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两会心得体会

时间:2022-06-22 13:4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两会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学两会心得体会

学两会心得体会20223篇

学两会心得体会2022篇1

[2018两会心得体会800]两会心得体会800字

20xx年,政府以硬措施兑现硬承诺。不论是将财政收入大部分用于民生,还是养老金并轨,抑或公务员涨工资向基层倾斜,目的都是为了改善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优化公共服务,让民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从愿景走向现实。作为利益相关者,公众在日常生活的变化之中感受制度关爱,在今昔对比中感受政府改善民生的决心和魄力。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透过政府工作报告这扇窗户,我们可以发现20xx年民生的新变化、新内容。

一是加强社会保障和增加居民收入。不论是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还是基本实现居民医疗费用省内直接结算、稳步推行退休人员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抑或加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让遇到急难特困的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让老百姓更加有安全感、保障感,这一切都离不开制度的护佑和关爱。

二是对困境儿童、高龄和失能老人、重度和贫困残疾人等特困群体,健全福利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提升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提高工资和保障标准等政策受益面广,对弱势群体进行弱势补偿,也能够让他们的人生多一些光亮和温暖正如哲学家约翰罗尔斯所言,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的人,提供真正同等的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关注那些天赋较低或者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们。按照平等的方向补偿由偶然因素造成的倾斜,实行对弱势群体的优先扶持,用对待不同群体的差异化手段达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也是政府职能的应有之义。

三是切实把教育事业办好,保证投入,花好每一分钱,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教育改变命运的显示度下降、周期性加长,知识无力感成为很多人的隐痛。促进教育公平、激发社会活力,给予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向上社会流动的更多机会和希望,给予他们更多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离不开政府转变职能,建设现代政府。

学两会心得体会2022篇2

警察学习两会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两会心得体会1

为深入学习“两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广大民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近日,天津边检站执勤一队党支部统筹安排,积极组织全队民警分时收看“两会”专题报道,并紧密围绕转作风、谋创新、促提服等方面开展交流讨论,进一步增强用“两会”精神指导边检工作的自觉性和实效性。

一是转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一队党组织充分抓住学习“两会”精神这一重要契机,通过收看“两会“报道、与民警座谈等多种形式,要求广大民警认真贯彻中央领导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俯下身子为民服务,主动纳谏改进提高,着力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品质。

二是谋创新,提升管理效能。全体民警通过收看“新闻三十分”,研读《人民日报》等途径,深入学习“两会”新举措,领会“两会”新精神,认真领悟中央的新政策、新举措,并结合当前边检勤务工作重点,拓宽思路视野,凝聚精神共识,不断提高边检服务水平,努力为天津口岸经济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三是促提服,扩大对外影响。通过学习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服务型政府的论述,全体民警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边检提服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身上肩负的责任使命,一致表示要以“两会”精神为指引,以贯彻落实全国边检工作座谈会精神为目标,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上来,落实到提高边检服务水平的长远规划中去,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投身边检事业,不断推动边检服务水平提高,为口岸发展贡献力量!

两会心得体会2

在“两会”召开之初,该支队政治机关就结合部队实际,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基层、机关集中组织全体官兵认真收听收看现场直播实况,并及时为各执勤点配发野战电视、野战音响和收音机。“两会”召开之后,各执勤点结合实际,科学统筹安排时间,组织官兵收听收看“两会”的相关报道工作,利用警营广播在训练、执勤间隙对“两会”内容进行播放,并做好实时录像,确保执勤官兵学好“两会”精神。

学两会心得体会2022篇3

两会心得体会:

关于素质教育和学生减负的话题

汉佐小学:杜萍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张志勇仍然每天到其个人博客上发表文章、浏览网友留言,这位山东省教育厅分管基础教育的副厅长自去年年初开始在博客上发表关于素质教育改革和学生减负的文章。伴随着山东省推行素质教育改革的进程,他的博客逐渐成为学生、教师、家长争辩讨论素质教育和学生减负的平台,各种各样的观点在网上激烈地交锋着。一年来,这个博客点击量已高达500多万人次,跟帖达10万条。

素质教育改革到底如何推行?怎样才能真正将学生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500多万点击量和10万跟帖的背后折射了公众对教育怎样的期待?这个话题在两会期间、网络内外引起热议。

忧虑:“我把闹钟定到1点半,如果醒不了,你一定要叫我。”

呼和浩特市民刘捷说,现在的孩子太累了。她有一天晚上11点回家,看到女儿趴在写字台上睡着了,旁边放着一大堆没写完的作业,还有一个上好铃的闹钟,桌上给妈妈留了一张条子说:“我把闹钟定到1点半,如果醒不了,你一定要叫我。”

刘捷的女儿上初二,从小学开始就在培训班之间奔波,为了能考上重点高中,除了上培训班以外,几乎每天都要学习到深夜。

学生书包越来越重、眼镜越来越厚、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高中生每天学习十六七个小时,一个月才休息一天或半天,这个现实让很多正在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忧心。“当家长已经休息的时候,孩子却在挑灯夜战。快救救孩子吧!”很多代表委员呼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一轮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日前结束,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仍是反映比较集中的一条意见。从网上留言看,近几年中小学生减负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张志勇代表一直在为应试教育现状忧虑,他在一篇博文中说,孩子们的课业负担有多重,从一些学校的口号中就能体会出来。有的高中学校提出,“为了升学率,要把学生的油全榨出”,“为了提高升学率,非考科目全让路”,“提高高考成绩,校长要靠上,教师要豁上,学生要拼上”,甚至提出“抓高考要抓出血来”这样血淋淋的口号。

这篇博文一发表,点击量短期内就达到近2万人次,很多网民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担心和忧虑。一位网民说:“在今天以分数为本的中学校园里,老师、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眼里只有分数,家长眼里也只有分数。学生一进校门,就像上了紧张有序、少有喘息的流水线。在许多中学,月月都有考试,论分数排名次乃至以分数高低分考场。竞争的压力,过早地填满了孩子的世界,哪里还有什么求知的趣味、学习的快乐、创造的欢欣?”

全国人大代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学校长李文阁说,基础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可是目前学校和家长过分重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把智育简单等同于分数,把学生培养成做题考试的机器。“看看我们培养的学生:以个人为中心,不知感恩;
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一旦脱离父母、老师的庇护就不知所措。这难道就是我们要培养的人才吗?”

争议:减负,何时能够“着陆”?

近几年,很多地方教育部门出台减负措施,像规定学生学习睡眠时间、作业量,严禁周末节假日补课,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等。但由于没有从根子上消灭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土壤,最后大都不了了之。

在张志勇代表博客里,很多家长学生为减负高声叫好。一位家长留言说:“我们举双手赞成素质教育改革,真该让孩子们歇歇了。我的孩子每天睡觉不到6小时,家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实在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

也有不少担忧者表达了质疑的看法,其中包括部分校长。有的校长在网上跟帖说:“我也知道应试教育的做法损害学生全面发展,但观念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县的教育什么时候最受关注?就是高考成绩公布的时候,教育局长算了一遍又一遍,县委书记、县长在办公室等着,考好了皆大欢喜,考不好很难交代。这种教育的大环境不变,素质教育能成功吗?”

也有网民发表跟帖说:“全社会都看重分数和文凭,分数高才能迈进大学的门槛,才可能有一个好前程。比如考公务员,哪怕你才高八斗,如果没有本科文凭,连参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这种现实不改变,学生减负只能是喊喊而已。”

张志勇代表说,教育界多年来流行这样一句话:经济发展要看GDP,教育发展要看升学率。由于急功近利的教育政绩观驱使,一些地方领导习惯于像抓GDP一样抓升学率,并以此作为考核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主要指标。要把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必须彻底扭转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这种扭曲的政绩观,同时推进社会用人制度改革,形成重能力而不是重分数的人才评价标准。

期待:新一轮教改能否治愈应试顽疾?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为标志,我国新一轮教改已拉开帷幕。新教改能不能把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真正减下来,能不能使学校教育走上育人为本的正常轨道?正反双方的观点一直在张志勇代表的博客上进行激烈交锋。

有网民认为,素质教育难落实的根源在于高考这根指挥棒。“高考考素质,学校就教素质;
高考考的是经过大量训练就能得高分的死知识,学校就要拼命挤时间补课。推进素质教育还是要在高考考试内容和方式上进行改革。”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董恒宇委员认为,中美两国考试最大的不同是,美国考的是“不可预习性知识”,不是经过大量复习就能考高分的;
而我们的考试恰恰相反,经过大量训练,搞题海战术,就能考高分。什么时候我们高考真正考的是素质,应试教育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也有的网民说,什么时候能够把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成长记录、学业成绩、思想道德水平、社会实践经历全部纳入高考录取范围,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小学减负问题就真正解决了。

全国人大代表、小学教师张淑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素质教育的这段话令人振奋,为学生减负不能再拖下去了。目前,制约中小学素质教育推进的最大障碍是高考制度、就业制度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改革。“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制度不改革,用人单位唯文凭、唯学历的选才标准不改变,只能逼着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素质教育。各级各类教育都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课程、教材、教育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

十万跟帖中关于减负的疑虑与期待能否在新教改中找到答案?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仍在热烈地争辩;
两会外,众多学生和家长也在热切地期盼。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两会 学两会心得体会 学两会心得体会2022 学两会心得体会200字