜欢。
这个鬼才的才华是无法简单用言语去形容的。
是金子总会发光, 好马总有驰骋的草原, 历史曾经这样是告诉我们。
但是历史没有告诉我们, 发光的金子是要人鉴赏的, 好马也需要伯乐的发现。
纵使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 纵使你的作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纵使有千千万万的纵使, 你无法被某个人发掘和包装, 你也是躺在沙漠中那一粒, 没有人会看出你的与众不同。
那王小波在死后才被称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最“另 类” 的作家, 才被称为中国白话文的第一把手, 这又是何其的悲哀。
如今, 很多青年痴迷于 “王小波文体”, 无数青年效仿其独特的风格, 效仿其写作风格, 但似乎这一切也没有意义了 。
一个属于王小波的时代来了 , 但那个创作的主体的他也走了 。
他懵懵懂懂的来到这个世界, 什么都没有带来, 除了 那份好奇。
而现在, 其离开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带走, 唯一带走的仅仅是不曾为时代理解的桀骜不训, 是
不被世人认识的暗殇。
但是, 在读过其作品之后, 那深藏在嬉笑怒骂之间, 所蕴含的那一抹残留的余韵仍然指引 着我们, 让我们深思, 让我们沉醉。
或许这就是王小波作品独特之处, “余音绕梁, 三日 不绝”!
无论是智者还是先觉者, 总是孤独的, 尤其是像王小波这样才华横溢而有与众不同的智者。
突破、 创新总是与寂寞为伍, 总是与世人的鄙夷相伴的, 总是夹杂着悲痛的取舍的, 因为你的每一个创新, 对立面是一群人, 是一个文坛, 而你却始终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王小波的小说中, 我看到了 洋溢在汉字里面那种充满了 无限可能的谐趣--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 现代的还是传统的都被完美地融合在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嬉笑怒骂的字里行间中。
他操控着每一个我们所熟识的文字, 却赋予文字灵动和飘逸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在幻想和现实的交汇中, 作者心中的那一片沙漠边缘的绿洲。
“一个作家的作品能够让毫无相同经历的年轻一代喜欢, 证明他的作品中有一些能够超越时间的东西。
这就是所谓‘永恒的主题’ ,比如爱和美。
”
每次看到王小波的文章, 总是爱不释手。
尤其是喜欢他的那种风格, 一个个简单文字的拼接中, 有人是简单的堆砌, 而他却是用自 己的思想, 用自 己对这个世界的观察, 用每一份认真和负责,在我们面前建立了 一个华丽的城堡, 在这个城堡中充满了 神秘, 我们就是探秘的读者, 每个人都能获得不同的感受, 都能感受到那种濒临死亡的快感。
一个时代总会有开拓者, 王小波带领我们走进了 一个新的文学时代。
高山仰止, 王小波的高度是我无法企及的, 但其作品继续让我感叹和欣赏。
他在文字中流露的点点滴滴, 看似胡搅蛮缠, 油腔滑调却又透露出人性的思考和对精神的释放, 让我们看到了 自 我最简单的模
样, 每个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一如我们的呱呱坠地那样, 光着一切来到这个世界, 而在小波眼里, 我们每个人正是这样一丝不挂的, 我们要抛弃一切所谓的礼貌礼仪, 繁文缛节, 只留下那种最简单最质朴的尊敬和敬仰。
在如今的时代, 我们都在压抑着自 我, 做着我们不想做的事情, 说着我们不想说的事。
当我们的理想与现实背道而驰的时候,我们却依然勉强着自 己在别人面前强颜欢笑, 我们这样活着是否还有开心可言。
其实我们不需要去过分在意他人, 我们活的是我们自 己,我有我的生活准则, 别人有别人的生活准则, 我们是为我们自 己过的,而不是别人。
就像你饿了 , 而家中正好有一道可口 的菜, 难道还要膜拜感谢之后, 再端起来慢慢品尝吗? 为何不直接大口 吃, 享受那种快感。
也许, 自 以为读懂了 王小波一部分的我们, 只是看到王小波先生冰山的一角, 我们无法将自 己置身于那种与整个世界对抗的勇气和机会, 也就无法体会那个作为孤独开拓者的王小波, 是如何度过那样一个个寂寞孤独的夜晚, 或许他并不孤单, 他有自 己的作品, 他沉浸在自 己的作品中, 他陶醉于日 后这样世人能够读到自 己作品, 能给世人一点点的启示。
一个伟大的先觉者和开拓者已逝, 我们能做的是去领会其作品的精髓和思想, 或许这是对其最好的缅怀和敬仰。
王小波( 1952-5-13:
1997-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